低俗化:灾难新闻报道的误区

2005-04-29 14:22
传媒 2005年6期
关键词:灾难受众

卢 山

所谓灾难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灾难是具有很大破坏力和伤害力的突发事件,由于灾难事件很受社会关注,因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目前,有些媒体在灾难事件报道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低俗化倾向,以低俗化招徕受众,轻薄死者,缺少人文关怀。

灾难新闻报道的低俗化倾向

一、视觉错位。用什么样的眼光观察灾难,以什么样的角度报道灾难,是灾难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尺度。有些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为求“独家”和吸引力,置灾难的主体事件和群体于一边,刻意寻找灾难中的一些边缘问题和“花边”内容来报道,这是极大的视觉错位。如在印度洋惊天大海啸的报道中,一家媒体在报道影星李连杰脱险时,用了这样一个标题:《李连杰马尔代夫遇海啸 凭真功夫保障家人平安》,但实际上,李脱险与其所处旅馆位置有很大关系,“凭真功夫”的说法无非是渲染其武打明星的背景,同时制造一点传奇因素来吸引受众眼球。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陈花明则注意到,有一家报纸在处理这则新闻的时候,将其放在头条位置,而遇难人数继续增加的消息却被放在了二条。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是视觉错位,颠倒了两条新闻的价值,把娱乐价值放在了第一位。

二、用词轻薄,欠庄重。构成灾难新闻的主体,往往是一些血淋淋灾难事件,带给人们的往往是巨大的损失和痛苦,因而,在报道的用词上,应该客观、庄重。有些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却极尽渲染之能事,用词轻薄,对在灾难中的人们表现出很不尊重的态度。如有的新闻媒体在报道一个车祸的时候,所用的标题是《两车头碰头 乘客撞破头》,对伤者的痛苦没有充分的关注,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在里面,纯粹是为了押韵来“凑”这个标题,很有些轻佻的意味。

三、社会公德感缺失,缺少人文关怀。讲求社会公德和人文关怀应该是每个新闻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更应该体现这一原则。有些媒体社会公德意识极差,在灾难新闻的处理是,连起码的道德感都没有,就更谈不上人文关怀了。比如,无论是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遇袭,还是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都有电视节目号召观众通过短信竞猜;成都天府大道怡丰路口5月初某日凌晨发生车祸,造成1死7伤。当地一家报纸以《面包“拥吻” 一女飞出车外只剩内衣》为标题,并在文中还特别提到“由于强大的冲击力,其中一名女乘客身上只剩下一条内裤。” 如此悲惨之事,这家报纸竟然用谐虐调侃的语气称之为“拥吻”,并津津乐道于女乘客只剩下一条内裤。

如何抵制低俗化

一、实事求是还原新闻价值真相。应该用理智的方法报道,让民众理智的对待,这是对于灾难报道的最根本的原则。坚持灾难性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应该成为新闻记者不容置疑的观念,这是尊重新闻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五四”青年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北京大学学生座谈时指出:“搞新闻,最重要的是责任两个字,就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新闻机构有责任客观、及时、准确地报道灾难事件的前因后果,报道社会各界抗灾救灾的措施进展。

在灾难新闻的采访中,应特别注意抓取灾难事件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组成因素,包括死伤情况、财产损失情况、原因、救护和救济情况、灾区灾后情况等。找到灾难的原因,有助于人们吸取教训,提高警觉,从而预防类似灾害的发生,或即使发生也可以减少损失。而对于一场灾难的严重性,除了死伤人数、财产损失等报道外,灾区景象的描述是最能直观表现灾难严重程度以及获取人们同情的。当然,这一类情况的报道要适度,一般不应过于渲染。因此,新闻工作者在事故现场应勇敢、迅速地向人们告知灾难的真相,让人们直面灾难的悲剧本质,激发起危机感和责任心,呼吁有关地区、本国人民及国际社会的援助,与党和国家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共同努力弥补灾难造成的损失。

灾难事件发生后,受众一方面急于了解真相,了解对自身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对遭遇不幸的人寄予同情,因此在报道灾难新闻的时候要对新闻的真实性和“悲情”色彩进行考虑。对于将灾难新闻娱乐化的做法要坚决摒弃,追星、猎奇、渲染无度的方法当然就更要不得。

二、科学理性地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灾难新闻本身的“悲剧性”使有些媒体找到了“炒作”的材料,一些媒体正是利用灾难新闻中受害人的痛苦,作为新闻的卖点来吸引受众。以暴力和道德的缺失来吸引受众,最终只会使受众产生反感,赢得了受众一时的眼球,却伤害了受众对媒体长久的忠诚度,在媒体竞争的市场上不可避免地被质疑其诚信。

不回避灾情,直面灾难的悲剧性质,但又不是被动、消极地被灾难牵着鼻子跑,而是主动积极地采集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抗灾救灾的事实,热情讴歌抗灾救灾的壮举、义举,在灾难新闻中融入科学和理性,给人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起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力量和希望,这是灾难新闻所必须高扬的时代主旋律。记者在采访中必须围绕这一主旋律挖掘材料。这是因为,大面积的灾害肆虐,事关国计民生、政局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新闻工作者决不可凭一时的感情冲动,不分主次地乱采乱写一气,一定要坚持主旋律。1998年的特大洪灾报道,2003年的“非典事件”报道,既按新闻规律办事,真实客观地报道了灾情,又坚持主旋律,高奏正气歌,上上下下,国际国内反映都很好,给新时期的灾难报道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以人为本弘扬人性美。灾难新闻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其视角应集中指向人民。这是因为,一场灾难过后,人们感到痛苦、悲伤,灾区人民对重建家园表现了极大的渴望,广大受众对灾区人民也表现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因此,灾难报道的人情因素格外突出。

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抗灾赈灾的主体,灾害新闻责无旁贷地应当热情讴歌人民群众抗灾救灾的英雄业绩。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写作中融入满腔的热情,从而才能报道出极富人情味、感染力、感召力的佳作。2003年我国许多省市遭受“非典事件”,可谓“国难当头”,我国新闻媒体大量报道广大医务人员奋不顾身、慷慨赴难的动人事迹,字里行间浸透人间真情,对广大受众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在各地的义演中,许多演员在台上都泪流满面,结果,仅上海一地,各界同胞就捐款达上亿元。

灾难报道不能仅限于直面悲剧,更应该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关注灾难中的生命,给受众以强烈震撼,引起他们的共鸣。曾获全国好新闻的《人性的光芒——从“10.3”看广西人的父母心》一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作者从悲剧性的灾难中发掘出面对死神时“山高水长般的父爱母爱”这一深刻而美好的主题。同时抓住了潘天琪面临灭顶之灾前几秒钟将儿子高举过头顶、骑在脖子上的本能动作,深深地感动着受众——“父母把生的希望赋予恐怖威胁中的儿女,把死亡的痛苦留给了猝不及防的自己。”这种悲剧性的审美体验,具有极强的“新闻品格”和无穷的魅力。

灾难新闻不能盲目地追求轰动效应,对于血腥或者悲伤的场面要考虑报道后受众的心理反应。一般情况下,对于灾难、罪案现场,对于现场的死伤情况,罪犯的残忍程度,最好是概述而不宜描写。文字表现应以不令读者惊惧、反感为限,应以大多数读者可以接受为限。对于不顾受众心理的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的素质低下和“人本意识”缺失的结果。血腥的描写不但会对受众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而且也影响新闻作品的美感,媒体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更是受到广大受众的怀疑。

灾难事件发生的同时,让公众获得知情权的职责无疑让媒体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让媒体手中有了更大的权利,但更大的权利无疑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一份有责任感的媒体,不但要对编辑内容负责,也要对读者负责,对民众负责,对社会负责。正如香港大学新闻及传播研究中心钱钢所言:“媒体在追求眼球的时候也应该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灾难受众
雷击灾难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
灾难不是“假想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