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气质关键字

2005-04-29 00:44
上海采风月刊 2005年6期

一则幽默说:让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以大象为论题写一篇文章,德国人写的是《大象的思维》、法国人写的是《大象的情爱》、俄国人写的是《俄罗斯的大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大象》、中国人写的是《大象的伦理道德》。这则幽默把隐藏在心灵世界中那种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质巧妙地渲染了出来。

这个道理同样可以运用于中华民族的区域性人文地理和人的气质中来;运用于古今中华的区域性气质的比较中来。

气质是什么?人性关键词是什么?在21世纪讲究高效率的今天,往往只需用一个字就能高度浓缩。

文/陆漪

嗲就是通常爱对自己喜欢的男人说半截话。

嗲之前生

“嗲”是个上海洋泾浜方言,来自于英语dear,原意为“亲爱的”。在新华字典上被赐为撒娇的声音或态度,造词有嗲声嗲气、发嗲等。自古女人一嗲,男人骨头就软,嗲的女人容易被宠,被怜,被爱。嗲是女人的性别优势,会嗲的女人,是为了让别人知道她的风情万种,让别人明白她的良苦用心。

嗲之今世

过去以为发嗲是女人的专利,其实“嗲”在今天被赋予了更多新的涵义,如今几乎已成为时尚男女共享的关键词之一。“嗲”已经不再仅受用于女人身上,男人在外面威风凛凛神情盎然,回到家中也许会自然流露“嗲”的性情,对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和电视上的明星或者一只小狗争争宠。

如今,“嗲”被这样定义――它是对于异性的一种舒适的度,是与“情”有关的范畴,要情真意切,才能嗲得真诚;同时,嗲的程度又跟情的程度密切相关,对于有感觉有情趣的人,才值得嗲,才会嗲得比较舒服。

嗲之表现

“嗲”包括了一个人的情趣、谈吐、姿态、出身、学历、技巧等等多方因素,对于女性来说,既有姑娘般的娇媚、温柔,也有少妇的忸怩作态等;对于男性来说,其实也许只是一种偶尔为之的生活态度,他们的嗲不会在大庭广众中表现,大多只是在自己喜爱的女人面前,或者在私密的环境下,小小的嗲一下。

“嗲”的关键在于别人能否接受,否则,朝别人发的嗲最后还是全部要自己承担。因此,很重要的一点是找到合适自己发嗲的对象和时机,不让人反感不让人觉得做作是发嗲的要义所在。

嗲在上海

但凡说起“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的便是上海女人,发嗲更是被列位上海女人的专利。在这个优越感十足的城市里,“嗲女人”和“作女人”依然是不可抗拒的人文风景。“嗲”是上海女人的宝贝,是她们的独门暗器和绝招,没几个人能挡得住上海“嗲女人”,也几乎没有一个会发嗲的上海女人在男人面前不受宠。

“嗲”是对上海女性的一种赞美,她们通常爱对自己喜欢的男人说半截话,其实只是故意发发嗲,谁不想把每句话说得完整?

笔者的朋友小李对此深有体会,当初他的第一位女朋友说话总是说一半就停。每当小李要追问后面半句时,女友就说没有什么,他还真当什么都没有就过去了。女友问你吃饭没有呀?那部电影看了没有呀?小李还真老实,看过就老实地说看过,吃了就老实地说吃了。最后女孩子提出分手了,他还在奇怪自己什么都没有做错,到底是什么原因?女孩子回话说,你什么都没有做当然什么都没有做错!每次朝你发嗲,你都在那里后知后觉,怎么继续呀?现在小李算是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反正饭是随时都可以吃的,电影看过了也没什么,你可以当解说员,只要你不怕在电影院里被人丢白眼。

看来,女人要发嗲也要男人接翎子,不然这嗲就是白发。

嗲之代表人物

1、林黛玉

林黛玉是最毋庸置疑和不必多言的一位,她是个很小气很内敛的人物,凭借天生的柔美和小家子气的性格吸引住了贾宝玉。现在很多人形容善良温柔、多愁善感的女孩,都拿林黛玉来作范本。

2、林志玲

同样姓林,她或多或少遗传了些黛玉的风格——外表柔美娇弱、声音甜美、人见犹怜。她天生的娇媚嗓音,随便说一句话都能让听者浑身酥麻。林志玲对此表示,她的声线天生如此,自己正在努力调试中,她会努力使自己的声音沉稳一些,好让大家容易接受。

据说,她在主持“第五届百事音乐风云榜”的时候,曾因为声音过于温柔,嗲劲十足而引致许多观众中途换台,待到若干分钟以后再换回该节目继续欣赏。如此反复,都源于这个嗲嗲的30岁女人。

3、刘若英

在众人还不知道林志玲是何许人物的时候,刘若英可以算是台湾一大“嗲”星。笔者对她的感觉始终有点怪,不喜欢她说话的声音,嗲得让人受不了。但后来又听她的歌,觉得声音完全和说话时不同,低沉而成熟,相当有磁性。“嗲妹妹”和知性女子,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

文/孙雪婷

上海女人的野,也是精致的野。

野之前生

友情提醒,以下内容纯属个人意见,不作学术参考。仅是据我估计,野最初一定和自然有关,你看野花、野草、野地、野人、野合,哪个跑得了?野最初有随意生长、生命力旺盛的内涵,当然也就有不守规则、我行我素的倾向了。应该说野在原始社会中是偏于褒义的,是生命的自由方式,也是一切的来源之一。但在喜好束缚人性的长达五千年的中国社会中,有了礼义道德也就扼杀了野的呼吸空间。

野之今世

人很自然地认为自己是自然的缩影,所以用自然之词比人的现象并不少见,野就是其中之一。人渐渐有了野这一说法,当然这和野人的野是不同的。曾几何时,男人野野也就算了,那毕竟增添了几许阳刚之气;孩子野野也没什么大不了,不就是顽劣点,还能自我安慰是聪明的另一表征呢;但女人,千万可野不得,不然就成了万人唾弃的对象了。女人就应该是温、良、贤、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容得你撒野?随着社会日趋中性化的倾向,男人的野却不太容易被接受了,大家都开始热衷于成为下巴尖尖、皮肤白白的“都市玉男”了,偶尔见到个留胡子的男人,就像珍稀动物似的,宝贵着恐惧着。而女人倒是应该野一些了,现在“野蛮”是“可爱”的同义词,女人因野蛮而美丽,就像对于辣的嗜好正在逐渐增强一样,性格中的味道也越来越冲了。

野之表现

我觉得野决不能和粗犷等同,不是邋邋遢遢,脚蹬牛皮靴、身穿长风衣,一根小烟一叼就算野,那种野扮得层次太低。野不但不是张扬跋扈的,反而是内敛的一种气质,收得越紧,野的功力也越深。也许,平时时时刻刻在你身边徘徊的安分小白领,突然你被他的一个眼神所震慑,你要警惕了,这个人的内心深处是否潜藏着一个野的小宇宙?野花总比家花香,所以野总是更有魅力的,因为它的随性和不可得而显得吸引,因为它的被排斥感而引起叛逆的追逐心理。

野在上海

上海女人不一定很漂亮,但一律的精致,同时也因为这份精致而美丽着。但上海的女人总是很不安分,不满足于弄堂里小家碧玉式的婷婷袅袅,渴望一点生活的出轨,偶尔野一下,是每个人即眠不眠时的幻想。但本性总也甩不掉,上海女人的野,也是精致的野。就像茂名路的喧嚣迪厅,衡山路的昏暗酒吧,不是为了释放激情和享受生活而成就,只是为了一种小资的自足而存在。上海女人的野就是那样,因为想野而野,并非真野,野也不野。上海的男人就不提了,偶尔出现个晒成巧克力肤色的男明星,还要大惊小怪,野字就别想套上身了。

野之代表道具

小麦色肌肤,光头。虽然你可能觉得鼻圈、香烟、骷髅头更具野味,但我总觉得稍微表象了一点。真正的野是需要洒脱的,需要有一颗愿意放下很多的心的。打扮再怎么变,都是一刻半会儿能改回来的。那又有多少热爱白皙的女人、男人们愿意自主自觉地将自己美黑呢,那是需要勇气的。在别的女星为了一头青丝落地而痛哭流涕,当是天下大事般宣传的同时,宁静却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光头。心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果然是个彝族姑娘,气质不同啊,这就是野。

野之代表人物

这是一个男性给我的建议,虽然受到我的反驳,但一句话就将我说懵:“这就是男人心中的野——詹尼芙·洛佩茨。”是啊,同性的眼光怎么能作数。如胜利油田般“宽广”的臀部、粗实的大腿、南美洲的血统,使她天生就和瓷娃娃的美丽无缘,她就是原始部落中的“森林女王”,注定在一群男性的追逐之中,传来无羁的大笑声。

文/孙琪

新“涩”女好似夹果仁的巧克力,外层甜滑,毫无顾忌地咬下去,小心却要磕到了牙。

涩之原味

“涩”这种味道,口感不佳。在舌尖味蕾立即浮起的味道就是那半生熟的柿子,甜倒也甜,却同时伴着麻木干燥的难受,好不容易艰难咽下,却万万不做吃第二口的打算。“涩”在口中泛起的“不顺畅”,也就成了这个字最核心的精神,距成熟还有半晌光景,离甜美尚有一步之遥。不要小看了这半晌一步的微距,实际作用起来,令人含不得吐不得,可真是怪难受的。

话虽如此,“涩”味也非无可取之处,每每最初引起感官不快的,偏是以余香回味取胜的。一枚檀香橄榄,含在嘴中,苦涩难当,立马扔到窗外屋顶。不想此时,一股清香甘甜涌上唇齿之间,一阵难以形容的飘飘然泛上心头。于是乎,那位扔了橄榄的后悔了,恨不能立即爬上屋顶寻回那枚涩涩青青的檀香橄榄。“涩”之尴尬在于入口不爽与回味美妙之间的时差。

涩之本色形象

“涩”这一路精神作用到人身上,推选一个原味形象代言人,倒是推举《西厢记》里的张生。把他拉出来做个代表,而不是娇羞的小姐,是因为在他身上,不仅念叨“之乎者也”的书卷“涩”,还有始尝初恋滋味的“情涩”。

“百无一用是书生”,古话并不是走仕途干书生这行当的人完全摈弃,仅仅是想突出书生身上酸酸扭捏的“书蠹气”。这“书蠹气”就是一个涩字。就说这位张生君瑞,明明看上人家小姐了,“掉书袋”掉了半日,也不到点子上。由于尚未炼成不烂舌和厚脸皮,再罩上一层朦胧纱,彼男彼女之初恋,常常青涩酸甜。你一句隐语,我一个暗示,爱字不明说,拐上八九个弯,再绕上九十里地,好不容易说出来了,却又横遭阻拦,赌气又加误会,好端端一份感情,一不小心就要弄得落花流水。要不是俏红娘从旁协助帮忙,张生与莺莺小姐的美事绝对难成。

涩之迷失

在滚滚红尘中经历了千百年的修炼,“涩”之一族意识到,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要立足不容易,爱情么都要大胆说出口,事业学业上更要放手冲上前去,在一旁“掉书袋”是不起作用的。

为了证明此话不假,不妨在淮海路上驻足,观察一下来往行人。你不难发现,如今美女帅哥的种类还真多,露脐者有之,刺青者有之,爆炸头有之,可要找个一低头一微笑一脸红的羞涩女子,或文绉绉的憨书生却是难上加难。这一发现,令那些嗜传统好“涩”的男女们心有不甘:难不成,这社会已经翻天覆地整个变味,涩男涩女成了稀有动物,要拿着高倍放大镜才找寻得到?

涩之变奏

正当好事者感叹惊讶呼唤“好涩”新时代之际,台湾一漫画大家名朱德庸者,洋洋洒洒画了一堆四格漫画,汇集成书,书名就叫《涩女郎》。乍一看书名,还以为朱先生画的即便不是新时代“涩女”,也好歹会是新时代“淑女”的,没想到,四位女主人公,一个迫切结婚似结婚狂,一个中性打扮活脱脱是一男人婆,一个烂漫无脑整一天真妹,好不容易最后一个貌美如花万人迷,骨子里却是拜金小姐。

这四位女郎一上台,完全就打碎了“涩”字传说,幻灭了现代都市童话,倒是把“色”、“性”诠释得淋漓尽致,做足了文章。难不成,这“涩”字还真上不了台面了么?抑或是“涩”字突然变奏,易“涩”为“色”了呢?

新“涩”年代之代表人物

莫文蔚

不要慌张,我们再来看个“活例”,她长相算不上美女,笑起来倒很灿烂,她一般以唱歌为主业,偶尔上了大银幕却扮成龅牙丑女吓人,这就是莫文蔚。

只要看她在演唱会上竟然把床都搬上了台,用自己的裸背做了专辑的封面,就知道这位小姐绝非传统意义上的“涩”女;可再看她面对媒体时居然脸红羞涩,在个人感情方面更是小心经营,绝无绯闻祸害,绝对与“色”关联不大。

没错,这就是新一代“涩女”。外表看似放浪行骸,内心却恪守自己的底线和做人原则。口头意淫调笑都没有问题,但要深入她们的内心,却是难上加难,新“涩”女好似夹果仁的巧克力,外层甜滑,毫无顾忌地一咬下去,小心却要磕到了牙。再想想朱德庸漫画的四位女郎,她们聪明,看穿这世界的真实无情,用貌似不羁掩饰一下内心之“涩”,这才是“涩”女本色。

文/张祝其

“憨”要操作起来也用不着太多道具,一张笑脸几分糊涂就是,但是心理却还是要装上几十把算盘。

《现代汉语词典》里关于“憨”的解释,第一条是傻,第二条是朴实、天真。再查《康熙字典》,谓“愚也,痴也”。三翻《说文解字》,已经寻不到踪影。手头一时又觅不到《辞源》、《辞海》,只好妄作一家言。

往来憨人

可见“憨”本来甚至都算不上是个中性词,差不多还是和“傻”、“呆”、“戆”、“笨”之类混在一处的。往朝此类人物,或许因为不见其有什么闪光点,故而正史所载不多。往小说中去寻,倒是不少。普及型的,《水浒》里的武大郎,《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西游记》里的沙僧,便是。

虽说小说人物都是杜撰,不过确实也颇有代表性。用现在的词语来重新概括,武大郎是“厚道”,刘姥姥是“单纯”,沙僧是“老实”。一个“厚道”得不晓人心险恶,一个“单纯”得为人笑柄,一个“老实”得任劳任怨。不过除了武大郎之外,另两个的结局倒都不算坏。可见,古时候对于“憨人”,更多的却是应了那句“傻人有傻福”的话。

《现代汉语词典》里“憨”下有一条为“憨笑”,意为“傻笑,天真地笑”。突然一闪而过的却是雷锋叔叔,而不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闰土。

说远了,雷锋叔叔的精神现在还是要学的。

憨态难掬

又说到憨态可掬上来了。中国的语言真是奥妙——“天真之态明显得可以用手捧起来一般”,换成老外定然是无语了,要么理解成“天真得想要去抱抱”,那估计还是指的熊猫,或者谁家的傻小子。

摆事实讲道理,可掬不可掬还得拿前头提到的三位来说事儿。

武大郎,厚道人,早出晚归卖炊饼的私营小业主。只可惜家庭的经营上大不如事业经营,终于还是家破人亡。太憨太厚道,不晓得防小人。这般的憨态,只能让人空发一叹。

刘姥姥,单纯人,贫下中农出身,有些富贵亲戚。种地人家哪里懂小资情调的吃喝玩乐,不小心踏进上流社会的门槛,难免让人耍笑一番。好在心思单纯,得了好处便满心欢喜,到头还不忘报恩。憨得挺可爱,只是年纪性别不对,“掬”不下手去。

沙僧,老实人,纯体力劳动的出家人。师徒四个里最不起眼的一个,地位只略高于白龙马。但是一个猛子扎下去,愣是不回头,踏踏实实把行礼挑到西天,不算功劳算苦劳也成了个罗汉。不抢眼球,就是老实,看了乐不起来,没什么好“掬”的。

由此看来,“憨态可掬”的用武之地实在也是有限,不过年头上一部贺岁片里的一个叫“傻根”的小伙子,倒是憨态可掬的。

当世憨客

傻根这个角色多少还是显得有些做作,真要是拿去和那两个打劫的傻瓜比,也好不到哪儿去,一样的缺心眼儿。只是因为多少还看得出些朴实天真,才觉得是憨,而不是一味的傻。这位编剧估计也是个厚道人,最终还是没把傻根写成警方的卧底,否则观众肯定会为这个民工警察的大智若愚喝上一声彩。

有时候,憨和大智若愚似乎区别又不大,尤其是在现在。不晓得什么时候开始,装傻充愣扮天真成了为人处世的一大法宝。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暗合中国人的“中庸”,反正也就是不让自己锋芒太露,求个太平了事。

憨了,似乎火气也就没了。火气没了,事情办起来似乎便能有些弹性,也就好办了。由此而言,眼下大半的人都是憨的,而且越成功的人越憨,越憨就越成功。好听的叫大智若愚,难听的叫老奸巨猾,就看用在谁身上了。

而且这种“憨态”要操作起来也用不着太多道具,一张笑脸几分糊涂就是,但是心里却还是要装上几十把算盘。否则让人算了小九九,那就真成傻根了。

憨到最后

憨到最后,傻子不是傻子,聪明人也不是聪明人,大家都是一桶浆糊。所不同的只是,前者打生下来便是憨的,后者却是因为憨了所以才生存了下来。

打住了,最后两句:

做人要厚道。

做人要看世道。

文/沙然

浪者,美也,美加开朗加火辣多情谓之浪 。

“浪”是不是好词?

浪不是什么好词,在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和词库里,浪与淫对仗工整,同宗同脉。然而细究“浪”字本源,则一派“思无邪”。比如浪子燕青,《水浒传》里说他“吹箫唱曲样样能行,又射一手好箭,有百步穿杨之功”,不过是与柳湘莲类似的人物,何曾涉及淫亵?明朝有本禁书,名叫《浪史奇观》,对“浪子”一词注解得就更清楚了。“梅生仪表堂堂,兼具文才,好交游,爱美色,人称浪子”,用“浪子”称呼男士,只见其褒不见其贬。

可是“浪”字一旦用到女人身上,景象立刻大大地不同了。比如《红楼梦》第二十一回里,多姑娘和贾琏苟合,向来性洁癖的曹雪芹在一百来字的篇幅里竟连用了三个“浪”字以勾勒两人最不堪的丑态。这样的例子,在《金瓶梅》里更是俯拾皆是。

然而中国实在地大物博,各省有各省的风土民情以及方言习语。就好像,表示“OK”的手势通行世界,惟独放到地中海沿岸的岛国上去,表示的却是下流的意思。所谓我之砒霜,彼之琼瑶,浪之一字,全国人民都认为不是什么好字眼,尤其不能拿来形容女子——这是关系到他人清誉的大事。

然而在文化现象复杂而独特的东北黑土地上,“浪”字却别有含义,竟是用来赞美女人娇艳、泼辣、风情万种的最高级形容词!

据我认识的若干东北人证实,“浪”就是说一个姑娘不但长得美长得漂亮,眼睛有神有磁力和吸引力,而且有一种火辣辣的感情,搁在一块儿一个浪字全代表了。

“大姑娘美,大姑娘浪”

两年前,根据东北民歌改编的《大姑娘美》,响彻北方大地。词曰:“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大姑娘走进了青纱帐,这边的苞米它已结穗,微风轻吹,我东瞅瞅西望望,咋就不见我的郎……”轻快高亢的语调,不由让人想起电影《红高粱》里那个敢爱敢恨的“我奶奶”。而且,或许因为关东土地丰沃,物产富庶的缘故,东北女子相比西北女子也更美艳、更旷达、更乐观。

在东北人心里,女人首先得美,得漂亮,性格还得特别有魅力,让人感觉阳光灿烂、活力四射,够得上这些条件,才是东北人眼里的“浪”。

先说美。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美人草——哦不对,是乌拉草!然而东北盛产美女却一点不错。最近热播的《太祖秘史》里,那个艳绝人寰的“叶赫老女”东哥就是东北人。明星名模里,东北女人就更多了,姜培琳、关琦……哈尔滨、大连、盘锦都是著名的美人都,大凡去过东北的人,无不感叹这里的女人漂亮得养眼,火辣得养心。她们没有北京女人的华贵、上海女人的清丽、苏杭女人的温婉,潮汕女人的贤淑,但肯定是一枝颇具吉普赛风情的奇葩。

历史上东北大地种族混杂,从东夷人到渤海国,从秦汉时期的移民迁入到契丹族和女真族两次入主中原,再到明清时代的移民由入关到出关的回流。冀鲁晋流民齐闯关东、日伪盘踞、与朝俄通婚,不同人种的混血孕育出了东北男人强健的体格、剽悍的个性和东北女人曼妙的身材与姣好的容貌。尤其是辽河入海口一带,丰富的水产珍珠把这里的女人滋润得肌肤白皙光滑且极富弹性,体态高挑轻盈、腰部圆润柔媚。亭亭玉立,争奇斗艳。

东北女人的开朗在一则笑话里一览无遗:在人头簇动的黄城大街上,一个东北男人不小心刮开了一个东北单身女人的超短裙。东北男人还没开口,那东北女人就说:"哥,你啥意思啊!俺刚买的裙子!咋办?"东北男人说:"哎呀!老妹,不好意思,哥给你买条新的去。"东北女人顿时就笑了说:"走啊!就在前面买的。”

“火辣辣的心,火辣辣的情”

刘欢唱过一首描写东北女人的歌曲,头一句就是"火辣辣的娘们儿,火辣辣的心,火辣辣的情分,火辣辣的人。爱的比谁都要深,火辣辣的直撩人……”

火辣与多情,正是东北女人最典型的性格特征。在东北独特的文化现象中,东北女人的性格色彩是极为鲜明的。

要说火辣,不得不提到哈尔滨女孩,"东方小巴黎"的美誉使得它在北方诸城中显得与众不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哈尔滨很早就成为一座国际化城市。直到今天,年轻的一代依然追求欧式情调,热衷于过圣诞节;即使是在摄氏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冬,女孩子依然像欧洲姑娘一样穿着长长的呢裙,踏着长筒皮靴,吃着冰淇淋,那是因为胸中藏着一把火,即使大冷天也要随时降温。

说起多情,不得不说起盘锦女人。对于爱情,盘锦的女人只求人品和感觉,不论贫富贵贱,她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美丽多情的盘锦女人,使得这座城市中的男人有了奔头,幸福无比。

《大话西游》有一段精彩的对白,被转译成东北版本时就平添了几许“浪”味:“曾经有一段贼纯贼纯的爱情摆在俺的面前,俺没咋当回事,一不留神给整丢了!如果老天爷让俺再整一回的话,俺要对她说:"俺稀罕你......"这折射出东北女人的爱情基调--调侃、纯真、火辣、理智,却又从不惯着男人。

总结上文,借用《康熙字典》里的话,“浪者,波也,水激石遇风则浪。”我们可以依葫芦画瓢,“浪者,美也,美加开朗加火辣多情谓之浪。”

文/沙然

“大飒蜜”是永远为自己的心而活着的女人。

北京女人,怎生一个飒字了得?

仓颉造字堪称是中华文明史上最美丽的传说之一,至少我这么以为。比如飒这个字,单是望文生义,便已深得“玉树临风”的个中三味,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列子御泠泠清风而行,超然卓绝于尘外的仙姿。

追本溯源,飒字的历史非常年轻,《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都没有收录,惟有《新华字典》里倒是有一条解释:“形容风声”。比如“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在一千年前对着菊花唱赞美诗的时候,决计想不到他其实是在为那个吃“冷香丸”这种劳什子药的宝姐姐下评语。还有个成语叫“英姿飒爽”,从前用来形容男人的身形气度豪迈而矫健,到了“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年代,忽然乾坤大挪移,飒字专门用来形容不让须眉的巾帼英豪。

时至今日,“飒”又被自信、独立、满足的北京女人诠释得淋漓尽致且更翻新意——能当得起“飒”字的女人,乃是当之无愧的脂粉队里的班头,裙钗丛中的领袖。

北京话管姑娘叫“蜜”,漂亮姑娘叫“飒蜜”,漂亮极了的姑娘叫“大飒蜜”。

有一年我去北京,饭桌上,某人忽然说起谁谁谁新娶了媳妇,旁边有人顺口问道:“飒不飒啊?”那人惊叹道:“哎哟!那叫一个飒啊!”满座的小伙子无不眼神游离,心向往之。这也难怪,北京愤青多,他们身上大多有一股“浑不吝”的劲儿——什么我都见过,什么我都知道,你什么都蒙不了我!他们轻易不夸人,能被誉之为“飒”的,除了惊人的美貌之外,还必须有令人折服的才情与气质。比如王菲和安吉莉娜·朱丽。

飒之注解一:生来豪阔宽宏量

就我所见过的各大城市的美眉而言,没有比北京女人更自信坦荡的了。她们绝不作小伏低,处理大事小情一概有王熙凤般杀伐决断的魄力,生性又颇具史湘云的品格,“生来豪阔宽宏量,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因为在正宗的老北京家庭里,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一些满族遗风,但凡养下女儿或者孙女,一律娇生惯养,尊称为“姑奶奶”,绝没有重男轻女这回事。所以北京女人从小生活的环境就比较宽松,家境好的安富尊荣就不说了,贫贱一点的也施行“人性化教育”,因此她们的个性大多顺其自然,健康而阳光,极少出现消极甚至扭曲的人格。

再说了,北京女人打小在皇城根底下住着,天上哪怕掉下块石头来,不是秦砖就是汉瓦,顺着城墙走一圈,随便摸哪儿都是历史的尘埃。厚重的文化底蕴使得她们自然熏染出一股雍容高贵的气质,也使得她们比全国各地的女孩更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

前年“72件国宝展”落户上海博物馆,看在《清明上河图》的份上,我狠狠地站在人民广场上排了三个多小时的队,倒也没觉得累——这实在要多谢排在我前面的那一对养眼且养耳的北京情侣。男的三十六七岁,形容俊朗,女的二十四五岁,年轻娇艳,两人衣着甚是光鲜,甜甜蜜蜜两两相望,你一言我一语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波黑问题。期间队伍里有大学生在出售为红十字捐款的明信片,十元一张,上海人无一认购,倒是那对情侣各自“AA”了两张,接着继续讨论两伊战争。这时旁边走来一个要饭的,(想必已经观察他们很久了)抱着一个脏兮兮的孩子,姑娘别过头去不理。那人不死心,又伸出手来拉了拉男的衣角,先生没留神吓了一跳,一把推开他,厉声喝道:“干吗呢你!猴脏的手,我这可是白衣服!”女的倒愣了一下,待乞丐走后,忽然一扭腰,甩开男的手,劈头盖脸说道:“你这人觉悟怎么这么次啊!”猛听到这句话,我一口冰红茶差点喷出来!再看那个男的,一脸青紫,吭也不吭一声。你说北京女人飒不飒!

飒之注解二: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北京女人酷爱自由、崇尚独立。她们身体力行,成年后搬出父母家,像断奶一样自行断了被宠爱、被照顾的过去,与朋友合租房子,同在屋檐下,但各自有一个独立的空间。一旦经济许可,便立即独自租下一个单元,或干脆买下。

地产商摸透了北京女人的脾气,及时推出了一个名叫"非常男女"的楼盘,据说卖得相当火爆。二三十平米的空间,一个人过似乎还有些宽绰,两个人过又嫌拥挤了些,最适合独身而又有伴侣偶尔留宿的北京女人。房门一关,绝对自我,只要不杀人放火,在里面干什么都与人无关。

还有一个理念更加前卫的楼盘叫“坚果"——北京把漂亮女人称作坚果,与“飒蜜”意思相同。这栋楼紧邻酒吧街,打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广告语:所有的房子都是用来住的,坚果不是……那用来做什么?你正疑惑不解呢,身旁的北京女人会大大方方地告诉你,就是用来“做”的。住自己的房子,睡自己的床,把男友带回自己的家,做爱占尽主场优势,让你伤心的男人你随时可以让他卷铺盖滚蛋!哈,那叫一个飒!

北京女人从不叫嚣,却非常强势,从不急躁,却非常率性。更重要的是,她们从不依附男人,却引领着男人成长。

飒之注解三:特立独行,坚毅果断

不到上海,不知道什么叫做精致,不到北京,也很难体会什么叫做大气。比如俺表姐瑛子,穿衣服向来随心所欲,夏天逛街素面朝天,背心热裤平底凉鞋,肩上斜挎一个小布包,长发随意用发簪一盘,走起路来风生水起,但是她就是有一股与众不同的劲儿。这股劲儿拿捏大了,做作;小了摆不到位,偏偏她轻轻松松、举手投足间就把它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曾恋慕她多年的男士现在也小四十了,每次都感慨着说:“哎!你瑛姐可真够飒的!”

说瑛姐是北京飒女里的典型代表。这话丝毫没有半点过火。表姐身高1米72,轮廓鲜明,上大学的时候主课都耽误了,忙着去念模特训练班——彼时社会远不像现在这样开放,书香门弟里决不允许子女去当模特,偏她就客串了几年。毕业后好好的政府公务员辞掉不做,跑去日夜颠倒的酒吧上班,幻想能隔三差五地看到崔健。某年又心血来潮混到一所九流大学教书去了,月薪从一万五跌至二千三,照样干得有滋有味,图的是寒暑假可以到处游山玩水。她平生最引以为荣的是纵横江湖十几年里换了二十份工作,谈了三十个男友,乱七八糟有用没用的考了四十个证:什么会计师、分析师、咨询师、策划师、导游证、教师证……年过三十五还待字闺中,名副其实的“北大荒”。最大的本领就是多年来把身边无数的追求者统统变成哥们。寂寞的时候,她会叫上一大帮哥们姐们到相熟的小店里吃“麻小”,麻得花容全失,辣到涕泪横流,她会大声吆喝小二:“再来一扎啤,要冰镇的!”然而特别寂寞的时候,她却突然盛装打扮,盘头做脸,穿上手绣的绸缎旗袍,登上丝绒高跟鞋,坐到朝阳公园那家著名的“苏西黄”酒吧的香罗帐大烟榻上,点一杯名叫"高潮的呐喊"的鸡尾酒,潸然泪下。总之,在我眼里,个性强烈而矛盾的表姐,像所有北京“大飒蜜”一样,永远是为自己的心而活着的女人。

文/王威

做个真正的爽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我和本色。

爽之前生今世

“爽”的本义是明亮,亮的意思。“爽”字是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人左右腋下有火,故而表示明亮。除此之外,“爽”在古汉语里还有许多种解释,如:畅快;舒适(老太太心里不大爽。《红楼梦》)、明白;明智(兹心不爽,而昏乱百度。――《左传·昭公元年》)、开朗;豪爽(温豪爽有风慨。《晋书·桓温传》)等。

在这个追求创新和简约的年代,“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出现率颇高的词。它的用法虽没有过去那般复杂多样,但是现代人在使用中已经赋予了其新鲜的含义。从爽口的冰镇啤酒,到“某某人真爽”、“是个爽人”,这其中的微妙变化让我们看到“爽”已经从原来的简单词蜕变成为人性的一个关键词了,它体现了人的一种性格,甚至可以说是代表着一类人。

爽之表现

究竟何为“爽”?其实与其用一大堆复杂的词语来为这个人性的关键词“爽”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倒不如索性认为“爽”乃一种心理上的感觉,是行为能够带给人的心灵上的触动。这里“爽”作为人性关键词就必然要体现在人的身上,所以有“爽”的地方就一定有“爽”人,爽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也就是爽的品质了。

看《三国演义》关羽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气势磅礴,荡气回肠,怎一个爽字了得;奥运会上刘翔第一个冲向终点带给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激动、兴奋,拍手叫好,痛快淋漓,心中“爽”的感觉油然而生;温总理记者招待会上的慷慨陈词和应对中外记者提问时的妙语如珠,至今让人回想起来仍然肃然起敬、拍手称爽……那么如何给“爽人”画一幅准确的肖像?或许给爽人画像应该用素描的手法,用铅笔粗线条地勾勒硬朗和分明的轮廓。“爽人”的爽表现在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表现在敢爱敢恨、率性而为;表现在豪爽刚直、慷慨大方,讲义气、重感情,有义薄云天的豪侠气概;表现在言谈举止不拘小节,为人处事落落大方……其实,“爽人”离我们并不远,“爽”在生活中。

爽在上海

“爽”在上海并不算畅销。纵观上海这座经济大都市能称得上爽人的一时还真想不出几个。一次和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朋友聊起上海的“爽人”时,从她那诧异和不解的目光中我仿佛读出了答案。的确,岂止是在外人的眼里,即便是上海的“土著居民”们也很难对爽作出明确的解释。曾几何时,也不知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还是因为外地人对上海人的偏见,上海人经常被冠以“精明、小气”的帽子,说得好听点就是“小资”。上海人与“爽”似乎是不搭介的。上海人似乎并不在意别人怎么说,生活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手里大把的钞票已经让人很踏实了,犯不着偏要去追求这些所谓的感觉。

或许,上海这座城市不是盛产“爽人”的宝地,即便是出名的导演、作家、演员也很难得到“爽人”的称号。可是,如果你来上海到处走一走,到各大商场、百货公司逛上几圈,晚上再到著名的消费场所去转转,也许你会突然间发现,上海其实是制造“爽人”的最好的兵工厂。商场里面琳琅满目的各种价格的商品,手上提着的大包小包的人们,酒吧、迪吧里面一个个尽情挥洒舞动着的身影,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购物、尽情地蹦迪、尽情地享乐、尽情地消费而不必担心会受到指责和批判,上海会以其宽大的胸怀包容着一切新鲜事物。在这里,你会感到由衷的爽,这才是真正的爽人。

爽之“道具”

做个真正的爽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我和本色,这两个“道具”其实就在我们身上。矫揉造作、老谋深算乃“爽”之天敌。歌坛天后那英人如其歌那般《干脆》爽气,让许多观众爱上了她率性而为的性格;物质方面(包括money)是另一个重要的“道具”。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身边的人对“爽”的判断,很大一部分也是放在物质上的。这里所说的物质,不是说要挥金如土,而是要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关键时刻的拮据可谓是“爽人”之大忌。

文/管琴

粘作用于感情时,多用一个词:缠绵——来代替。

意境十足的江南小巷,烟起雾落,云蒸霞蔚,一青衫女子撑着一把油纸伞,袅袅婷婷地行于小巷,低吟婉转:“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了过客的思念……”这首经典歌曲的经典歌词,是否向你昭示了一份江南的“气质特产”——粘?

“粘”为何物?

她不同于某些性格“爽”啦、“木”啦,前者是敢做敢为、后者是静坐无为;她是有连续性的、周期性的,视个人眼中有不同的程度变化。有听周遭的人抱怨吧:“这人做事怎么这副德行,‘粘死了,还不如自己做!”但过了一段时间,又是同样的人口中吐出:“话又说回来,这人做事慢是慢了一点,但还是很仔细的,也很负责任。”随即自嘲一番:“呵呵,我有时候做事也挺拖的啦。”

你可能第一眼觉出事情估计要流产的、越拖越遑,不知怎的她就是在第五天、第十天给你看个奇迹了。所以对“粘”,请亲切些、尊重些;请感觉她、包容她、遵循她自己的性格曲线,让刻有“江南标签”的“粘”,在吾辈手中发挥出新的个性风采,尽展个性演绎。

“粘”的关联词

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医师创造了气质学说,他们根据日常观察和假设人体内四种体液:血、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各人体内的多寡不同,将性情急噪、动作迅猛的称之为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称之为多血质;另将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称之为抑郁质;而最后将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就归属为粘液质了。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粘”是事出有因的,她是某种程度上的生理质定,比起那些后天养成的性格因素更自然合理得多。

粘作用于感情时,多用一个词:缠绵。

“粘”了以后咋办

虽说“粘”较多有着先天的因素,但若与当今时代节奏出入太大的话,又或者,你的此种个性与你所从事的事业大相径庭之时呢?要记住,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只要你确实认同、想做。

一旦发现自己身上委实有着较多“粘”的情绪:什么事情要看心情,不到最后关头拿不出象样的“成品”,可能现下的状况还不至于误了大事,但总也会每每羡慕笃定神闲的“快刀手”,于是你要稍稍做些改变才行。最初的改变从最简单的事做起:每天早上跟自己说的第一句话很重要,你可以重复今天一定要做的几件事,上午能完成的不要拖到下午……每天如是,相信一段时日后会令你自己惊觉不已。

当“粘”派遇到“爽”派

“粘”派代表:唐僧

“爽”派代表:007

007:“唐兄,这次任务主要是阻止小泉再次祭拜靖国神社,这里是路线图和奖金。我的人员都已经到位了,不知你这里进展如何?”

唐僧:“柒弟啊,你实在有所不知,打从取经回国后,我们师徒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悟空向来鬼灵精怪的,一会儿给联合国某某谁打工,一会儿听说又到肯尼亚搞什么钠米,见都见不着;八戒还算乖,逢年过节的都带点礼物来看我,身为长辈的当然不是看重礼物不礼物的,看中的是徒弟的一片心意么,你说对不对?就是有一点搞不明白,怎么每次八戒带来的徒媳长得都不太一样呢?是我老眼昏花了么?不对啊,上月一位老中医来给我检查身体,除了大肆表扬了我的肾功能良好,也没说起我的眼睛有毛病啊……”

007:听说这位仁兄婆妈得很,连观音娘娘都怕他三份,果真不虚传,真不知安南大叔怎么选上他的。“先不说这些了,唐兄,反正只要行动那天你们及时出现就可以了,如果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再EMAIL联系!”

唐僧:这柒弟怎么也猴急的,一转眼就不见了,MAIL是什么啊?我还没搞清楚呢,不行我得去追他,不然弄不明白要被徒弟们笑话的:“柒弟啊,别那么快么,等等为兄ONLY YOU,ONLY YOU能教我MAIL啊……

文/施骏

糙与精其实也就相距2cm。

“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人格或者性格缺陷。它比起一些会导致人民内部矛盾的人性缺憾而言,糙几乎可以算是一种可爱的性格特征。

比如爱因斯坦的糙就显得憨态可掬。他压着嗓子给自己家打电话问自己家的地址,家人以为是爱因斯坦的崇拜者,担心打扰先生的正常生活,婉转地拒绝。爱因斯坦急了,恢复自己的嗓音:我就是爱因斯坦,我不记得家的地址了。这糙属于上品。今年是著名的“相对论”诞辰100周年,同时恰逢该理论提出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有感于没有爱因斯坦就没有今天的众多文明成果,遂觉得这个生活小节糙而大学问精的伟人可以为一例。

有些糙得无伤大雅。比如有天电台节目中听到一主持人把“东坡居士”破句读成“东坡居的名士”,显而易见是对编辑的稿件没有预先下工夫,读句的时候又不假思索,难得语势上居然把句子圆了意思,也算有几分小聪明,既然无伤大雅,读错的东西也不构成政治上的失误,恐怕糙得属于中品。

2004年的中超,糙得区体校的小学员也皱眉,当之无愧属于下品。糙得不入品,可参考日本右翼的反华谬论,因归之于混账,不在讨论范围。

“糙”虽然不危及生命也是种叫人不爽的品质,起码影响体检指标。好像大多数比赛或者评比中的三等奖或者优胜奖一样,在皆大欢喜后面,隐藏着一种马马虎虎不顶真也没办法顶真的邋遢、松懈和放任。我们常常可以在一种指令或者政策指向明确的消费品购买后,在它的维修场所或者消费者维权投诉场所找到糙的答案。最近听到一个感觉还是很有人味的广告,说,手机没带身上有人找自己怎么办?某某电信企业,现在真诚向客户征集服务中产生的难题。从意愿上,我完全可以感觉到这个企业的出发点是真诚的。前两天去某燃气助动车维修点想小修一下,还是工作日的早晨8点半,外面已经横了六七十部助动车,加之质疑该车所得科技进步几等奖的骂声不绝于耳,所以我径直出了维修站。想,再坚持一下吧!因为消费了个糙货,血压升高、素质下降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当然喽,没事也没人愿意整天骂山门,我觉得骂到针针见血封喉也确实不容易。

糙好像是有矛盾的两方面,正好大眼瞪小眼。

独立地看都没有问题,放在一起就那么糙,不那么顺眼。去年我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新娘的旗袍腋衩绷开2cm线头。单独看:新娘是美丽的,旗袍也是无罪的。奈何就是那几厘米的丰润引着了那几厘米的线头,于是损失了其余部分精致的美感。糙与精其实也就相距2cm。

在每种人局部的遥远的影子里,都可以找到动物的影子,比如说,“妖”好像是狐狸与孔雀共同幻化而成的影像、“飒”好像是骏马与雄鹰的组合,那么“糙”就让我不禁想起草原上的绵羊屁股——当然没有远远看上去那么白啦!

文/何菲

诱惑配上疏离,才是加倍的“妖”。

看到“妖”字,我条件反射般想到几个与“妖”并不搭界词:逃之夭夭;灼灼其华;氤氲;泛滥成灾;燃烧;骤然;风月无边……我的细心的朋友指出:这些似乎是在我文章里出现频率满高的词汇,这些词汇放在平淡的句式里,骤然间,句子变得很妖。

我笑着点点头,每个人的敏感点不同,“妖”正好挠到了我的痒处,也喜欢落实到生活的各个细部。“堆砌”不是妖,“妖”一次只需要一样不突兀、却很出彩的东西。“不突兀”是指协调,“出彩”是指那种骤然间的“灼灼其华”。

比如一袭贴身的黑色吊带裙,只需戴一只不很大、却切割得很精致璀璨的钻戒,你就熠熠生辉了:你皮肤的白腻、头发的柔滑、颈部的光洁、腰部的纤细全都“跳”出来了。

关于“妖”,实在不想多说了。上海这个城市,有太多文人穷尽风骚就是想写出这个城市的“妖”来。我再写,是在孔子面前卖三字经了。

窃以为,“妖”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不同于“艳”、“媚”等,它们太烟火气,俗了。“魅”有点鬼气,但精神气质上还是与“妖”有某些类似的。

“妖”是需要些暗器和阴谋的,也需要一些百转千回的心机。而这些全不经意地化在举首投足、一颦一笑间。故而,没有积淀也成不了妖。

“妖”其实并不张扬。“妖”很安静,“妖气”是静静释放的,有时甚至是卓尔不群的冷感。却把人的欲望从脚底、头皮生生地勾到小腹,把能量统统撩拨起来,集中到一个敏感的点上。而诱惑配上疏离,才是加倍的“妖”,让人有种想宝贝却又想撕碎的身心煎熬。能称之为“妖”的人是亲而不狎的,可近可昵,却不得拥;暧昧到了冠冕堂皇,连海上旧梦都那样离散,撩拨着距离与接触的迷惑。在我看来,“妖”是一种摩擦能源。

上海似乎总与“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夜来香、阮玲玉、花样年华、陈逸飞……这个城市的骨髓里有着将粗鄙化成精致的传统。因此,无意识的,这个城市也在制造着一种生活方式:妖。

编辑手记

民族气质的一种标记

文/何菲

作为巨大复杂的文化实体,中国文化中的地域性差异非常明显。对这种差别最简单的划分就是把中国划分为南北两块。按照文化地理,南北划分自明清以来就以长江为界。

有四个主要自然因素决定着人类的生活和命运,那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地形。除此以外,长期性的文化基因传承和积淀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林语堂的这段话比较能抓住南北人文差异特点:

“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喜欢吃大葱,爱开玩笑。他们是自然之子。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更像蒙古人。与上海江浙一带人相比则更为保守,他们没有失掉自己种族的活力。他们致使中国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割据王国。他们也为描写中国战争与冒险的小说提供了素材。

在东南边疆,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质的女人。他们喝燕窝汤、吃莲子。他们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学家,战场上的胆小鬼。他们是晋代末年带着自己的书籍和画卷渡江南下的有教养的中国大家族的后代……”

即使文化再怎么融合,即使到了21世纪,人在气质上的地域差异依然存在着、鲜明着。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

浪、飒、爽、憨、糙……更具北方人的气质特色。

嗲、涩、粘、野、妖……更具南方人的气质特色。

本刊此番概括出的这十个词,恰恰是在区域性人文地理深境中,人性与精神气质的一种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