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贵舫
摘要:政党的先进性是政党能够走在时代和民众的前列、带领社会前进并为全社会做出榜样和表率的一种性质、素养和能力。共产党的先进性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要素,并在实践中显现出特定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不仅要通过党的自身建设来加强,更要通过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来体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基本要素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5)06—0019—04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要完成三大历史性任务,攻克两大历史性课题,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自觉地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深刻认识和对执政规律深刻把握的结果。那么,究竟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有怎样的科学内涵?这是必须弄清楚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党的先进性的基本要素和实现途径
探讨党的先进性建设,首先需要深刻把握先进性的内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对党的性质的最本质概括。所谓“先锋”,就是先进、走在时代和民众的前列,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理论上高人一筹,二是实践中先人一步。党只有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体现出这种先进性,才称得上是“先锋队”。因此,先进性是对党的性质的基本要求。党的这种先锋队性质,要求无论是作为整体的党,还是作为个体的党员,都必须始终走在时代和民众的前列,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体现出自己的先进性。
那么,构成党的先进性的基本要素是哪些呢?先进性是一个比较而言的概念,指的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比较而言的优势或长处,没有比较,也就无所谓先进或落后。政党的先进性是一个政党与其他政党、政治组织或群众组织相比较而言所具有的先进性特征,是政党能够走在时代和民众的前列,带领社会前进并为全社会做出榜样和表率的一种性质、素养和能力。革命导师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共产党的先进性时,就是把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和组织以及普通大众相比较而言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突出了党的先进性。他们指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
列宁第一次提出了先锋队的概念,强调党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不是普通的一部分,“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2]。列宁创立的新型无产阶级的建党理论,究其根本,强调的是三个问题:一是党必须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说的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二是党必须是工人阶级中的优秀分子所组成的集合体,强调的是党的成分的先进性;三是党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是有组织的有机整体,强调的是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的先进性。
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强调,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以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他指出:“因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集团中,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自利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3]因此,他认为,共产党人“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4]。在这里,毛泽东从对党员与其他党派成员及群众的比较中,阐明了对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基于对“文化大革命”惨痛教训的深刻反思,邓小平从制度具有长期性、根本性、稳定性和全局性的角度,着重强调了制度的科学性在党的先进性中的重要地位。进入新的世纪,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的党建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生产力标准、文化标准以及政治标准方面,对党的先进性进行了最新的阐述。
从对这些经典论述的回顾中可以发现,党的先进性中有一些内容是一以贯之的,我们可以据此对构成党的先进性的基本要素进行界定,即党的先进性主要包含四层意思:一是从党的成员来看,共产党是由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二是从党的宗旨来看,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是从党的指导思想来看,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四是从党的组织与运作机制来看,共产党是按照科学的原则组织起来的有战斗力的整体。这四个方面是对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概括,任何时候考察党的先进性,都应该首先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党的先进性建设,也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所谓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并不是说对这四个基本要素要有所取舍,而是强调组成这些基本要素的具体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新的内涵。
党的先进性与先进性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方面,党的先进性是对其性质、素养和能力的规定,是时代、民众以及党自身对党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先进性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是党的先进性在实践中的具体化。只有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先进性,才是真正的先进性。因此,党的先进性的科学内涵,应包括构成先进性的基本要素以及先进性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这样两个层面。
列宁在《怎么办》这篇著作中阐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任何一个机构的组织,其性质自然而且必然取决于这一机构的活动内容,就是说,党的实际活动内容决定着党的组织形式和性质。用这个观点来认识和把握党的先进性,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党是否具有先进性,既不取决于政党的自我认定,也不取决于抽象层面的理论演绎,而是要考察先进性在党的具体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我们说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就是说要把它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实际作用。
党的先进性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不同时期有较大的差异。在马克思和列宁的时代,党的先进性是通过组织工人阶级进行阶级斗争进而夺取政权体现出来的。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前,党的先进性主要是通过领导武装斗争、推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社会制度体现出来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历史方位和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转变成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其次,中国社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党的先进性主要地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政治运动来实现的,而是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实现的。归根到底,新时期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中。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党的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党的先进性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也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
二、全面把握先进性建设的内涵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是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建设之中的带有综合性的根本性建设。不论是这一命题本身,还是先进性建设的主要内容,都具有深刻的内涵。
如前所说,党的先进性是对党的性质、素养和能力的要求。就性质来说,它是一种质的规定性;就素养和能力来说,它又是一种量的规定性。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先进性是质与量的统一,是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量化的概念。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在先进性的“质”的规定和“量”的水平这两个方面,保持并不断提升党的先进性。
纵观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无一不是由工人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本着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崇高宗旨,按照科学的组织原则和运行机制建立起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与其他政党相比,马克思主义政党理应具有自己的先进性。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先进性,它才能在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在同各种政治势力的较量中发展壮大。但是,同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党的先进性水平既有可能得到提升,达到新的高峰;也有可能下降,从而跌入低谷。“党的先进性建设”正是着眼于如何从“质”和“量”两个层面保持并不断提升这种先进性而提出来的。
一方面,应该从党自身的纵向历史来理解党的先进性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党的先进性由于各种原因,有可能在实践中流失、弱化,甚至完全丧失,苏联共产党的演变就很能说明问题。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苏共不仅夺取和巩固了政权,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且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经济奇迹,成为当时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然而,由于党的建设长期严重偏离正确的轨道,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共的先进性已经基本丧失,蜕化变质为一个特权阶层的政党,最终遭到人民甚至广大普通党员的抛弃。苏共丧失政权的教训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即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在这里,党的先进性建设既着眼于先进性的保持,又着眼于先进性弱化后的恢复,甚至还着眼于先进性丧失后的重建。
另一方面,应该从政党之间的横向比较来理解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先进性是在与其他政治组织的比较中获得的,人民对政党的选择,究其实质,是对党的先进性的选择。一个政党,即使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把它的先进性水平维持在一定的高度,但如果另一政党却在这一时期内通过更为有效的党建措施在先进性水平上超过了该政党,那就很难说该政党还是先进的。西方国家政党体制中的多党轮流执政,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样的一种选择。可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党的先进性需要在保持的基础上不断补充新内容,体现时代特征,这样才能永远立于时代的潮头。在这里,党的先进性建设就不仅仅是一个保持先进性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丰富和发展先进性的问题。
党的先进性涉及到党的组织、指导思想、领导体制与机制、作风、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纲领等各个方面,而这些方面正是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党的建设与党的先进性是密切相关的。党的建设对党的先进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保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两个先锋队”的性质,从而保持党在“质”上的先进性;二是在判断党的性质时,党的建设的成就又成为党是否先进的标志之一。但是,党的建设并不能代表党的先进性的全部内容,也不是决定党的先进性的唯一条件。一个具有先进性的政党,必须是党的自身建设诸方面都杰出的党,然而,一个自身建设诸方面都有成就的党,并不一定能够在实践中体现出足够的先进性。就是说,党的先进性具有比党的自身建设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内涵。
党的先进性的实质,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在马克思和列宁的时代,共产党的先进性固然与其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的状况有直接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在工人阶级争取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斗争中,共产党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正如马克思所言:“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5]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的胜利,除了与其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外,也是因为共产党人站在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最前列。只有在自身的性质、素养和能力等方面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党,才能成为当时最先进的党。
就目前来说,时代前列意味着什么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正在曲折中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以综合国力为核心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一种竞争态势的主导下,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世界正演变为能力本位的世界,社会正演变为能力本位的社会。能力的提升不仅对国家、地区、组织、个人意义重大,对一个政党也是如此。一个缺乏执政能力的党,终究将被历史所淘汰。因此,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站在当今时代的前列,就必须把握时代特征,把执政能力作为党的先进性的核心内容,通过执政能力的提升来实现党的先进性。
具体地说,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党的先进性取决于并表现为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复杂的不确定因素,使之有利于加快我国发展的能力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党的先进性取决于并表现为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化解各种社会矛盾,逐步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的能力上。这不仅是党紧跟世界潮流、站在时代前列的具体体现,也是历史对党的先进性提出的新要求。在这个意义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可以且必须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联系起来,以执政能力的提高促进党的先进性的提升,这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附着于一定的载体之上,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的。就整体来说,党的先进性以先进的理论纲领和科学的组织运作机制作为载体;就个体来说,党的先进性以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作为载体。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其实质就是加强党
的先进性的载体建设,通过保持和增强载体的先进性来达到先进性建设的目的。换句话说,党的先进性建设应该围绕着先进性的载体而展开。
首先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理论基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通过“理论——政策——实践”的运行轨迹,最终在党的领导和执政绩效中得到反映。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又通过意识形态的说服和教育功能,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认同。只有准确把握了先进的理论,才能据此产生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从而把党执政合法性的理论基础转化为政绩基础;也只有先进的理论,才是最彻底的理论,才能说服人、引导人,把党执政合法性的理论基础转化为群众基础。因此,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加强党的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建设,这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理论的创新。社会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这就要求指导实践的理论也不断发展,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创新理论。这个理论创新的过程,也就是党的思想理论先进性的建设过程。它要求全党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以改革的精神,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注入时代内涵,使马克思主义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思想理论建设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增强党的思想理论的整合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思想的多元化逐步凸显,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差异性逐步增强,各种社会思潮在当代中国都能找到生长甚至发展的土壤,这给党的思想领导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党的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把各种社会力量凝聚到党的周围,关键在于扩大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亲和力,以增强党的思想理论的整合力、同化力,这也是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是增强党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的科学性。党是一个整体,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组织起来,在一定的体制与机制下开展活动的。党的先进性能否在实践中体现出来,除了取决于党的先进性的各个要素之外,也依赖于把各个要素有机组合起来的体制与机制。好的体制与机制能够提升党的先进性,不好的体制与机制必将削弱党的先进性。所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重视增强党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的科学性。这里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党内活动的体制与机制。在这方面,主要是按照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的原则,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真正在全党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另一个是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在这方面,主要是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党的先进性建设当然离不开广大共产党员这个载体。党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由一个个党员个体组成的,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活动主体。党的先进性决定和指导着党员的先进性,反过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则充分体现和表达了党的先进性。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离不开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这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
对党员的先进性要求,不同的时代有所不同。在民主革命时期,对党员的先进性要求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表现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则要复杂得多,既包含反映共产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品德要求,又包含反映共产党员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要求,还包含对共产党员行为模式的要求,是品德、能力、行为三者的有机统一。因此,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应该从提升品德、增强能力、规范行为着手,围绕着增强党性修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等各方面展开。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需要正确理解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党的先进性与战斗力,不仅取决于党员的数量,更取决于党员的质量。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党员人数很少,但却能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壮大,依靠的是高质量的党员队伍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因此,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把提高党员队伍的质量放在首位,做到严把入口关、疏通出口关,既要防止不符合党员先进性要求的人混入党内,又要把蜕化变质、不符合先进性要求的人清除出党,以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来提升党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285页。
[2]《列宁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8页。
[3]《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991年版,第183—184页。
[4]《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页。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
责任编辑: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