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华
江苏“两个率先”的实践迫切呼唤弘扬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内容的新时期江苏精神。
“创业创新创优”可以简称为“三创”精神。在全省上下弘扬“三创”精神,是全面实践“三个代表”、全力推进“两个率先”、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江苏的具体体现。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要树立和弘扬“三创”精神,必须深刻理解“三创”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创业、创新、创优之间的相互联系。
创业,顾名思义就是开创事业,就是要以开拓性的思维、创造性的劳动建树事业。狭义地讲,创业就是组合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性活动。创业的内涵不同于就业。就业者只是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而创业者则是生产要素的组合者。比方说,工人在工厂工作,他(她)提供了自己的劳动,是一种就业行为;而工人下岗后自主择业,哪怕是摆摊设点,他(她)就组合了自己的劳动和少量的资本,成为一种创业行为。在“两个率先”的进程中,弘扬创业精神,就是要使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全民创业成为江苏思想文化的显著特征,鼓励、引导和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形成家业殷实、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生动局面。
21世纪社会发展的潮流趋向是多元、多样的,因此创业也应该是多样、多维的。只有这样,才能激活人力资源,社会才有活力,才有创造力。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马斯洛有一个理论叫“自我实现”,可以简单理解为:你具备什么样的潜能,你就是什么样的角色,你就应找到什么样的位置,从而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实现自我。创业的内涵很丰富,创家业、创企业、创事业都是创业。也就是说,有人当养殖专业户、企业家、科学家是创业,有人做个体专业户、产品营销员也是创业,同样有成功的可能。创业的内涵是流变的,也是宽泛的,仅仅用金钱来衡量是远远不够的。有的人是物质创业,有的人是精神创业,甚至有人创的业不是当下显现出来的,是基础性的、延期的反应。如今的社会为人们提供了最多的创业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打破了那种继承、世袭的传统。不管你的父辈是谁、有什么家庭背景,你本身的资源很重要,也就是文化资本将取代过去的社会资本。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本家、知识精英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潮流。在将来,文化资本创业的意义会更重要,发展空间会更大。由于受功利思想、浮躁心态的影响,眼下人们对创业标准的认识存在着一些偏颇,过份强调用经济标准来衡量创业成功与否。其实,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样值得称颂。这也是近年来我国海外留学人员每年以18%递增回国创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创新,就是突破、质变和飞跃。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将其引入经济系统,他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源泉。一般地讲,创新是创造全新成果的行为与过程,就是总结新经验、拓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从理论上说,创新就是首次提出的独创性见解,并且这种见解能够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创新是理性认识的新飞跃。理论上的创新就是对概念、判断和命题进行新的归纳、概括和总结,从而提出不同以往的新的正确认识。人的正确认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理论创新也就具有阶段性和过程性。尽管如此,阶段性的创新也能够用具体的社会实践来证明其正确性,因为作为新的正确认识,创新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带有规律性的内容。任何创新都带有时代气息,都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都不可能离开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从实践上说,创新就是新发现、新创造,就是取得全新的创造性成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家发明与创造的过程、实际工作者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都属于创新。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出于对创新的强烈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有效地运用创造性的方法,通过脚踏实地的辛勤工作,在艰苦的社会实践中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实际上就是创新。
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既包括用新思路、新理论、新方法、新举措、新机制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也包括对已有的创新成果的巩固、提高、扩展、深化和发展。创新既包括质的飞跃,也包括量的递增;既包括整体工作有大的突破,也包括一项工作甚至某个环节有小的改进;既包括内容的更新,也包括形式的改革。创新,要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胆略、创新的举措、创新的业绩。创新,包括观念创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在当前,我们弘扬创新精神,就是要使思想解放、敢干敢变、与时俱进,成为江苏思想文化的显著特征;就是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形成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生动景象。
创优,简单地说,就是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就是工作高标准、业务创一流、单项争第一、全面争先进。创优,就是要求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逢先必争,逢旗必夺。这就要求全省各个岗位、各部门、各基层都必须立足本职,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善于创造各项工作的精品之作。创精品中的“精品”是相对的,突出表现在它的层次性上。即每个人有岗位精品,每个部门有业务精品,各基层有单位精品。“精品”既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水平,又包括工作方法、工作成果,还包括文字材料。我们弘扬创优精神,就是要使争先进位、勇于攀登、争创一流成为江苏思想文化的显著特征,鼓励、引导和支持岗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形成各个劳动者创优争先、各个单位励精图治、各个地区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总之,“创业、创新、创优”是一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孤立的三个方面,更不是三个概念的临时组合。创业是基础,没有创业便无所谓创新、创优;创业是创新、创优的突出成果,是新中之优、优中之优。创新是创业的核心和灵魂,没有这个灵魂,创业就会缺乏动力,创优就会失去方向;创新是手段,只有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积极创新,才能使各项工作充满活力、富于生命力。创优是目标,没有这个目标,创业就会中断,创新就会停滞;创优,进一步提高了创业、创新的标准,是对创业、创新目标和要求的提升。“创业、创新、创优”的本质是人民创造新社会的实践。创业是人民致富的根本,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创优是率先发展的根本。有了创业的基础和创业的目标,就会有创新的冲动;有了创业的基础和创新的冲动,创优就会有更高的目标。有了创新的冲动和创优的更高目标,创业就会有更坚定的信念和坚实的步伐,并且最终能创成大业。树立和弘扬“三创”精神,就是要以创业为基础,创新为动力,创优为目标;就是要使全体江苏人民进一步增添创业的勇气、创新的锐气、创优的志气;就是要把各个社会阶层和全体建设者创造新江苏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一切有利于“两个率先”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广开活力之源。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理论处)
责任编辑:耕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