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
合作、反思、行动、研究
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苏州市信息化教育研究型教师培训班”的学员们是一群学习者、思考者,更是实践者。他们是一滴滴水珠,折射着太阳的光芒;是一颗颗种子,种进了周围教师的心。
思、行、研中的他们有自己的所感、所悟,希望也能带给“局外人”所思、所想。
——本刊特约通讯员 鲍贤清
雨果曾说过:“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而Blogger就是这样一群思想者和劳动者。
2004年我有幸参加了苏州研究型教师培训,这次培训像是在我的心田播下了种子,又像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户,提供了一块耕耘的园地。基于Blog的教师培训平台就是这样一块自留地,使我通过小窗口看到了大世界。
(一)
教师大概是天底下最辛苦的职业之一,每天都是被时间追赶着往前走,不是忙着备课就是忙着改作业,几乎很少有时间向后看一看,想一想。如果问,现在的教师最缺乏的是什么,那么答案应该是反思、改进和有意识的提高。正因为此,每天大多数教师的工作都是处在“忙、盲、茫”的状态。
教师的反思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拥有了Blog以后,我开始注意积累教学过程中的丝毫火花和点滴感受,哪怕有时是没有任何思考,仅仅记录下当时的过程而已。
其实,我们平时不是没有思考,而是没有抓住突然冒出来的问题“穷追不舍”。很多时候我们的思想往往都是灵光一闪,就像一烛微弱的火苗,如果不用双手去呵护,风一吹也就灭掉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抓住这悠忽即逝、来去不定的“灵光一现”呢?
我的做法就是写Blog,这也是在培训班时养成的习惯。以前,我可能要等到某种思想成熟了才会将它落到纸面上,但Blog的简单随意使真实的想法能得到保留:如教学中的导入、板书、提问和讨论等细节。时间久了,我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很多教学的素材,为进一步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二)
当我们有了一点思想火花的时候,最渴望的就是与别人交流、分享。每当我写了一篇Blog时,我都急切地盼望得到他人的回复。回复越多,就说明关注这个主题的人越多,我思考的热情就越高。有时本来只是一个思想的小火花,在众人的不断推动下,经过一步步深入的思考,最终把它变成了一篇大文章。
Blog所提供的交流功能使我自己的自我反思变成了群体反思,用集体的智慧来升华了我个人的智慧,就如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却可以散放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无数倍的热量。
(三)
Blog的兴起无疑为教师反思结果的发表提供了一个快速而广泛的途径。Blog的写作是随意的、自我的,因此也是真实的,它不用去迎合目前潮流所向,随时随地可以发表。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它的读者要比纸质媒体广泛得多,更何况它还能得到读者直接的反馈呢!
但我想说明的是,教学反思和撰写Blog的目的在于教师不断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然后让学生成为最终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