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曼琳 曾业辉
42岁的李书福,是中国目前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一,但他始终保持着穿工作服、在食堂吃饭的习惯。
多年来,这位直率的企业家从造摩托车、造轿车,到办浙江经济管理学院、吉利大学,而这些大事都是当时不允许民营企业干的。因此,他一度以“疯子”著称,特别是当初造3万到5万元家庭型轿车的想法,曾经成为笑谈。然而,他成功了。2004年2月,吉利以终端销量11500辆的成绩,跨入中国主流汽车厂家的行列,在当时月销量能够达到万台的只有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而吉利汽车是其中唯一的民营企业与自主品牌企业。
今年6月21日,吉利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合作在香港开发中级轿车。这是一个月内,李书福第二次签署类似的合作协议。第一次是5月30日吉利与马来西亚IGC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将在马来西亚生产吉利轿车,马来西亚和中国的政要出现在协议签署仪式上。
吉利能取得今天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大胆的决策机制和创新机制。正是由于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和他领导下的一大批中国汽车人,执着于生产经济型轿车的那种蛮劲,才使汽车消费提前十多年进入中国普通家庭。
汽车狂人
20多年时间,李书福干过很多行当。开过照相馆,生产过电冰箱,做过建材,直到造汽车。他每作出一次选择,都遭到过很多人的反对。但他总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最后把事办成了。业内人士这样形容李书福:玩什么,精什么;干什么,专什么。
1994年,李书福提出了他的梦想: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在当时不允许民营企业进入汽车行业的情况下,李书福的想法无异于天方夜谭。
李书福的最大特点是,想常人之不敢想,做常人之不敢做的事。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李书福就从生产摩托车做起,到了1997年,有了摩托车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作为后盾,李书福决定杀入家用轿车领域,当时人们都称他是“汽车疯子”,大家认为“进入这个行业是一个不归路,它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跑”。
没有国家的汽车生产目录,李书福想到了“借腹生子”,1997年,李书福收购了四川德阳一个濒临破产的国有汽车工厂。然后,他又在浙江临海市征地850亩,打着造摩托车的“幌子”,在这片荒滩上筹建吉利汽车工业园区。1998年8月8日,第一辆自主研发的吉利汽车在临海市下线。
汽车生产出来了。1999年和2000年,吉利汽车每年只销售了几千辆,并且4万元的低价也遭到了市场的质疑,企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这是李书福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但倔强的李书福并没有放弃,“我以前也打算过,失败就去种地、养猪、养鱼,我是饿不死的。”在最痛苦的时候,他曾偷偷痛哭来释放自己。
转机出现在2001年,夏利、奥拓汽车的价格暴跌到了与吉利相差不多的时候,消费者的态度出现了转变,吉利车的销售局面开始打开。当年全国就销售了3万辆,实现了盈亏持平。而更让李书福高兴的是,经过几年的奔走,2001年11月,吉利汽车终于获得了轿车的生产资格,吉利成为中国唯一一家生产汽车的民营企业。
创自主品牌
进入了正规军的李书福开始筹划着吉利的未来,自主研发、自主生产成为企业发展的主线。这也是李书福最为自豪的事情,在拥有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后,2003年,吉利又拥有了中国第一辆自主知识产权的跑车。
李书福说:“搞汽车就像种树一样,我们一棵树一棵树地种,然后辛勤耕耘,天天浇水。树苗接受阳光,慢慢地成长,最后成长为一片森林。这样中国汽车工业才能扎根于中国,走向世界。”
2004年1月,吉利集团又通过控股“国润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借壳上市;吉利汽车的销售业绩也不断提高,总产量超过26万辆,并出口到了埃及、苏丹等26个国家。面对今天的成绩,李书福想走得更远,让吉利走向全世界,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格局。但是有些人告诫他:“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已经形成了,你们就别去搀和了”。李书福却说:“既然汽车工业格局已经形成了,那么它就成为历史;既然它是一种历史,就有可能得到改变,如果说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改变这个格局,改变这个历史,那我们不是为人类汽车工业做出巨大贡献了吗!”
“抠门”富豪
李书福身上透着商人的精明,也保留着农民的质朴。
据说,有一次,李书福来到位于北京的一个下属企业视察,在公司大厦的门前被保安拦住了,因为这座大厦“谢绝民工进出”。这是由于李书福穿了一件平时常穿的黄不拉叽的夹克衫。
作为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陪董事长出门已不是美差,相反成了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有一次,李书福带着一位助理去北京办事,跑了一大圈,走了很多地方,到晌午时,大家都饥肠辘辘。按照李书福的惯例,挑了一家小面馆,一人要了一碗面条,风卷残云之后一结帐,两碗面条30元!李书福很不满地说:“一碗面也就值3块钱,你们卖15元,简直是暴利!”
吉利内部管理也秉承李书福的作风,他要求吉利人员出差定机票,如果同一时段有打折的机票,坚决不允许定全价票。李书福经常告诫员工: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我们的原始资本积累都来源于血汗劳动,勤俭节约本是应该的。不能好了伤疤就忘了疼,有了点钱就忘了本。
对于自己的节俭,李书福解释道,中国有句老话叫“上行下效”,如果老总一顿饭可以吃个几千元,作为中层干部,一顿饭吃个几百元应该不是问题,依此下去,吉利集团不就成了滋生腐败的摇篮?吉利一直倡导造“老百姓买得起的汽车”,反对汽车暴利,那么,在生活方面节约点,这些费用没有转移到汽车成本上,汽车价格不就下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