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洲
记得《人民教育》2003年第1期,在“名师人生”栏目开篇中,刊登了清华附小窦桂梅老师的《激情与思想:我一生的追求》一文后,我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来信和电话。当读到河北省赵县教育局将这篇文章复印并转发给全县教师时,作为本栏策划、编辑的我,内心充满无限的激动和喜悦。
同时,也让我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名师人生”能得到广大教师的如此关注和喜爱?匆匆两年过去,当我再一次翻开本栏刊登过的30篇文章———《我,长大的儿童》、《路,是这样走出来的》……一位位名师“熟悉”的身影,仿佛微笑着向我走来。
透过这些名师成长的足迹,我深深地感悟到“名师人生”四个大字的背后,所凝集的是一代代教师用爱与智慧塑造民族未来的教育理想。
爱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但是,如何把爱化为教育者的教育行为,让爱走进校园、充盈课堂、触摸到一个个灵动的生命,让爱产生智慧,让爱在孩子心中留下岁月抹不去的美好回忆,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感受到教育的幸福……这需要一个教师把自己内心自然形态的爱赋予真诚与智慧,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反思、积累、陶冶。
爱,因走进学生的心灵而美丽
李吉林老师在《我,长大的儿童》中说:“在儿童的世界中,我在爱孩子中,渐渐长大了。我把这种爱升华成自己的理念,又把它细化成自己的行为。”作为一名教师,当你像李老师这样,用学生的眼睛、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理,构筑自己的内心世界时,你才能真正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认识学生,你才能走进学生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捕捉到藏在学生心底,影响其整个人生的梦想与追求。这是一个学生成长的动力,是师爱的根。
爱,是一份尊重
“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学生是活泼泼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首先要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于漪:《思念》)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尊重学生已成为一种时代的要求。然而,提到尊重,作为一个教师是否反思自己沾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问题———中国基础教育的痼疾”,隔着“师道尊严”樊篱的爱,很难谈尊重;如果一个教师整堂课都灿烂地微笑着,但上的课却如同一杯白开水,毫无滋味,这也谈不上对学生的尊重。
尊重学生,教师必须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架子。不仅要“蹲下来”和孩子寻求平等的对话,“一位真正的优秀教师,必须留一份纯真,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问题提出后,要给予孩子思维的空间”。上海的潘小明老师在《我的课堂人生》中说:“在课堂中尊重孩子,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潜能,尊重他们的差异,尊重他们出错的权利。”尊重,是民主教育的核心,是爱的胸怀。只有建立在尊重前提下的爱,才会变得宽容,才能自然地流淌进学生的心田。有了尊重,才有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才有沟通、才有合作的过程;有了尊重,教师才可能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了尊重,才可能有学生主体意识和健全人格的生成。
尊重学生,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承载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教师从“教书”到“教人”的角色转换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优秀教师不仅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还应是一个“教学的专家”。一个优秀教师的微笑,总是浸润在他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中。缺乏尊重和智慧的爱是苍白的,学生的心中有一杆秤,称得出师爱的分量。
爱,是一种艺术
爱,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因走进学生的心灵而美丽爱,是一份尊重毋庸置辩,爱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是,教育的全部过程都充盈着爱。“名师人生”的足迹印证了一个事实,伟大的师爱确有神奇的魅力,但是,爱并不神秘,爱,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点点滴滴的教学生活中。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无限关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短短的评语……这寄寓着教师用心传递的关爱,常常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师爱无言。正如薛法根老师所说:“我深信爱的教育力量,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常常走神的同学,我总是边讲课边走到他们身边,用手轻轻地抚摸一下他们的头,抑或轻轻地拍拍他们的肩背,孩子们总能领会我的意思,专心地听讲起来。这就是教育艺术的艺术,蕴含着教育深爱的艺术,足以让所有的学生感受教师那无言的关爱,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师爱无价。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生最美好的“金色学生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和老师一起度过的。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梦想与追求,都离不开教师的关爱。
教师的爱绝不是姑息、迁就、溺爱。
“老师的关爱,并不都是三月的春风和旭日,有时也如秋风和冷剑,除去你心头的杂草,那是严格的爱!”(薛法根:《教育的幸福》)人们常说:母亲的爱,如秋天的明月宁静、长久。那么,教师的爱,不仅有父母之爱的慈祥、宁静、长久……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蕴含或体现出的爱,应扬弃父母之爱中的非理性因素,是一种从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高度出发的讲方法、有分寸、讲教育艺术的理性之爱。
爱,是一份责任
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教学的内涵与目标的日趋丰富,教学活动的视野已拓展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方方面面。
责任心,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则显得越来越重要。责任心,是爱的动力。人的一生,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责任。当一个教师把这份责任镌刻在自己的人生词典中,他才能产生动力和激情,用心去呵护每一个灵动的生命。作为21世纪的“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多一份责任,要从孩子生命成长的高度去思考教学,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用精心设计的教学,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潘小明:《我的课堂人生》)从而使受教育者,从小懂得爱自己,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懂得给他人帶来快乐,懂得用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别人,关爱世界。
责任心,是爱的生命。“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爱,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事业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吴辰:《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因此,王运遂老师大声疾呼“把真诚与智慧奉献给学生”,因为“教育是人学,它的本质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他们的第一要素是生命。这些学生将是我们炎黄子孙真正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希望。”当一个教师触摸着自己的责任心,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爱才有价值、有生命力。
爱,是无私的奉献
如果说走进学生的心灵是师爱的根,尊重是师爱的胸怀,责任是师爱的生命,那么,奉献则让爱有了丰富的内涵和灵魂。奉献,是一种美德,是教师的天职。奉献使无形的爱变得有血有肉。程翔老师说:“奉献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人生态度,并非高不可攀。有的教师面对亲人生病住院,陪床侍候,端屎端尿,却不耽误学生一节课,这是不是奉献?有的教师为了高考的学生,即便是爱人去世也没有请一天假,这是不是奉献?很多教师教了别人的孩子耽误了自己的孩子,这是不是奉献?回答是肯定的。于漪老师说过:‘奉献是教师的天职。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教师的奉献精神不能丢。”(《人到中年的思考》)程翔老师所举的例子是千千万万教师无私奉献的缩影,程翔老师所说的,“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教师的奉献精神不能丢”,道出了广大教师的心声。
奉献,是一种境界,是爱的升华。
由于教师总是和劳累、清苦长相守,于是,人们便用“春蚕”和“红烛”来赞美教师的奉献精神。然而,即使教师做一支两头点燃的红烛,把自己生命的光和热,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但总不免让人感到伤感。
而李吉林老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感悟到:“深感当教师比蜡烛永恒,照亮了别人,升華了自己;即便是比作‘春蚕,也绝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而是丝虽尽,却身不死。蚕化作蛹,蛹变成蛾,蛾又孕育、孵化出蚕宝宝,无穷无尽……那真是如诗如画!”这便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来源于哪里?我想正如唐江澎老师所说:“当我以对人生价值、生存方式的剀切体验来诠释教师职业的意义时,我获得了从事这种职业所需要的刻骨铭心的挚爱。”(《学习,生命存在的方式》)当一个教师有了这种职业感受,他才能体味到奉献的精神旨趣。如果说师德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核心,那么,爱则是师德之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透过“名师人生”的足迹,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能读懂“爱会产生智慧,爱与智慧改变人生”这饱含哲理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