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常家园

2004-12-17 09:55
东西南北 2004年11期
关键词:砖雕方正祠堂

南 林

“乔家一个院,常家两条街”曾是晋商文化的缩影。常家大院最大的特点不在其大,而在于高雅的文化品位、凝重的历史底蕴以及集南北风格之大成、融院落园林于一体的特色。无论规模,还是建筑艺术,常家大院堪称中华民居之典范。

常家园位于山西省榆次西南东阳镇车辋村,距榆次17.5公里。车辋村由4个小自然村组成,四寨中心建一大寺,形成一个车辐状,故名“车辋”。车辋常氏始祖常仲林于明代弘治初年,由太谷惠安迁此为人牧羊,到清康熙、乾隆年间,七世祖常进全开始经商,八世祖常威,率九世常万已、常万达从事商业活动赢利颇丰,逐渐使常氏成为晋中望族。这支晋商中的劲旅,开始大规模地营造住宅大院。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二百余年的修筑,常氏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辉,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共占地约7公顷,楼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间,使原先4个自然村连成一片。常氏宅院的建设规模当时称为三晋民居建筑之首。

穿过常家大院的护城河拱桥,走进城门,是一条六百多米长的大街,把常家大院分成了南北两部分,现在只开发出了北半部分,南半部分因历经多次损毁,原建筑基本拆除殆尽,难以复原重建了。

北半部由东向西一排十多个院子,坐北朝南院院相连。第一个院子是常家的祠堂,祠堂门两旁耸立着显示常家文武官阶的两根旗杆,是家庭荣耀的象征。常家文有进士,武有诰赠,有官位的达几十人,相当于现在省地级的就有十多位,门庭显赫。祠堂三门四院,栋栋建筑雕梁画栋,精美绝伦,雄浑壮观,足见常家厚重的历史和往昔的繁荣。

祠堂后是花园,面积很大,小桥流水、假山亭榭、湖光树影、曲径轩廊应有尽有。许多精美的砖雕,精细如绣,栩栩如生,寓意深广,是常家大院的主要看点之一。整个常家大院的最高建筑就是花园中的观稼阁,高有五层,可以登顶极目四野,顾名思义是用来观看庄稼的。

常氏以儒商文化独树一帜,既有进土、举人、秀才,又不乏书画名家,所以在宅第建筑上有自己非凡的独创之处。

从布局上看,主体建筑以雄浑方正的北式庭院为主体,每个正院均分内外两进,外院南房倒座一律临街,东侧辟各式门楼。前院有东西厢房各五间,正北则又是一处倒座南房,正中设垂花门。里院呈长方形,庭院宽敞,约为外院的一倍,上房与南房相对称。上房、南房各达八间时,便按正五偏三的模式,隔出偏院,从不越“方正”之规、“等级”之矩,充分显示了名门望族的气势。但其附属建筑却又充分显示了南国园林建筑的“灵秀”,使“方正”中浸透了“绮丽”。

牌楼两侧各有砖雕花墙,宛如镶嵌宝石的丝带,使方正雄浑的北方庭院增添了画龙点睛般的南国园林秀色。进园之后,有甬道贯通,曲折迂回其间点缀回廊、亭榭、小桥流水,或草石农舍,或奇花异葩,匠心独具,犹似南方园林。

在每个院落中触目可见的砖雕、木雕、石雕和木构件上的彩绘艺术,别具风采。砖雕造形优美,线条娴熟,刀法细腻,均为清代砖雕精晶;石雕艺术有护栏、门兽、护墙等,大多用细砂石雕成,刻有各种图案,砂石的粗犷,雕工的细腻,相映成趣。常家大院的木雕,主要是宅第中的窗户木雕、门框、屏风、家具和隔扇木雕等,图案千变万化,造型手法各异,木质多种多样,恰似木雕展览,使游人眼花缭乱。

常家大院是儒商建筑的代表,室内布置十分讲究,处处反映出书香门第的稳重古朴、匀称适宜。室内的琴棋书画、文房四宝、奇花异卉、山水盆景,有别于其他晋商宅院,有其独到之处。

猜你喜欢
砖雕方正祠堂
流落民间皇家匠户砖雕情缘
『祠堂』为何现今南多北少
山西古代建筑的砖雕艺术
“祠堂”为何现今南多北少
拆迁
本季推荐四方
浅析射阳大米的由来
关于钢铁厂车间动力自动化设备管理应统筹管理的思考
流落民间的皇家砖雕匠户
我们的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