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 堆
西藏地广人稀,农牧区信息闭塞,日益富裕起来的农牧民群众迫切期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和享受现代精神文化生活。为了满足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需求,近年来,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投巨资加大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如今,广播电视已成为雪域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良师益友,是他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食粮。
西藏自治区广电局副局长才旺先生是一位老广播工作者,他对记者说:“为了满足广大农牧区群众的文化生活,近年来在西藏,尤其是农牧区加大了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政府的方针政策、增加信息量、丰富广大农牧区藏族群众文化生活为目的的广播影视覆盖率三大工程,即1999年实施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2000年启动的电影‘2131工程、2000年10月开始实施的‘西新工程,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投资近两亿多元,截止到2003年,西藏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3.05%和84.44%。地(市)、县、乡(镇)所在地和人口较集中的村可以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收看到中央电视台、西藏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各级广播电视基础条件有了很大的发展。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是国家广电总局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为农牧民办的12件实事之一,从2002年到2003年投资1亿元,在农牧区行政村建设了4000座村级广播电视收转站、单收站和小型有线广播站。截止到目前,西藏已经有42个县的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
电影“2131工程”实施已经3年,期间,国家广电总局解决了47套16毫米电影放映设备,35辆流动电影放映车和848个电影拷贝,组建了478个农牧区放映队,分布于西藏的7697个放映点,年放映量达12.382万场次,使90%以上的农牧民群众每月基本可以看上一场电影。目前有40个县实现了农牧区送电影下乡的“2131工程”目标,在西部12省区中走在了前列。如今,藏语电影译制量达到每年30部,为农牧民送去了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食粮。日喀则、拉萨地区的电影工作者在基本实现“2131工程”后,又把电影送进寺庙、社区,受到了广大藏族群众的欢迎。
西藏“西新工程”事实上已经涵盖了“村村通”,但它是针对西部地区的,而且更完善、更深入、更扎实。
2001年主要完成了中波台和调频台的更新改造。随后,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康巴语节目于2001年10月1日正式开播,同年12月1日昌都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并且开办了以康巴语为主的藏语广播节目。到目前为止,西藏县级以上调频广播、转播台和中波转播在西藏广播覆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藏电视台的藏汉语节目通过卫星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地方落地,藏汉语电视节目收看效果明显好转。西藏地区广大听众能够收听到信号清晰的广播。
西藏农牧民群众对广播电视的迫切需求与广播电视中日益丰富的信息、精彩的节目,是西藏广电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的基础。广播电视作为人民政府的喉舌和重要的传媒、文化阵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西藏电视台从成立之日起,就确定了藏语节目为主的方针,努力加大藏语节目信息量,不断充实节目内容,采用易为群众接受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的质量。
我们采访了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负责人贡桑德吉女士,她说:“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有4套节目,每天播音时间78小时35分钟,我们本着让农牧民和城镇居民等各阶层听众听好听懂广播的宗旨,坚持‘藏语节目为主、精办汉语的方针,介绍中央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介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各种信息,让老百姓了解内地,了解世界。多年来,无论是从节目设置、播出时间上,还是从发射功率上,都体现以藏语为主的特色,我们的最好频率和最大功率都用在藏语节目上,其广播频率和发射功率占西藏台的80%。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在国内外拥有广泛的藏、英、汉语听众群,2004年1月1日对外节目《中国西藏之声》正式转播康巴方言《说唱格萨尔》节目,特别是2002年5月1日,对外节目全面改版,并开播了《圣地西藏》英语栏目,之后不久就收到瑞典、意大利、尼泊尔、乌拉圭、西班牙、卢森堡、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锡金、希腊和芬兰等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藏、英语听众来信,欢迎来自世界屋脊的声音。德国听众埃克哈德·罗斯彻于2002年10月12日来信说:“经短波用英语介绍西藏的风土人情,这是很好的传媒方式,我想了解更多的西藏民俗文化,也喜欢听你们优美的音乐。”
记者在藏北安多县牧民家采访时,他们正听着藏语广播节目。老阿爸多吉说:“如今我们不用出帐篷就知道天下大事,广播里我们了解到国际国内的形势、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如何预防疾病的知识,使我们的视野宽广了,学到的东西又多又好,广播的效果比原来也更好了。”
日益发展的西藏广播电视事业,拉近了雪域人与世界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