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大省,境内有55种少数民族成份,有3个民族自治州(凉山、甘孜、阿坝)和4个民族自治县(木里、马边、峨边、北川),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是四川省基础教育的难点和重点。到上世纪末,全省尚有12个县未普及小学教育,45个县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7个县未扫除青壮年文盲;7个县小学入学率不到70%(最低的仅为41.7%);个别县的初中入学率还不到10%,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依然很低,与全国、全省的差距越拉越大。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问题成了省委、省政府和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
2000年,新世纪伊始,四川省委、省政府从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落实科教兴川战略的高度,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出发,启动实施了《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决定10年内投入30个亿,帮助民族地区在2010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面貌。
《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如及时春雨,润泽了川西南大小凉山和川西北高原,托起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子女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希望,极大地鼓舞了民族地区各级领导和干部发展教育的决心和信心,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重教、兴教、支教的局面全面形成。《行动计划》如强心剂,激起了民族地区的教育热情,各级党政和广大农牧民群众认识明显提高,关心、支持教育的主动性、自觉性明显增强,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热潮。
民族教育事业呈现勃勃生机。三年来(2004年尚未统计,以下同。),民族地区先后有8个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9个县普及小学教育,11个县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使民族地区整县“普初”和“普九”地区人口占民族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分别提高到了97.7%和33.5%,7~12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3.1%,新增中小学在校生9.4万人。到2003年,阿坝和凉山两州已顺利完成了普及小学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甘孜州到2005也将完成普及小学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到2007年,全省民族地区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两基”攻坚进程明显加快,完成目标时间比原计划均提前了5—10年。
投入明显增加。2001年以来,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9亿元资金用于《行动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民族地区“校舍建设、寄宿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远程教育、学校装备”等项工作的快速发展。这三年的投入,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总投入,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01年以来,共投入63041万元资金新建或改扩建了830 所学校,总建筑面积达90万平方米。与实施前的建设速度比,基础设施建设至少跨越20年,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用房及配套设施,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寄宿制教育迅速发展。2001年—2003年,共安排17158万元资金为17.7万名寄宿制学生发放了生活补助,安排905万元为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改扩建寄宿制生活用房40万平方米,使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寄宿制学校和寄宿学生在2000年的基础上分别增加到1424所和19.59万人。寄宿制学校的内部管理和生活补助的发放得到明显加强和规范,涌现了一批管理规范的寄宿制学校。绝大部分寄宿制学校有了小农场和牧场,部分学校还建起了鱼塘、养猪场等种养殖基地,增强了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学生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2001年以来,《行动计划》共免费为民族地区脱产培训在职教师686人,培训教师、骨干教师、校长和管理人员万余人次,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广泛开展。内地与民族地区之间普遍建立了市对州、县(市、区)对县、校对校的结对帮扶关系,已有成都、绵阳、德阳等10个市中条件较好的63个县(市、区)、1568所中小学校、33所高校与民族地区的49个县、1512所中小学、33所大中专学校和重点中学结为长期的援助对子,民族地区乡中心校以上的学校都有内地学校结对帮扶。在此基础上,各支教单位以“智力支教”为重点,广泛开展了各种送教活动,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三年间,内地各市累计为民族地区派去3300余名支教教师,送去了价值4800万元的资金和物资。
现代远程教育初步建立。自《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共投入1410万元资金为19所学校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设施,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中小学校装备得到普遍更新。三年间,共投入3000万元资金,为民族地区中小学购置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学校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奇缺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行动计划》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四川省民族教育发展的进程,得到了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被人们誉为四川省民族教育发展的第二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