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多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从雅隆迁都到今天的拉萨。为了巩固新兴的吐蕃政权和加速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全新的思想文化,藏王松赞干布从尼婆罗迎请了赤尊公主,从中原大唐迎请了文成公主。两位公主进藏时各自带进了两尊珍贵无比的释迦牟尼佛象,松赞干布为供奉两尊佛象修建了两座寺庙,这两座寺庙是佛教在西藏最早的寺庙,也是藏族信徒向往朝拜的圣地,它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昭寺和小昭寺。当时拉萨河以北的广阔地区是荆棘丛生、河流纵横、野兽出没的荒滩。在这块荒地上,吐蕃及周围各族的能工巧匠们用智慧和勤劳修建了两座寺庙,两座寺庙的落成拉开了拉萨城市建设的序幕。
拉萨城市名称也因这两尊佛象而得名。“拉”指的是至尊至圣的释迦牟尼佛象,“萨”指的是佛所在的地方。从那以后,虔诚的佛教信徒从家乡出发,或徒步、或骑马、或磕着等身长头朝着圣地拉萨走来。他们围绕大昭寺、小昭寺转经祈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周而复始,最终转出了一条街,一条物质与精神融为一体的街,它就是八廓街;转出了一座城,一座古老与现代并存的城,它就是高原圣城拉萨。古老的拉萨城已经走过了1300多年漫长的日子,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岁月的坎坷。
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农奴制度,把佛教视为至高无上,政府把大量财力投入到宗教事业的发展上,却从来没有把心思放在发展社会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大业上。于是一座座金光闪闪、富丽堂皇的寺庙建筑拔地而起,高高在上。一排排低矮狭小、阴暗潮湿的民居建筑匍伏在地,不堪入目。拉萨老城就是这样迈着疲惫的双腿,走过了千余年。到了20世纪中叶,古城显得越发苍老。
历史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随着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西藏自治区政府和拉萨市政府把城市建设工作视为重要工作,尤其是对拉萨老城区危旧房屋的修缮改造工作非常重视,把它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拉萨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文物,而拉萨老城区危房修缮改造工作,需要在重要文物和民族传统建筑密集区内进行,工作要求高,难度大,牵涉面广。为了使这项工作顺利进行,于1997年9月30日成立了拉萨市老城区保护管理领导小组,由拉萨市市长亲自担任组长,有关方面的9名领导担任组内各项职务,全面负责拉萨老城区危房修缮改造工作。两级政府为了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开展,经过严格认真深入的调查研究,先后制定了具有法规性质的各项条例,以使这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自1992年以来,先后制定了《拉萨市八廓街详细规划》、《拉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拉萨市文物保护规划》。1995年又制定了《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这两项规划是1995年至2015年20年拉萨城市发展规划。于1999年7月30日得到国务院批准,成为拉萨城市发展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拉萨城市发展进入科学的、规范化的轨道。在这两项规划中明确规定了占地130公顷的“八廓街历史文化保护区”。公布了《拉萨市老城区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制定了《拉萨市城市规划条例》,这项条例于2001年10月25日在拉萨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上获得通过,2002年11月20日西藏自治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批准并予以公布。这项具有法律权威的条例的颁布从法律意义上确保了拉萨城市建设的地位,对未来拉萨城市发展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拉萨老城区大规模修缮改造工作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迄今走过了20多年。在这段时间里,老城区修缮改造工作从未间断过,从投资规模、完成建筑面积、建筑施工质量、保持民族建筑风格等方面看,危旧房屋的修缮改造大体上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开始到1992年,在14年的时间里,完成建筑面积达 23.9万平方米,投资全部由国家承担,这是头一次对老城区危旧住房进行大规模改造。虽然从建筑外观上保持了民族建筑特色,但是当时的建筑材料决定了民居建筑仍然是土木结构,室内还不能摆脱木质柱子、大梁、椽子木,室内使用空间小、采光采暖差,住房功能不齐全,尤其是包括卫生间在内的环境卫生条件差的局面没能得到根本解决。尽管如此,这段时间危旧房屋修缮改造工作,在改变长期居住在危旧房屋中的居民的住房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阶段是1993年到2000年,在这短短的8年时间里,老城区危旧房屋改造建筑面积达22.2万平方米,仅国家一方投资2.6亿元。这段时间投资渠道扩大了,既有国家一方,也有地方政府一方,另外还有一部分自筹资金,比第一阶段投资力度加大了,建筑材料有了明显改进,从土木结构转向石头水泥混合结构,室内使用空间明显加大,采光采暖条件更好,建筑设计更趋合理,外观上保持了浓郁的藏族建筑特色。建筑使用功能更加齐全,卫生条件彻底改观。建筑层高、街道院落布局、建筑外观色彩、甚至外墙石头砌筑都要求按着有关规定进行,不得随意建造。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监督力度加大,一切按有关规定在严格的审批制度下进行,杜绝了任何形式的随意性。由于指导思想明确,采取措施得力,监督机制健全,第二阶段的老城区危房改造工作有了明显成果。一间间宽敞明亮、功能齐全、卫生条件良好、适宜于藏族居民居住习惯的崭新民居出现在老城区内。它们既与八廓街古老的三级文物保护建筑风格协调,又大大改善了拉萨老城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广大城市居民从低矮、阴暗、潮湿、危险的住房搬进了宽敞、明亮、卫生、舒适的新居,老城区改造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公元2000年12月,大昭寺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列,从此这项工作步入了新的层面。拉萨市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于2002年3月11日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进行认真研究,成立了拉萨老城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城关区委书记热丹担任组长,与改造工作有关的14名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2002年4月17日正式启动新一轮老城区改造工作,这是拉萨老城区改造工作第三阶段,对这次老城区危房修缮改造工作,市政府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危房改造与拉萨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与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周边环境相结合;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地位和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相一致;设计风格与传统建筑文化相协调,充分体现出民族文化特色和传统建筑特色。拉萨市老城区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在具体实施市政府这些要求时坚持了“两个必须和两个不能变”的工作原则,即老城区基础设施必须改造,老城区传统建筑内部设施必须改造,以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的需要;老城区整体街巷布局不能变,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的外观风貌不能变。工作原则确定之后对老城区建筑进行深入细致调查,邀请各方的专家进行认真论证,正式提出对老城区内9处具有较高价值的传统建筑和47处带有险情的居民住房进行维修改造,投资7000万元,分两年时间完成。这次维修改造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均在老城区保护范围内,占老城区总面积的5.4%。其中需要严格按照“修旧如旧、保持风貌”原则进行修缮改造的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占此次修缮改造建筑总面积的40%。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艰苦努力,这项计划初见成效。
进入第三阶段老城区危房改造工程中的邦达仓、帕拉、归桑孜、朗嘎努四座大院是拉萨市人民政府列入拉萨市第一批93处挂牌保护宅院名单中的重要建筑。拉萨市老城区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对这四座大院的修缮工作特别重视,在多次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2年5月28日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决定将这四座建筑修缮任务按照招标的有关规定进行分配。结果邦达仓大院修缮工程由城关区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承担,其余三座由城关区古艺建筑公司承担。拉萨市老城区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对于承担这四座大院的施工单位提出明确要求,要求他们严格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开展修缮工作。位于八廓街周边的这四座建筑,从施工角度上看,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两个施工单位组织精兵强将,严把各个环节的技术关,顺利完成了任务。如今这些古老的建筑焕发了青春,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八廓街区,为八廓街增添了不少色彩。一批长期住房条件十分恶劣的居民在这些院落中得到安排,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谢政府的关怀。
邦达仓大院位于八廓街东南端,它是旧西藏远近闻名的富商邦达仓的私人宅院,具有50年以上的建筑历史,从建筑风格上看是典型的贵族宅院式建筑,三层楼高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采光采暖的优势使它沐浴在阳光之中,二层楼高的凹字形大院围住主体建筑,烘托出主体建筑高大庄严的气派,同时保持了私人住宅浓郁的人情味。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又浑然一体,经过建筑工人精心维修后,邦达仓大院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恢宏气派体现得更加完美,成为八廓街区传统民族建筑的一个亮点。居民们住上这样的房屋十分满意,居住在城关区绕赛居委会社区邦达仓大院内的居民洛亚今年70岁,她出生在昌都地区八宿县,退休之前在那曲地区班戈县加油站工作,1980年退休后到拉萨,城关区把她安排在绕赛居委会社区,邦达仓大院维修以后老人一家住进这个大院内。洛亚老人如今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但她为居民群众服务的热情旺盛不衰。她身兼居民小组组长,整天为居委会内干不完的那些琐碎事儿忙碌。她说:“我觉得自己有了一个落脚处,心里很踏实。现在为居民做点事儿是应该的。今天我住的这个房子是大贵族家的房子,要是在旧社会连梦里也是不敢想的,今天却变成了现实。”
在老城区130公顷面积内,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7处,拉萨市政府公布的挂牌民族传统建筑保护院有93处。在如此密集的文物保护建筑群中开展危旧房屋修缮改造工作,这不仅是政府规划设计部门一项艰巨任务,同时对于政府文物管理部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拉萨市文物管理局在这样的形势面前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应该从过去单一的保护三级文物的工作模式中走出来,着眼未来,积极投入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中去。他们对拉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是这样理解的,首先是要保护文物古迹和传统古建院落;其次要保护古城的格局和风貌特色(包括街巷布局、桥梁水系以及历史上的寺庙区、商业区、居住区和风景区);再次是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如乡风民俗、传统工艺特产、地方风味和诗书、戏剧、音乐、绘画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遗存),在这样一种具有前瞻性工作思路的指导下,拉萨市文物管理局在拉萨老城区危旧房屋修缮改造工作中,积极配合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
2000年大昭寺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派的专家德·席尔瓦先生对紧靠大昭寺建筑的阿康大院因存在火险等安全隐患提出了采取措施的要求。阿康大院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进行过一次拆建,现存阿康大院仅有20多年的历史,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不是很高,鉴于上述原因,此次危房改造工作中,决定对其进行改建。将紧靠大昭寺南墙的阿康大院向南移动,与大昭寺墙体彻底分离,二者之间留出一条通道,便于消防车辆通行。对消除大昭寺火灾隐患、保护大昭寺安全起到了良好作用。改建的阿康大院外观设计保持藏式建筑风格,层高保持原有高度,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从空间布局、使用功能、内部装饰、卫生条件均与现代城市生活要求相接轨,在与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改善居住群众住房条件。
藏式建筑在材料运用上,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办法,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到了公元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随着商道的进一步开通,现代建筑材料水泥、钢筋、玻璃、钢架等慢慢进入藏式建材领域之中,从此藏族传统建筑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至新旧世纪交替时期的藏式建筑中木质材料已经大量隐退,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的大梁和楼板,从而屋内使用空间大大拓宽,采光采暖及密封程度大为改善,居住条件更加良好,受到广大藏族居民的喜爱。从建筑外观和屋内布局安排上来看,仍然保持了传统的民族特色,这样既符合藏民族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又提高了居住生活质量,同时保留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品质。通过实践摸索出来的这种做法,在拉萨老城区危房修缮改造工作中广泛采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专家的好评。2002年我国著名的建筑专家吴良庸先生和周干崎先生进藏视察八廊街的时候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20多年来的拉萨市老城区修缮改造工作中,有关部门一方面积极探索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的最佳途径,实行街区整体保护与历史价值较高的单体建筑保护相结合,在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时,不新建交通干道,大幅度削减老城区开发建设强度;另一方面,为了缓解老城区交通、居住、污染等压力,促使城市功能向外疏散,在老城区130公顷保护区以外,开辟新的居民住宅区,解决城市居民住房困难问题。这些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在老城区改造工作中采取的这些措施是正确的,是符合国家公布的各项政策、法规规定的,也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
我与居住在拉让宁巴大院中的居民洛桑老人的交谈中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他说,拉萨老城区的改造,是为拉萨居民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修缮以后的拉让宁巴大院成为八廓南街区民族特色很浓的古建筑,在保护大昭寺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风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达尔玛·热塔纳先生是一位在八廓街居住了63年的尼泊尔商人。1942年12岁的达尔玛·热塔纳跟随尼泊尔商队骑马翻越喜马拉雅山脉来到拉萨,开始了他的人生旅途。他在八廓街上租了一间房子,开商店作生意。在他的店铺中毛料、手表、自行车还有小五金等现代工业产品深受人们青睐,他从西藏购买羊毛组织驮运到尼泊尔销售,和其他许多尼泊尔商人一样,在八廓街上生意做得很顺手,与藏族、汉族、回族商人相处和睦。如今他是75岁高龄的老人了,他还住在八廊街上,只是从原来的那间阴暗、低矮,潮湿的老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由于身体原因,这位外国老人冬天不得不飞回加德满都,可是一到夏天,他就要飞回拉萨,在八廓街上住一段时间。他对拉萨城市的变化,尤其是近20多年城市交通、通讯、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感到十分惊喜,觉得非常了不起。他亲眼目睹了以八廓街为中心的拉萨老城区60多年的变化,认为现在是最好的。
目前,拉萨老城区危房改造工作已基本结束。西藏自治区政府和拉萨市政府2003年拨出1.6亿元人民币,组织强大的施工技术队伍,对老城区上、下给排水、供电、通讯线路等管网进行了全面改造,这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在2004年彻底完成,大大地改善了老城区城市环境和居民居住生活条件。八廊街管网改造工程的完成,标志着这条古老的街区彻底与脏乱差告别,步入了古朴洁净而又充满生气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