彳 亍
《文化苦旅》的出版成为中国9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一直有种声音,抱怨中国当代没有好的作品,没有杰出的作家,此时忽然沉寂下来,取而代之的是翻动的书页声,人们兴味盎然地阅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并把这份欣喜告诉别人。到了1995年,当《文化苦旅》第七次印刷时,它的销量已达到了21万册。一本散发着浓郁文化气息的散文集的畅销,直到今天也是未解之谜。在知识界,《文化苦旅》也赢得了热烈的赞扬。人们称它为大散文。“大”是中國批评家绝不轻易使用的美誉。谁得到它,谁就将意味着功成名就。大的格局、大的气度、大的视野是《文化苦旅》的基本特色,它关心的是历史、文明等宏大的主题,远远地和写个人的喜怒哀乐的“小”散文拉开了距离。
作者余秋雨(1946~)在80年代就已经是一个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家了,他和其他的学者一样,不得不忍受职业病的困扰;自己的生命冲动被日渐繁复的学术生活所掩埋,越来越窒息,以至于失去了生命的弹性。于是,他选择了逃亡的生活:借助讲学的机会,逃离书斋,走到中国的山水和人文景观中去。中国大半个山水被他游遍了,他倦倦地躺在嫩草初生的旷野,习习的春风唤醒他的麻木。他产生了极强的写作冲动,立了一个誓言,让山水文化立在他的文字中,而让自己全身心地扑向它们。
他的所有作品都体现了这种风格:在中国灿烂的山水文化之中,作者也变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文化苦旅》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愚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为它们呼喊几声。《道士塔》、《风雨天一阁》等名篇都隐藏文明遇到愚昧洗劫后的悲凉。《文化苦旅》的成书过程似乎也是它的主题的注脚。它的手稿先是被某出版社修改得面目全非,接着,当作者企图要回自己的手稿时,发现它们已经被出版社丢失了大半。
《文化苦旅》文字优美,意境超远,以小说的笔法讲述了一个个古代文化方面的故事,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文学界认为,余秋雨是继周作人、梁实秋之后,又一位散文大家。由于本书的知识含量特别高,所以,瑕疵难以避免,但毕竟瑕不掩瑜。
附:《道士塔》内容梗概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其中一座的主人竞是王圆。他是那个时代到处可见的一个中国平民,却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的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们中有人向东方艺术投来钦羡的目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中。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农夫,看看他的宅院。他把几个洞窟的壁画用石灰刷白。又打碎了几座雕塑,在上面塑造了他的天师和灵宫。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在无意中打开了一个洞穴的门,他完全不能明白。从此,敦煌的艺术宝库将向世界敞开。
中国的官员们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企图运到省城保存,但是,看到这些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就犹豫了。只有王道士一次次随手取一点出来,在官场上送来送去。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令他们吃惊的是,没有遇到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便直接走到了洞窟跟前。略略交谈了几句,就知道了王道士的品位。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就换回24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
王道士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他的口袋里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银元,这是平常化缘时很难得到的。我一直在想,如果运敦煌宝物的车队被拦下来,又将怎样?当时确有一批敦煌文献运京,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有时我真想狠心说一句:宁肯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样说毕竟不舒心。我只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