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责任和从业者的道德

2004-06-28 19:38
对外传播 2004年8期
关键词:人民网公信力网络媒体

编者按:前不久,人民网总裁何加正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与众多网友就媒体的责任和从业者的道德等问题,进行了一次坦诚的交流。何加正回答了网友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其中不乏敏感话题。问者,话锋敏锐;答者,感悟良多。在此基础上,本刊记者对何加正就“人民网的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如何组织叫得响的栏目”及“作为领军人物如何适应新时代”和“在内部实施改革”等一些新话题进行了追访。编者认为是一篇访谈出来的、充满了细节的“总编手记”。现摘其要,刊登于此,以飨读者。

问:您是一位资深记者,曾获得过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最高成就奖‘范长江新闻奖,能否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新闻从业经历。

答:我在人民日报工作30年,一直从事经济报道,当过经济部副主任,主持过经济部的工作。在经济部的20多年中,经历和参与过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重大活动和各类报道。20世纪90年代,同时兼任时政记者,参与了我们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活动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伴随着新世纪,我走进了互联网这个领域。是党和人民以及人民日报给了我一些锻炼机会,其实,个人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深感有愧于给我的荣誉。

问:当前中国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社会、经济、文化各领域诸多问题不可避免,这种时刻,传媒肩负着怎样的历史责任?

答: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我们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和国家已经作出了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个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振兴,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事关国家、民族和党的根本利益。这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媒体工作的根本目标。作为媒体,如果说有社会责任的话,那么就应该围绕实现这个目标去做我们的工作,做一切有利于这个目标、这个纲领实现的工作。这是最重要的社会责任。为这样的目标去添砖加瓦,我们的社会责任就尽到了。这听起来有点抽象,实际上它可以体现在我们的每一项报道上。有责任感和没有责任感的媒体,还是很容易分清楚的。

问:谈到媒体的社会责任,请问,媒体应该是“宣传机器”还是“社会公器”?

答:媒体之所以作为媒体,其所具备的功能是多方面和多侧面的,只有一种功能或者某一个方面功能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谓的“社会公器”也好,“宣传工具”也好,当它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最终产生的效果和作用应该是多方面的。就算是“社会公器”,也并不代表它就没有自己的立场,不代表它不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宣传作用。很多人知道,美国很多人对中国和中国的老百姓知道得很少,为什么?美国这个国家很强大,不需要了解外界的情况,但是他们也知道一点,他们对中国也有一些看法。这些看法是从哪里来的,调查的结果是媒体告诉他们的。媒体最终所起的作用是“社会公器”还是“宣传机器”?所以,有些东西是多方面的、多侧面的一个综合体。

问:媒体讲的是客观公正,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这种客观公正怎么体现出来?我们的媒体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答:所有的媒体都应是客观的、公正的。但是,媒体实际上是人在办,不是一个机器在办。任何一个人,特别是从事媒体工作这样的一些人,都是有思想的,有些在思想方面可能比一般的其他职业的人更深一点,更善于思考,否则在媒体里面就很难做得很好。真正的报人、记者、编辑应该是有思想的。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对问题的看法,最终都有可能体现在他的媒体里面,体现在他办的报纸、电视、广播、网络里,不可能是无所作为的。作为一个记者,他写一件事情、观察一件事情和反映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就会有自己的一个角度。有的是一个事件的报道,比如说某某地方沉船,可以很客观地说出来,但是要说沉船的原因,可能这个事情就很复杂。还有一些需要报道的事情本身就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件,背后可能有深层的东西,需要研究和探讨。在研究和探讨的时候,记者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立场、观点。所以,任何一家媒体,实际上最终还是人办的,而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我觉得对我们媒体来说,首先是一个良心,媒体人要有良心,这个良心就是要对得起党、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也对得起自己的事业,我觉得这是最最起码的底线。一个记者、一个报人要做好,一个媒体要办好,最起码的——我们不说其他更高层次的东西了,最起码的就是良心,要凭良心办事。只要你是一个有良心的人,虽然有可能看问题看错了,或者有些地方做错了,但是本质上是好的,以后他会纠正,总体上就能够确保这个媒体是一个健康的媒体。

问:现在有些媒体有很多的虚假广告,误导大众,媒体应该负怎样的责任,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确实面临着选择。媒体作为一个“信息加工生产机构”,维持它的生产和发展,需要通过类似于广告这样的经营手段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金,各类生产者的各种商品也需要通过媒体的广告介绍给广大用户。这本来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些媒体失去了自己的责任,把赢利作为第一目标,刊登虚假广告。它不仅危害了社会,危害了整个媒体的形象,实际上也危害了它自己。大家一旦发现这个广告是虚假的,同时发现这个广告是通过某一个媒体发布出来的,偶尔一次也许还会原谅,如果多次出现,在它失去自己社会责任的同时,必将被社会所唾弃。一个负责任的媒体是不会干这种事情的,这是自掘坟墓的事情。

问:进行舆论监督是媒体的责任之一。舆论监督,实际上是给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您怎样评价目前媒体在监督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答:媒体监督的整体力度在加大。改革开放以来媒体的监督一直在进行,而且逐步在加强。‘有很多不良现象、腐败行为是通过媒体曝光出来的。有很多人不怕写信、上访、告状,就怕被媒体曝光,因为媒体监督在社会上影响最大。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最广大的老百姓知道是怎么一种情况。我们党和政府一直鼓励做好媒体监督工作。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人民日报》、人民网也在加强这方面工作,加强监督的力度,做好监督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我们自身的要求,是老百姓的要求,同时也是中央对我们媒体提出的要求,它是一个结合点。党中央、媒体和老百姓,三者在这个问题上是一致的。当然,在监督过程中如何使监督显得更加有力,这对媒体来说是一个考验:你是不是站在客观、公正、公平的立场上,是不是负有社会责任感?围绕着责任感进行监督,还是围绕着一己私利,这里的差别是非常大的,这是对媒体的一个考验。我们应该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负责任地监督,这样才能把监督工作做好。

问:作为网络媒体,人民网是怎

么尽媒体的责任的?人民网在这方面有哪些优势?

答:人民网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创办的一个大型的网络媒体,负有社会责任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给自己的定位第一是权威性,第二是大众化,第三是公信力。这就是我们人民网总体追求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的总体定位。首先,我们是一个权威性的媒体,它所做的新闻、发布的信息,是权威的;第二,大众化,权威性的东西最终要通过大众化来实现。所以,我们坚决贯彻“三贴近”的原则,要和老百姓紧密相连,权威性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如果我们的“权威”离老百姓很远,没有群众基础,就不可能权威。权威是建立在大众公认的基础上的。再一个就是公信力,最终我们的网站是要达到这一点,它要和传统媒体一样具有公信力。我们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首先就有《人民日报》这个背景。《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是具有几十年历史的老报纸,有着自己多年来形成的严谨、客观、尽责的作风。再有就是我们有一支很好的队伍,这支队伍不是一天、两天建立起来的,而是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积累起来的。我们的队伍继承了这个传统,知道自己的责任,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还是具有优势的。因而,我们在公信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问:网络具有速度快、来源广、互动性强等特点,但是公信力相对性较差,您作为人民网的领导如何看待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答: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我在各种场合都呼吁过。需要我们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共同来做好这件事情。如果不能形成共识,最终公信力就很难实现。网络媒体要发展,提高公信力是必须的。如果大家说到网上的内容就意味着不可信,从长远来看,对互联网的发展就会非常不利。我们必须做到让人们承认网上说的肯定是对的,必须使老百姓、广大网友相信。反过来说,要做到承认网上说的就是对的,这个难度比较大。电视也好、报纸也好、广播也好,传统的媒体,他们的把关、发布的程序是很严格的,一般来说不大容易出现不负责任的东西。但是互联网不一样,互联网是开放的,交互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例如我们的“强国论坛”,虽然有管理,但是大量的东西是从网友那里来的,很难保证会有极少数不负责任的人在里面发布一些不负责任的东西。所以,我们首先从人民网做起,无论在新闻方面还是BBS,都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标准,坚持我们的尺度,坚持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和我们的价值观,坚持我们的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公信力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逐步形成的,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去做,坚持我们的标准,最终必然会得到广大网友的认可。我们的努力已经很有成效,在互联网领域,人民网的公信力得到了网民的肯定。

问:人民网的“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您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带领大家进行这三个追求的?

答:第一,明确的定位和自觉的责任感,这是首要的。定位就是要清醒地知道办成什么样的网站,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责任感首先对领导者而言。领导者胸中要有大方向、大目标,肩负起大责任。第二,要把这种自觉性在日常的工作中传递给自己的下属,使得这样的理念成为大家共同的东西,成为全体成员的理念。第三,严格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要在实践中逐步积累,逐步形成。第四,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培养。这也要制度化,比如,我们坚持的每天的报道精神通报制度、编前会制度、传达学习制度、策划会制度等等,就很好地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当然,具体的东西还很多,这里不可能一一展开讲了。

问:人民网有许多叫得响的栏目,如“强国论坛”、“人民时评”、“特别策划”等等,您是怎样组织大家策划、实施的?

答: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人民网有一支很好的编辑队伍,他们敬业、勤奋、刻苦,有些人在人民日报从事过多年的新闻工作,有比较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互联网给了他们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我的工作就是如何激发大家的热情,启发他们的智慧,组织好他们的工作。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要不断地给大家以鼓励,放手让大家干,出现问题,纠正一下。特别要鼓励创新,不要轻易地否定别人。尤其是一些看似不成熟的意见和想法,不要轻易否定。互联网的神奇就在于看似不可能的事却能够神奇地做到,在网站当头,这一条很重要。再有就是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协调关系,上上下下的关系。此外,脑子里要不断思考问题,一有发现或想法,赶紧实施。当然,前面提到了策划会,我是基本上都要参加并主持的。当领导不能做甩手掌柜,做网站尤其不能这样。

问:您曾在传统媒体当过负责人,现在又是人民网的总裁,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的转变您的感受是什么?在您的记者生涯中,收益最大的是什么?

答: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首先,有很多相通的东西。网络媒体功能和传统媒体两者都是媒体,只不过工具不一样罢了。其次,又有很大的区别,在编辑部一个部门,我整天考虑的是怎么把新闻报道好,把我负责的这个领域报道好,整天研究这些事情,尽可能使自己成为专家型的记者;对我所分管的领域有一个很深入、很敏感的了解,能很敏锐地发现问题,并及时组织大家报道出来就行了。到了网络以后,除了以上这些,还要更多研究、探索网络的特点。网络的表现方式和表现形式非常广阔,这是一个广阔的舞台,这个舞台没有多少现成的东西让你照搬照套。更多的要靠我们去创造,怎样把网络的手段和报道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这需要有一个理解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创新的过程。要认真的学习、研究网络的特性,同时要不断地观察各种各样的媒体,电视的、广播的、报纸的,从他们那里吸取一些好的、新鲜的经验和做法,从中获得一些灵感,把它转到互联网上来。所以,我觉得这个过程还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受益最大的还是得益于《人民日报》的环境。《人民日报》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工作单位。我来得早,那时候我们的领导都是当年的“三八式干部”,都是老革命,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工作过,经过了战火的洗礼,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我的直接领导李克林老太太,是个“老太行”,她的从业道德、工作情操、理想信念,给了我很大影响。不需要讲什么,只是在他们身边工作,就深深的感受到他们的人格力量。从他们身上我得到了很多。这些老同志有的还健在,有的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精神还是一直在激励着我。

问:您大部分时间是在传统媒体工作,现在作为新媒体的领军人物之一,是如何使自己适应时代要求的?

答:我认为人都是有这样一个能力的,只要他不笨,受过相应的教育,肯学习,在社会角色转换时,都能够很好地适应。这里关键是两条:第一,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要么就不要接受任务,不要随便转换。一旦接受新的工作,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要学会舍弃、放弃。任何一项工作,只要你全力去研究它,就能够做好它。第二,要舍得下功夫,下大力,舍得花代价,这当中包括下功夫学习。我一直认为,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是很强的,人们往往不能很好地了解自己,没有去挖掘潜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下功夫不够。说白点,是惰性作怪。我觉得我现在做到的,很多人都能做到,没有什么特殊的。不过,还要强调一点,做网络必须要做到“工作狂”的程度,这是很多网站负责人的共识;另外,任何情况下,都要少考虑些个人得失,这是能不能做成事的前提。

问:您是业内公认的“温和派”、“大好人”,听说你们进行了大力度的人事制度等改革,您是如何完成力度如此之大的改革的?

答:过奖了,“大好人”不敢当。我在新闻界这么多年,有许多朋友,大家对我很厚爱,我很感激。我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温和与否,和工作有关系,但关系不大。它可能只会影响到工作的具体的方式方法,不会影响到根本。工作的推进、力度的大小、工作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工作热情、工作干劲、使命感、责任感等等;取决于你对自身工作状况了解的深刻程度。对我们来说,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首要问题,不解决的话其他的就无从说起。所以就进行了一次力度非常大的改革。这种改革,对别人来说也许不需要,但我们是在传统体制基础上经过一些改良创立起来的,带有很多不适应网络发展的东西,不改不行。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改革,一个重要原因是得到报社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我们人民网内部也形成了共识。当然,这一切与领导者是不是出于公心,是不是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大有关系。只要你出于公心,你就能无所顾忌,勇往直前。

编写:雪石潘蕾

猜你喜欢
人民网公信力网络媒体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完善仲裁制度 彰显仲裁公信力
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路径浅析
大数据时代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管理舆情
商业新闻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