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力
轻点鼠标在网站上申请虚拟结婚,与网上情人双双“登记”,然后发喜帖、办喜宴、拜天地,继而进入悬挂着《结婚证》的虚拟洞房……方兴未艾的网上结婚已经向现实婚姻发出了严峻的挑战。
事件点击
轨迹和家庭生活,让这对结婚7年的夫妻彼此产生了审美疲劳。每天,刘雪吃罢晚饭就忙着干家务和辅导孩子作业,留下李涛独处一室和别的女人偷偷地营造二人世界。尽管李涛每天的工作节奏很忙,但他还是忙里偷闲结了4次网婚——他希望有完全不同的婚内体验。网婚虽然是虚拟的,但婚前的宴席操办、新房装修、选购用品,每道程序都不能少。几个网婚下来,李涛有些昏头涨脑了,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都顾不上。刘雪因生活琐事和孩子的教育问题,经常和李涛发生争吵。
午夜梦醒,刘雪常常发现丈夫仍在电脑前“打情骂俏”,跟别的女人虚拟做饭、睡觉、生孩子……乐此不疲。刘雪屡劝丈夫无效,含泪以“李涛在婚姻存续期间与网友存在不正当关系”为由,一纸诉状将丈夫告上法院,要求离婚并赔偿精神损失费20万元。法庭上,李涛坚持自己只是“玩玩”而已,并未真正背叛过妻子和家庭。法院最终认定,“网婚”不具备法定形式要件,没有重婚之嫌,精神损失费“于法无据”不能赔偿。
各方观点
1“网婚”不过是一场游戏。与现实婚姻比起来,网络婚姻既无实质条件,也无法定程序,根本不是真正的婚姻,对那些抱着游戏心态的人,“网婚”不过是逢场作戏,以婚姻的神圣名义,演绎一段虚情假意的故事,类似小孩子的“过家家”。对那些受到太多牵绊而活得较累的人来说,“网上的生活”会给他们一次放松的机会。毕竟只是一时的热潮,总有一天会玩腻。
2“网婚”能防止现实生活中婚外恋发生。对于已婚的人来说,把时间花在网上谈情说爱,反而能防止现实生活中婚外恋的发生,因为你已经提前体会到了婚外恋担惊受怕和内心负疚的感觉。有些网民认为结婚之前在网上虚拟成婚养子,提前体验到了为人妻(人夫)和为人父母的感觉,可以积累经验,为将来做准备,至少也可以用来解闷或学习别人的持家之道。
3“精神外遇”比肉体出轨更可怕。网络婚姻虽没有肉体关系,但精神很投入,网上恋爱、生孩子、过日子,犹如现实生活的复制,有的甚至迷恋对方已达到严重影响夫妻感情的程度,有的干脆动了真情,想让“网婚”变成现实。这种“柏拉图式恋情”,如果深入对方或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可避免地会对现实生活中的感情产生负面影响。忠于爱情、矢志不渝是夫妻关系的道德准则,婚姻的忠实不仅是肉体的,更是精神的。一些自控能力差的人,从“网婚”发展到现实生活中的婚外恋以至重婚,很可能只是一步之遥,“网婚”对现实婚姻家庭的冲击,对家庭美德的破坏是实实在在的,精神出轨对家庭的破坏性绝不亚于肉体出轨。
4 网婚本质上是一种意淫的快感。近期,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在1000个被调查对象中,有92%的网民对于“网上浪漫剧”十分向往,61.2%的网民结交过“异性”朋友,37%的网民拥有网络情人。网婚者往往会日久生情,节外生枝。有些网上夫妻,已经熟悉到连对方穿什么颜色的内衣都了如指掌的地步,挑逗的“性谈”非常恶俗露骨——多数人的意淫倾向,或许就是产生网婚的主要根本原因。不久前,《新周刊》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6263个被调查者中,32.22%的人的“一夜情”对象是通过网上认识的,远远高于其它类型的“一夜情”。
青少年受害最大。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判断能力较差,通过网上接触与异性会面和交往极易上当受骗。春节前,烟台一名年仅15岁的女学生,为了和网上结识的“白马王子”相会,竟从家里偷出万元巨款,千里迢迢跑到苏州,幸被上海铁路民警及时发现,才未发生意外事件。有资料统计,青少年是网上聊天室“主力军”,多半内容就是谈情说爱,但许多家长和学校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道。 网婚尚无法律约束。虚拟婚姻虽有悖社会道德,但现行法律尚无有关条文对其进行约束。新《婚姻法》关于夫妻双方应相互忠实的条款曾引起广泛的讨论,但在实施过程中,“忠实”的内涵很难界定,比如已婚者的精神外遇能不能成为离婚的理由就存在分歧。有人认为,“精神外遇”也是一种外遇,由此引起的离婚,可作为“其它原因导致婚姻破裂”的情形处理,可以构成离婚的理由。但据此要求离婚损害赔偿则有一定难度。据《婚姻法》规定,只有出现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这4种情形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才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而网婚不在此列,法官只能在分割财产时酌情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