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海明 韦大开 李凤发
广西中草药资源丰富
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区,中草药资源极其丰富。同时,广西还拥有一片宽阔的海域,蕴藏着大量海洋药物资源。资料统计,广西有中草药物种4623种,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中草药物种数量排全国第二位。目前广西拥有各类自然保护区60多个,占地面积17876.4平方公里,其中汇集了大量中草药资源。如龙胜花坪、兴安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种类分别占林区植物种数的44%和33%。
广西不仅药种资源丰富,而且人工种植药材也颇具规模,现有各种种植药材的药场2.8万个,其中已形成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12个。全区种植药材面积有52万亩,约占全国栽培面积的1/5,年收购量曾达1800万公斤,是全国四大药材产区之一。
目前,广西各市、县基本上都设有中药制药厂,共137家,在全区已形成一个较大的企业群体。其中大中型中成药工业企业11家,桂林三金药业集团公司和广西玉林制药厂更被列入国家重点中药企业50强。我国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中药生产企业有107家,其中广西有8家。广西现能生产中成药652个品种,保健药品288个品种,其中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的272个,占总数的33.45%。
2000年全国单品种产值上亿元的中药产品有30多个,其中属于广西的就有西瓜霜润喉片、金嗓子喉宝和肤阴洁3个品种。广西的药材生产、药材加工、中成药生产的规模都位居全国前列。2000年,广西中成药产值在全国排名第5位。广西现有医药、药材批发企业150多家,其中二级批发企业20家。
抱着“金山”讨饭吃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九五”期间广西中成药工业发展速度与全国相比明显减慢。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中,全国中药工业年均增长速度为19.93%,其中“八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为17.74%,“九五”期间为22.16%。
虽然广西近10年中药工业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八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为39.96%,而“九五”期间却大幅度下降为13.33%,仅为全国中药工业年均增长速度的60%,与广西“八五”期间相比,下降了66.69%。到“九五”期末,广西中药工业总产值已从“八五”期末占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的8.45%,下降到5.81%,在全国排名由原来的第3位退至第6位,可谓身在“金山”却过着讨饭吃的生活。
拿广西与其他省份进行比较,存在的差距更能说明问题。贵州和四川1996年至2000年中药产业固定资产原值分别以年均37.23%和29.84%的速度增长,比全国同行业平均分别高20.87%和13.48%,工业产值的排位由“八五”期末的第13位和第4位,跃至第4位和第1位。再如,广东、浙江、吉林和天津等省市的中药资源虽然远不及广西,但他们现在却是我国的中药工业大省(市)。
针对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为何滞后的问题,广西几位资深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专家认为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认识不够。广西壮、瑶民族医药有丰富的宝藏,但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各个相关部门、系统也缺乏高效率的协调配合,而在云南、吉林等省,是由一名副省长挂帅负责;
其次是科研力量分散,广西的中医药人才本来就很少,现在又都分散在南宁、桂林等地的高校和医院里,沟通交流很少,各自独立作战,产业发展的“3M”(人力、物力、设备)得不到集聚整合,也没有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
三是没有一个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龙头基地,广西中医药产业的整体水平和规模得不到提升,在西部省区中,宁夏已经投资15亿元建设枸杞基地;
四是市场化程度低、竞争力弱。广西中医药产品的营销方式落后、销售网络不畅、销售市场较小,尤其是对国际市场的开发,广西的中医药企业更是做得远远不够。目前中医药正在世界范围逐步得到接受,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澳大利亚已取得合法地位,就连一直将中药制剂拒之门外的美国,也在两年前制定了“植物药上市批准法”。而广西所有出口的中药产品加起来,总量还不及天津天士力集团一个企业的出口量。
中药产业蕴藏巨大财富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广西区党委和政府就把中草药资源列为广西八大优势资源之一。一直致力于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的广西人才协会专家顾问中心奔走于企业、科研所与政府部门之间,并集合了国内中医药学界的许多著名专家、教授,为广西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199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成哲忠同志专门写信给广西区党委领导谈到:发展中医药产业是广西的优势,应作为重点列入议程,建议组织力量研究开发。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杨峻山认为,广西中草药资源极其丰富,还比西部其他省、区多了一片海,要千方百计把它办成中草药大省。广西的正骨水、鸡骨草丸、三金片、中华跌打丸、桂林西瓜霜、蛤蚧定喘丸、金嗓子喉宝、两面针等,都是市场畅销的产品,说明有很大的产业开发潜力。专家顾问中心首席顾问张声震多次呼吁:如果广西不以极大的决心和魄力加大发展力度,加快发展步伐,那么,要不了多长时间,广西的中草药产业将被挤出全国前10名之外。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发展中医药产业,广西拥有的条件确实得天独厚。据统计,广西已开发应用的中草药物种为1078种,仅占全区中草药物种总数的23.3%,大部分资源还未开发。即使已开发应用的1078种中,大多数开发应用的水平也不高。广西是大西南的出海通道,而川、桂、滇、黔四省区是我国四大药材产区,从国际中药市场的格局来看,目前占世界中草药市场42%的是华裔市场,主要包括东南亚各国市场,港、澳、台市场,这是我国中草药的主要出口市场,而广西显然是走向这一市场最便捷的通道。
在科研开发能力方面,广西现有中高级中药科技人员2000多人,有如广西中医药研究所、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中医学院等一批技术队伍较强、设备较好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
1956年建成的广西药用植物园,现栽培药用植物品种203科、715属共2500种,成为居全国同类植物园之最的“露天实验室”。而且,广西的壮、瑶民族有着历史悠久的医药文化遗产,经过40多年的发掘整理研究,已经积累了民族药物栽培和产品开发的丰富知识。中华医史学会会长陈海峰教授在对广西民族传统医药进行考察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民族医药是广西医药事业中的真正优势。因此,民族医药可以成为广西医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发展中药产业尚未形成合力
中药产业是一个财富产业。为把中药产业发展为广西的一个支柱产业,使其成为广西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广西由中药资源型大省向中医药产业大省、强省迈进,2003年4月,广西区计委组织编制了《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从战略的高度,明确了“十五”期间后3年及“十一五”期间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主要建设重点包括要新建一个中药材规范化良种繁育基地、一个现代中药工程研究中心,推进10家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加速发展,以企业为龙头建设10个各2万亩以上的地道药材种植GAP(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力争2005年末广西的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2010年末达到150亿元。
记者在广西区计委采访了解到,规划实施近一年来,一些建设项目已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广西大宗地道及濒危稀缺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桂林天和药业有限公司年产5亿片新基质中药贴膏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两个项目,已得到国家发改委的立项;桂林集琦现代化中药开放式综合加工基地已经建成,可在最近投产;桂林三金、桂西制药、梧州制药等骨干企业的GMP(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改造已基本实现目标。
但是,广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目前遇到的困难仍然很大。一些具有传统的特色药材资源,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得不到深层次的研究开发;大部分通过GMP改造的企业,也面临着资金短缺、达不到预期生产能力的问题,更多的中小企业由于没有资金投入,被迫关门停产;10个GAP基地的建设,也是由于资金不到位,仍然举步维艰。
推进《规划》落实的专家们认为,发展中医药产业,政府的投入是必须要到位的。广西的特点是缺少中药产业的大企业,因此,在扶持大企业发展、建设研发中心、推动科技进步、引进外资等方面,都需要政府为此搭建一个能够整合各种力量的平台。政府的作用就在于在政策、设施上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再来看看外省。到目前止,国内已有19个省市建立了149个中药材品种GAP基地,平均每个省有近8个。中药行业为当地的投资界普遍看好,金融、证券行业纷纷抢滩中药高技术项目,大批上市公司把投资中药作为转型方向,来自烟草、房地产、日化等行业的大量投资流向这一产业。据报载,2003年,福建省房地产业投入20亿元启动了制药企业的资产重组。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大主题。无论是对政府、对企业或是对投资者而言,谁都想拥有如微软那样庞大的产业和巨大的财富。但到目前止,广西还没有一个非医行业的投资者(团队)投资发展中医药产业。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在目前政府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仅靠有限的财政投入发展中药医产业是不现实的,这应该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应该采用“官民”结合的办法,启动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投入到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