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欲晓 沈 抒 宋 军
急性脑血管病通常被称为脑卒中(“卒”读“促”,突然之意;“中”读“仲”,是中风之意。脑卒中主要是指脑梗塞和脑出血),也叫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导致患者残疾的首要疾病。我国现有的500~600万中风病人中,约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如何尽量减低脑卒中导致的残疾、脑卒中患者何时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以及如何在家进行康复训练,是许多患者及其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为此,我们特请中日友好医院物理医学康复科谢欲晓、沈抒、宋军三位专业人士撰写系列文章,并分两期介绍有关知识。
脑血管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人们对它的认知程度却非常有限。据美国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38%的人不知道脑卒中发生在什么部位,92%的人不知道什么是一过性脑缺血发作,91%的人不知道突然出现平衡障碍、共济失调(运动笨拙和动作不协调)是脑卒中的危险信号。目前我国虽然没有进行统计,但人们对脑卒中的了解甚少,使我们在临床康复医疗工作中遇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
多数患者错过了最佳康复期
许多人认为,脑卒中病人住进医院,吃上药、输上液就万事大吉了。他们不知道脑卒中的康复应该从疾病发生之时就开始,与药物治疗是同步的。在我们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大多是患病3个月后才来就诊的,均不同程度地留有难以逆转的后遗症。丹麦曾有学者对1197例在急性期就开展康复训练的中风患者的一项实验结果表明,95%的病人患病6个月后功能得以恢复,80%的病人在发病6周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另有资料显示,脑卒中患者如在1个月内开始康复训练,其功能达到生活自理者平均只需86天;而1个月后才开始康复训练,则需要100天以上,有时效果还不满意。一项由国内十几家医院共同参与的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研究的初步结论表明: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开展得越早,功能恢复得越好,足下垂、肩关节半脱位等合并症也越少。
患者需要正确的康复指导
脑卒中好发于老年人,发病后家人出于对老人的孝心而给予周到的照料,不让病人参与一些生活自理活动。其实,长期卧床静养,不但影响偏瘫肢体运动的功能恢复,而且还易导致肌肉和神经的继发改变,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给康复带来困难。这在医学上称为“废用综合征”。另一种情况是,一味强调积极训练,缺乏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训练方法不科学,而引起“误用综合征”。例如,脑卒中病人常常是上肢屈肌张力高,甚至处于痉挛状态(手指、手臂向内屈曲,不能伸直),但有些病人由于不懂康复知识,在本应锻炼手和臂的伸展功能时,却使用一种练握力用的”橡胶圈”拼命地练手的握力或用各种方法练习拉力,结果是强化了屈肌,手指和肘关节越练越伸不直,长时间锻炼的后果是加重了手和臂的功能障碍,纠正起来很费劲。
因此,普及脑卒中康复的相关知识,充分认识早期康复对保证脑卒中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一直围绕着恢复躯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进行。1996年在美国心脏病学会脑卒中预防和康复专题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应包括6个方面:
1.预防,早发现,及时处理合并症。
2. 最大限度地训练生活自理能力。
3.提高病人和家庭的社会适应性。
4.鼓励病人重返社区,预防继发性残疾。
5.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6.预防脑卒中的复发以及与脑卒中复发有关的疾病。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有赖于大脑高级神经中枢与肢体神经通道之间的促通,这种通道的建立只有对肢体不断进行有效的刺激才能完成。因此,脑卒中患者应早期进行康复运动锻炼,只要病情稳定(一般在发病后3~5天),就应开始康复锻炼活动。
还有人错误地认为,脑卒中患者在半年以后进行康复训练就没有意义了,再锻炼肢体功能也不会更多地恢复。其实,很多病人在发病1年后才开始康复锻炼,肢体功能仍有改善,如果不坚持锻炼,已经恢复的功能也会退步。
一些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他脏器病变的患者担心,锻炼会引起血压波动和心脏病发作。其实,脑卒中的康复锻炼是循序渐进的,只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用力过度,一般不会发生这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