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康复
原则上从中风发作的第一天起,就应有康复医疗的介入。
但是,越早越好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限制。在患者病情尚不稳定、意识状态明显不佳(如昏迷)等状况下,不宜进行以坐起等移动动作为代表的正式的康复训练。康复专家认为:正式的康复训练,以证实神经系统损伤不再进展后48小时开始为最佳时期。脑梗塞应在发病后3~4天开始,脑出血在发病后10~14天开始。如有并发症,最好由康复专业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开始时间。1个月以内均为早期。
为什么脑卒中康复应早期进行
关于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开始的时间长期以来争论不休。以往认为必须等待临床状况稳定后开始康复训练。近年来脑出血微创手术的迅速进步以及成功的脑梗塞超早期溶栓治疗,完全改变了脑卒中患者恢复的进程,可使患者急性期病情迅速改善。康复治疗师采取的一些适度的康复措施如正确的体位摆放与变换、关节被动运动、排痰呼吸功能训练、吞咽障碍训练等,对预防脑卒中患者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褥疮、肢体关节挛缩以及改善肺部感染、吞咽障碍有重要意义;另外,来自皮肤、肌肉、体位变化的各种刺激均有利于整合大脑皮层功能,是促进意识恢复的重要手段。因此只要有强有力的生命支持系统保障,患者的康复措施采取的时间宜早不宜晚,而且训练强度也可适当加大。这些观点都对以往传统认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从而使得部分患者康复措施几乎可与临床治疗同步进行。
急性期患者应怎样保持正确的床上姿势
除了极轻微的偏瘫病人外,多数病人在发病后早期往往保持一种仰面朝天的卧床状态。而仰卧位易出现姿势异常(图1),同时在骶部、足跟和外踝处容易出现褥疮,所以要减少仰卧位的时间。由此可见,在这个阶段保持正确的床上姿势是主要的康复任务。通过正确的体位调整,能使病人尽早地重新认识与储存正确的运动模式。这不仅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也可有效地发挥早期康复训练的作用,即通过正常姿势模式的反应,来促进大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仰卧位正确姿势(图2)用枕头支撑头部,枕头的高度适中, 不宜过高。
将患侧肩胛骨托起,下面垫一薄枕;患侧上肢外展30°,手心朝上;肘关节伸直;使腕关节呈轻度后伸位,在上肢下垫一枕头。患侧髋关节下放一薄枕,以防止髋关节的回缩;股骨外侧垫一薄枕,以防止患侧下肢的外旋;膝关节下放一小圆枕头(枕头不宜过大),足下放一软枕,以保证踝关节背伸位。两腿之间放一枕头,防止大腿内收肌短缩。
健侧卧位正确姿势(图3)用枕头支撑头部,枕头不宜过高。
患者胸前放一枕头,患侧上肢前屈90°抱住枕头;患侧上肢呈伸展位(注意防止肩胛骨回缩),手中放一纸卷,保证患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呈对指位;腕关节呈轻度背伸位。患侧髋关节呈屈曲90°位;膝关节呈90°位,在膝关节下垫一枕头(枕头的长度应从膝关节到踝关节——防止患侧髋关节的外旋);足下垫一枕头,保证患侧踝关节背伸90°。
患侧卧位正确姿势(图4)用枕头支撑头部,枕头的高度适中,不宜过高。
患侧肩关节前屈呈90°位,在患侧肩胛骨处垫一枕,使其肩胛易向前倾;肘关节伸直;手心朝上;腕关节稍背伸。躯干稍向后旋转,在身后放一枕头。健侧下肢屈曲90°,膝关节下垫一枕头。
为什么要进行关节活动训练
脑卒中早期患者因为瘫痪不能活动,时间长了容易导致关节挛缩变形、肌肉萎缩。本来应恢复走路的患者,也因明显的关节变形或活动受限而不能走路,或获得自理能力的时期延迟,也加重了护理者的负担。临床康复的研究证实:关节固定4天,组织学上就可发现挛缩现象。正常关节固定4周时,其关节功能降低或丧失。固定时间在3周以内,其变化是可逆的,40天以上恢复减慢,60天以上则不可逆。关节挛缩明显限制了偏瘫患者恢复独立步行等能力,因此早期进行维持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十分重要。
早期的被动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是防止关节挛缩的重要手段,一般需在不同程度的辅助下进行。最好每天2次进行四肢各关节的全范围活动3遍,关节已有挛缩时应同时进行温热治疗,增加关节的牵伸性,并减轻疼痛。由于关节挛缩的易发部位主要是足踝部,而踝关节挛缩引起的垂足对步行影响较大,所以踝部的被动关节活动应多加注意。还要注意肩关节等的活动训练。应注意关节的被动运动一定要适度,以患者有轻度的能忍受的疼痛为宜,如操之过急对患者进行暴力牵拉等手法,会产生骨化性肌炎等难以逆转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