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兵
看到《游戏中的科学》一书,让人想到两个说法,一是科学游戏,一是游戏科学。众所周知,科学,那是多么严肃的事业,岂能游戏之?当然,对于那些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必须以严谨的态度从事工作。可是对于仅仅需要对科学有所了解,而不是以发展科学为目的的一般公众,即使游戏一下科学,那又如何?更何况,以这样的心态,也许反而更能拉近与科学的距离。
过去,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即“寓教于乐”。这种说法的潜在意思,是为了教育,我们要把教育的内容做得让人快乐。不过,其第一位的出发点,还是教;乐,只是第二位的手段。在科学普及领域中,这样的观念也一直是非常流行的。相应地,即使在传统的科普中,也不会排斥以科学游戏的方式来传播科学,但那不过是把科学裹上糖衣ii人更容易接受而己,最原初的目标,仍是科学第一。
那么,我们能不能反过来想一想,是否可以把“乐”放在第一位,倡导“寓乐于教”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在幸福愉快的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学到科学,岂不是一种更好的做法吗?应该说,在科普的实践中,类似的尝试并非没有。这就有些游戏科学的味道了。近来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引进作品《游戏中的科学》一书,就在相当的程度上体现了这种观念。
当然,对《游戏中的科学》这本书的阅读与使用,也可以采取上述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
此书所倡导的口号是:“在游戏中学习科学,在实验中收获乐趣。”实际上,它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问世了,并成为德国经典的科普读物之一。全书以428个游戏为内容,通过这些几乎人人可以参加的游戏,让参与者体会在游戏中揭开自然界之奥秘的快乐,同时,也可以达到了解自然科学规律,学习探索动植物的行为方式的目的。其实,书中的游戏并不复杂,甚至于有的简单到令人吃惊的程度,所使用的工具,也都是在普通人身边和家里都可以找到的东西。
在这本书中,所有这些游戏按其内容,被分成夭文类,化学类,用植物做试验,电流,静电现象,磁力,空气,热、冷、冰,流体试验,分子的力量,重心和重力,惯性,技术力量游戏,声音,光,错觉,几何,各式各样的机械运动,自然现象和技术,家中和花园里,田野和草原,灌木和森林,河流、湖泊和海洋,海滩和岩石等若干组。每个游戏,都配以相应的图解,从而使得游戏的进行非常易行。
在我们以往的科普图书中,虽然也有以让读者动手为主要内容的,但像《游戏中的科学》这样包括了数量众多的丰富活动,而且注意到游戏的可行性以及其中蕴含着的科学内容的书籍并不多见。因此,这本書不仅可作为普通读者在家庭中带领孩子进行科学游戏的指南,而且对中小学教师组织教学和辅导学生课外活动,都是不可多得的、非常有参考价值的资源。不过,这依然还是在比较传统的意识中的对此书之意义的理解。
反过来,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如果采用另外那种游戏科学的心态,是不是会有更好的效果呢?按照标准的说法,一个文本被作者创作出来之后,解读的任务就是读者的再创作,因而与原作者的意图不再那么统一了。这是不是也在提示着我们,尽管《游戏中的科学》一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出发点、一个探索科学的基础,但如何对待它,如何阅读、理解、使用它,读者的意识不也是至关重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