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小学探究性阅读

2004-04-30 05:22刘从华
人民教育 2004年24期
关键词:长征红军信息

刘从华

一、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七律·长征》为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12课。教者试图以“走近长征”教学为例,以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习内容的拓展为突破口,尝试探究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文本内容:《七律·长征》。

学科领域:语文、信息技术、历史、地理、音乐。

学习时间:一个月。

教学总目标:

语文学科

1.掌握诗中的生字词;会默写《长征》这首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锻炼语言感悟和概括能力;学习收集、处理信息并运用信息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感知长征中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

3.激发查阅信息、广泛阅读的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4.体会红军战士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和豪迈乐观的英雄气概;学习长征精神,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磨炼自己坚强不屈的意志。

信息技术

1.借助互联网获取相关的信息。

2.运用Word文档组织相关材料。

3.完成一个Powerpoint文档,展示研究结果。

4.建立一个比较简单的网页,发布研究结果。

历史方面

1.对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有初步的认识。

2.对毛泽东的生平简历有较全面的了解。

3.收集一些有关毛泽东及长征方面的感人至深或鲜为人知的故事。

学习资源:网络资源(略)、音像资料(略)、图书资料(略)、《长征》虚拟网站(学习包)。

实施过程:

第一部分:信息—感知阶段

教学目标:通过查阅大量的有关长征及毛泽东方面的信息资料,初步了解长征的历程及毛泽东等的基本情況,感知长征中红军的形象。

教学形式:探究—交流。

时间安排:两周。

基本流程:

1.情境导入,任务驱动。

〔教师边演示课件(音乐:《长征组歌》中的《大会师》乐曲;图片:五岭山脉、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沪定桥、雪山—夹金山、草地)边导入: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进行了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英勇的红军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越过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沪定桥,爬高寒雪山,过生死草地,历经一年,终于胜利到达陕北。毛主席当年亲自带领红军长征,在胜利时回顾红军战士经历的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心潮澎湃,诗思纵横,挥笔写下了一首气魄雄伟、情感激昂的壮丽诗篇。这就是《七律·长征》。〕

师:读了课题,同学们想了解些什么?

熊雪晨:我想了解一下长征是怎么一回事?

王梦辉:我想知道红军为什么要长征?是怎样长征的?

吴婧茜:我想知道《长征》这首诗写了什么?是什么意思?

康蓝冰:我还想知道毛主席为什么要写《长征》这首诗?

……

师: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金戈:学习这首诗。

西贝东南:课下找这方面的书看。

邱实:看《长征》电视剧。

王梦辉:在网上查找这方面的信息资料。

于笑阳:问别人。

2.收集、处理信息资料。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形式,收集信息——处理加工信息——撰写发言稿。〕

3.开展“长征知多少”主题活动,展示、交流信息。(语文课代表主持)

第二部分:诗文——读悟阶段

教学目标:学习诗中的生字词,会默写诗。边读边结合信息资料并用概括的语言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从而深入体会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无所畏俱的革命精神和豪迈乐观的英雄气概,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知律诗的韵律和节奏。

教学思路:暴露困难——联系体会——朗读感悟。

学习时间:一课时。

基本流程:

1.总结导入。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开展了“长征知多少”主题活动,大家热情很高,利用网络等途径收集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这对我们了解《长征》这首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是很有帮助的。希望同学们能用这些信息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l)指名朗读,正音,把握诗的基本节奏。

(2)再自由读,读流利,看看有哪些读不懂的地方。

(3)质疑问难,暴露学习障碍。

王龚婷:“金沙水拍云崖暖”这句我读不懂。

师:读不懂的请举手(有大半的学生都举手)。谁能具体说说哪儿读不懂?

陈一:这句中的“暖”字我不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师:非常好。还有吗?

西贝东南:“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我也有点读不懂。

李缇:为什么要说“更喜岷山千里雪”?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难问题再读读这首诗,边读边联系己获取的信息资料认真体会,看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3.探究感悟。

(l)生自主探究,师个别指导。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学习体会。

(3)点拨建构。

通过拓展(这些信息资料主要通过网络获取),学生不仅认识到长征行程之长,路途之险,困难之巨,还可以进一步体会红军乐观豪迈的情怀,为有感情地朗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4.有感情地朗读。

练读——指名读——评议——范读——比赛读——优胜者配乐朗读表演——课下朗读录音,并欣赏、交流。

由于学生探究感悟的方式、途径、程度不同,对诗的情感体验也不同,所以学生对诗的节奏、语气、语速、轻重音处理极富个性,体现了诗歌学习的个性化行为特征。

5.练习默写这首诗。

6.总结迁移。

师: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宜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不仅在军事战争史上创造了奇迹,而且形成了举世钦佩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征。真可谓,夭地英雄气,浩然固长存!课后请同学们认真开展“长征行动”主题实践活动。

第三部分:活动——体验阶段

1.实践体验。

日常生活、学习中,学生难免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引导学生开展“长征行动”主题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有意识地正视困难,分析困难,想方设法克服困难。

2.撰写体会。

鼓励学生撰写探究报告或实践体会,用文字稿、powerpoint演示稿展示研究结果,或创建比较简单的网页发布研究成果。Powe卿int演示稿和学生网页可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评价量规。其中,powerpoint演示稿可从文稿内容、技术操作、交流效果拟订具体的标准及相应的分值,自我或互相评出优秀、良好、还需改进等不同等级,并附加教师赠语和自我感受。学生网页建议从内容正确、重点突出,见解独到、突出个性,界面清晰、简洁流畅,布局合理、美观大方,链接流畅、便于浏览,注重反馈、便于交流6个方面制订分级评价量规。

二、精彩片段。

(说明:摘自“诗文——读悟阶段”的“探究感悟”教学内容。)

师:谁来谈谈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陈一:我通过看课后的注释,知道红军巧渡金沙江是1935年5月,天气比较暖和,体会到金沙江畔暖气蒸腾。

康蓝冰:我认为这里的“暖”不仅仅说天气暖和,还可以体会到红军胜利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悅心情。

师:你是怎么体会的?

康蓝冰:通过上网,我知道毛主席善用佯攻战术,假装要攻打贵阳,让蒋介石将滇军东调,这时毛泽东立即将军队直插云南,从而巧渡金沙江,作者用“暖”字来形容红军战士胜利后的喜悦心情。

师:真会利用信息资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得很好。还有补充的吗?

王梦辉:毛主席除了用佯攻的战术外,还成功地用佯装战术智擒敌军,不用一枪一炮缴获了6条渡江的船,战士们会为有这样英明的指挥而感到特别高兴。

(播放红军巧渡金沙江片段,进一步感悟“暖”的意蕴。)

师:我们怎么读这句诗才能体现出红军战士这种欢快、喜悦的心情呢?

学生很投入地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师:你觉得这句诗怎么读好?

姚迪:我认为“拍”要重读,这样能体现红军喜悦的心情。

李梦然: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拍”读轻点,显得轻松一些,这更能体现战士们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

师:你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非常好。不同的人对诗的理解与感悟也不同,我认为这两位同学都体会得很好。还有补充意见吗?

李泽楠:因为红军此时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心里特别高兴,感到很轻松,所以这句诗要读得轻快些。

师:补充得太好了,你能试试吗?

李泽楠轻松地读。

师:大家说,他体会得好不好?

陆一:很好,还注意了“金沙”后面的停顿,富有起伏感。

师:读得好,评价得也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

师:大家还解决了什么问题?

许域辰:“寒”字不仅写出了沪定桥的奇险,而且也说明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艰难。

裴晓磊:我从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体会到了飞夺沪定桥的艰难。

吴婧茜:我还知道沪定桥是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的,长101米,宽2.6米,离水面14.5米,东西悬挂在大渡河上,从中体会到沪定桥确实很奇险。

王梦辉:通过学习《飞夺沪定桥》,知道这次战斗由一营二连连长廖大珠率领22名突击队员,勇敢地冲进火海,冒着枪林弹雨边攀缘铁索边向东岸发起进攻。王友才率第2梯队铺好桥板,随后冲进沪定城,与敌人展开了2个小时的激烈巷战后才占领了沪定城。这个战斗场面令人心惊胆寒,给人寒气逼人的感觉。

西贝东南:听了他的描述,我觉得红军飞夺泸定桥是多么的奇险悲壮啊!

师:是啊!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使我们感受到这种悲壮的气氛?

……

吴婧茜读。

师:同学们认为她读得怎么样?

王风雏:她“桥横”读得重一些,使我感受到了泸定桥的奇险,这点很好。

康蓝冰:我觉得“桥横”不仅要重读,而且“横”要延音,这样不仅使我们感受到泸定桥的奇险,而且还体会到红军飞夺沪定桥的艰难。

师:你评价得真好,能给我们读一读吗?

康蓝冰读。一片掌声。

师:谁还能比他读得更好?

张萱声情并茂地读。

师:怎么样?

王风雏:读得很好,她除了“桥横”读得好,“铁索寒”也体会得特别好,语气比较低,语速比较慢。“桥横”与“铁索寒”之间停顿得比较长,真的令人心惊胆寒,给人寒气逼人的感觉。可红军一点都不害怕,我从中体会到了战士们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师:同学们还读懂了什么?

黄雅文:因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心情特别高兴,后来又战胜重重困难,在翻过岷山即将进入甘肃时,心情就会更加激动、兴奋,所以有“更喜岷山千里雪”的诗句。

何茜:我还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几句诗中体会到工农红军不把困难放在眼里,十分的乐观。

师:谁能具体谈谈是怎么体会的?

康蓝冰:我从“只”这个字体会到长征中的困难在红军眼里仅仅是件小事,战胜困难的信心很足。

周亚哲:“腾细浪”、“走泥丸”说明这些艰难险阻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值得一提,真豪迈乐观。

师:说得好。我们来读读这几句。

师:围绕这几句诗,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宋哲:还想知道红军长征时还遇到了哪些困难?

邱实:我知道。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夭,有15夭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

西贝东南: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打败了追击的国民党中央军。开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当时中国军队从没有到过的。

许域辰:除了军事和自然界方面的困难外,还有政治上的困难。比方说,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毛主席坚持北上抗日,张国焘试图分裂党,坚持南下,这是长征中遇到的政治困难。

……

三、案例解读。

这篇课文的设计为一课三资源(学习课文是毛主席的诗《长征》,学习资源有网络、音像和图书三大类)、一月三阶段(学习时间一个月,学习过程分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1.信息与学科整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要突破课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信息来丰富封闭孤立的课堂教学,填补教材“空白”,使信息成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这种探究性学习方式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和谐发展。

在“走近长征”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产生了较强的探究欲望:红军为什么要长征?红军是怎样长征的……这些问题驱使学生通过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地收集查阅了大量有关长征方面的信息资料,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兴趣和能力。接着又开展了“长征知多少”主题活动,学生根据要求对自己己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长征》这一首诗时,首先让学生自学,充分暴露学习困难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应用信息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在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应用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而且不同程度地感知了长征中红军的形象,为了解诗意,体会诗的感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感悟与朗读结合,探索诗歌教学途径。

传统的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教学模式已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也不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教学规律,应树立“以人为本,自读自悟”的教学理念。因为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郭沫若把音乐性看作是诗的生命,只有吟咏、诵读,才能把诗歌的音乐美充分表现出来。所以朗读自然也就成为综合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朗读不仅是感悟诗歌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重视朗读,能充分启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使“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断积淀与升华,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富有灵性。如果说学生的语感能力体现为学生突出的语文学习智力特征的话,那么朗读能力的培养就应该是它极为重要的基石。特别是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发展。因此,朗读应该成为小学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应是诗歌教学的基本途径。在《长征》教学中,笔者始终抓住一个“读”字,引导学生自由读、探究读、合作读、体会读,边读边利用己获取的信息,探究、感悟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所有的認知与感悟都不是教师施与的,而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语文实践获得的,真正把探究的权利交给了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课内与课外结合,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

从“走近长征”活动过程看,围绕课文《长征》,课前“信息—感知”、课中“诗文—读悟”和课后“活动—体验”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知情意行”完整统一的过程,体现了“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的语文课程要求和“超文本”的“大阅读”理念。在小学阶段,课内阅读的文章300篇左右,只有三四十万字,这是无法形成独立阅读能力的。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在《读书二首》中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中有言:“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陶行知先生说得更详:“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夭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的宝库,便是活的书。”当然,把自然和社会视作“无字的书”或“活书”,仅仅是比喻意义上的读物,但是也说明了阅读的“超文本”意义和“大阅读”理念。“课本课本,一课之本”的说法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阅读教学毕竟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从新世纪对未来人才的挑战和素质教育对阅读教学深化改革所提出的要求着眼,既“重文本”又“超越文本”,“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阅读策略,应当是21世纪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学习《长征》前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收集大量的信息,学后又倡议学生研读毛泽东诗词,并组织学生开展“长征行动”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

猜你喜欢
长征红军信息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智珠二则
智珠
十送红军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二则(1)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