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越
近日一位朋友推荐一本书,说是会让孩子大开眼界,孩子看后果然说好。我禁不住好奇,也翻了起来。谁知竟放不下,从头到尾读完了。
这本叫做《从北京四中到北大清华——打开高考的“黑匣子”》的书,是由北京四中的特级老师在2003年高考结束后,组织19名优秀考生写成的——这19人是从四中2003年140余名考入北大和清华的考生中遴选出来的。每人一篇,少则几千字,多则上万字,字里行间掩饰不住当今中学生特有的独立个性和青春情趣,很让孩子有认同之感,大呼哥哥姐姐们是他的知音。篇后附有学生家长及老师对该学生成长的总结和分析,对家长们不无启示。
对孩子最有吸引力的,自然是哥哥姐姐们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本书19位年轻作者最感兴趣的话题,占了全书篇幅的大半。他们列举了大量自己以及周围同学成败得失的事例,得出方法对成功至关重要的结论:
——聪明并不能决定一切,很多他们眼中聪明绝顶的同学,成绩却并不与智力相符;
——勤奋与刻苦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可能会令许多家长疑惑。有的学生指出,低效率地延长学习时间,只能证明这个学生是一个“懒”学生。他们认为,高效率的学习就是不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对别人来说百战百胜的方法,未必适合自己,因此不能盲从——即使有些方法来自老师的推荐。
大概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本书的19位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津津乐道又饶有趣味地叙述了自己从初中到高中对于学习方法摸索的小故事;不厌其详地介绍了自己学习每一门课程的“高招”,用他们的话说,既有“战略”,又有“战术”。相信这些“战略、战术”总会有一些为包括我的孩子在内的初高中生所适用。
《从北京四中到北大清华——打开高考的“黑匣子”》徐稚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1定价: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