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产者?

2004-04-29 11:42陈冠任等
全国新书目 2004年11期
关键词:中产阶层阶层

陈冠任等

如今,关于中产阶级的话题已经炒得沸沸扬扬。在普通人看来,“中产”是一个充满诱惑的词语,它是和小康、富裕紧密相连的,是夜光美酒,是别墅、楼房、汽车,是富裕的象征,是高品位的代名词,是一种时尚,是一种生活。团结出版社新近推出《中国中产者调查》,率先对正在中国崛起的中产者阶层进行了定义和解释,关于“什么是中产者”的问题成为本书最有价值的所在。

改革开放20年,大多数中国人在告别“温饱”过上“小康”的同时,一个更加富裕的新兴阶层——“中产族”正在身边出现。

在首都北京,亚运村的高楼大厦中,北三环一线的写字楼和高档公寓里,聚集着一些白手起家、依托科技与资本成功对接的“知本家”,年薪往往不下30万……他们行走在城市中,以崭新的面貌成为亮丽的财富人风景。

在东方之珠的上海,从原先的各种角色蝉变而成的沪上新贵中,有专业技术人员,有经理人,有文化人,有自由职业者。他们除了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收入”外,几乎都精通一两门外语。正是由于财富动因的追求,在这里,各种各样的外语课堂里总是人满为患,无数人怀揣梦想漂洋过海,无数人海外学成,归国创业,使这一新兴阶层得以不断扩大,身份也随之不断增值。

在内陆的武汉、长沙、郑州,在房地产营销、律师、证券、广告、IT业、职业经理人等一些新兴的行业中,年薪20万元左右的人与日俱增,一些人更是身价不菲。在古城西安、兰州和西宁,目前大约有超过12万的经理人才,平均年龄不到38岁,大多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他们充满朝气和活力,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城市经济发展的走势。

我国中产阶层已经初露峥嵘,并且势如潮涌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发展、壮大着。

数量增长:不久的未来达2亿

“中产”继“小康”之后,正在成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标准,变成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的第三个追求目标。但谁能称得上是中国真正令人刮目相看的中产者?最近,经济学家们又提出了新的标准:

(1)教育背景通常极佳。

(2)有基本的经济基础和创业知识。

(3)比较富有,愿意在相对约束但不是在完全约束下发展。

(4)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拉动效应,往往可以带动贫困阶层的就业。

(5)非常易于形成专家、职业群体。

(6)有部分的固定资产。

毫无疑问,那些知识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行业是产生中产者的最好土壤。目前,占据这些行业领导地位的一批中、老年人是中国的第一批中产阶层知识分子,而现在投身这些行业的一批年轻人也将成为这一阶层的中坚力量。

对于未来中国中产人群的构成,一些关注中国中产阶层形成的社会学家开始进行非常明确和具体的表述。他们认为:有5种人将成为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的代表。他们是:科技企业家、金融行业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各类专业人员尤其是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员、个体私营企业家中的一部分以及其他高薪白领。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官员指出,至2006年,中国将有2亿人口进入“中产阶层”消费群。官方解释说,所谓“中产阶层”指的是拥有稳定的收入,有能力自己买房、买车,能够将收入用于旅游、教育等消费的人群。

结构变化:更趋于合理

在不久的将来,中产阶层的内部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1)年轻化。

随着上个世纪70年未80年初出生的年轻人走出校门,步入社会,高学历和现代最新科技知识将使他们一踏上职场就成为佼佼者。他们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大多数人就可以步人中产之列。青春和朝气将成为中产一族的新面庞。

(2)行业结构日趋合理。

在信息化、网络化成为现实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时候,许多适应新经济形式的行业应运而生,策划、咨询、中介等新行业越来越多。中产阶层的行业分布不仅越来越广泛,而且行业内部分工将日趋现代化。

(3)区域更加广泛。

目前,我国中产阶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城市和一些大中城市,在区域上,西部和内陆省份相对人数少于以上地区,并且农民步入中产的人数不多。随着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的差距的缩小,中产阶层将由沿海及内地一些地区向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延伸,这些地区以及城镇的中产阶层将逐步增长。

(4)文化素质将得到提高。

教育的发展,将不仅使大多数人摆脱低文化、低学历的困惑,而且更多的人因为受到高等教育而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得到极大提升。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一方面文化素质较高的工人、知识分子、干部、大学生,由于经济搞活和人事制度改革而加入中产阶层队伍;另一方面,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素质较低的中产阶层成员将被淘汰。整个中产阶层的文化素质将得到整体提高。

实现中产者结构远景的关键

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预测,在20世纪末中国的中产阶层的人数将达到100万。无论按什么样的收入标准,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今天已远远高于奈斯比特的预测。但是,中国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仍然是很低的。

中国有多少人可以称得上是中等收入者?由于中产标准不一,导致各方估计大相径庭。有人预测,中国正形成的中产者,人数已达3.5亿,这一估计可能太过乐观。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截至2002年6月底,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已达22.83万元,其中有48.5%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15万元以上。如果以后者为中产者收入标准的话,中国的中产人数大约超过2亿,占全社会人口的18%左右。如果今后20年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话,则2020年后约可达到38%——这是未来全面小康社会的社会结构的远景。尽管正如前述现在2亿中产人数颇有争论,但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已不再是遥遥无期的梦想。

远景的实现,有三个关键,即是要保护私人产权、维护社会公正、发展公共教育。

只有保护私人产权,才能防范权贵和权力资本侵吞百姓,穷人也有上升机会,私人资本和职业阶层才有成长空间。

只有维护社会公正,才能保证财富的获得通过创造财富实现,而不是掠人自肥。

只有发展公共教育,才能使人人有机会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谁将是中国中等收入者的主力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6个新产生的社会阶层,多是中产阶层的群落。这表明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地位得到了正式的肯定。在十六大提出的新框架下,他们作为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的代表一定会茁壮成长,蓬勃发展,成为中国政治上的进步与健康力量、经济上的消费主体及建设主力,以及中国社会的稳定的主导力量。

《中国中产者调查》陈冠任易扬著团结出版社2004.10定价:29.80元

猜你喜欢
中产阶层阶层
新联会聚合新阶层新能量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被中产”?
中国中产阶层成长中的烦恼与压力
全新皇冠:为中国中产阶层而造
► 乾羽:房产依赖背后是中产阶层的“被中产”
171万人跻身中产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