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创新

2004-04-29 00:44刘向永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4年3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素养

刘向永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颁布后,全国迅速掀起了讨论与学习的热潮。K12信息技术教育论坛等国内知名教育论坛都组织了热烈和有深度的网友讨论。“对高中新课标,你有什么样的困惑与思考”、“关于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等网络讨论主题都有很多网友参与。《标准》的颁布只是一个开端,解读《标准》是一个重新审视课程标准和丰富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过程。在《标准》理念下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就是对《标准》的丰富与扩展。为了解答新课标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疑问,我们特别邀请了《标准》研制组负责人李艺教授、海南省信息技术教研员段青和信息技术教师代表钟和军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标准》折射的新理念

记 者:《标准》颁布以来,全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都在学习。《标准》虽然指向的是高中阶段,但是它所折射出的理念是涵盖整个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请您介绍一下《标准》所折射的全新理念?

李 艺:从宏观的角度看,有两个理念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标准》将信息素养的培养确定为课程目标。课标对信息素养概念的使用,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内涵更加丰富,且与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普遍提倡的素养培养协调起来。一方面,信息素养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概念,有助于学生从心智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再到与社会的协调统一,既满足了他们的现实需要又为终身发展提供了必要基础。另一方面,虽然信息素养由不同成分组成,但这并不能说,各个部分可以分开来通过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或规定不同的课时来一一对应地培养。当然,具体到某一堂课,并不要求一定要兼顾信息素养的所有成分,而应根据教学内容实事求是地将信息素养具体化。课标反对人为割裂信息素养培养的做法,同时也反对牵强附会地在一堂课或某部分教学内容中将信息素养的各个成分都列入教学目标的做法。

第二,《标准》在确立信息素养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后,在对计算机“文化论”到“工具论”的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的理念。信息技术课程就是信息文化的课程化。信息文化的构筑不仅取决于文化的承载物(如信息技术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而且取决于文化活动的主体(如信息技术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管理者),以及二者之间的动态性关系。它体现在信息文化与信息文化主体之间的多元对话和互动,特别是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经验的支持下对一定信息文化的意义建构和创新。信息技术课程追求的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单向的信息文化,而应是一种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不断发展的丰富的文化价值。过去,我们不仅习惯于教材中心,将教材神化,而且将教材静化、孤立化,把它及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当作一成不变的神圣的教条,结果导致课程内容的枯萎和学生素质的偏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标准》提出“师生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借助宏观理念的革新,我们就可以对微观上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材编写等等有一个新的认识。这种认识同宏观理念的革新一样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建设都是值得借鉴的。

记 者:《标准》对于教学给出了一定的建议,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标准》给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李 艺:新课程呼唤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的全面转型,必然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出新的挑战。这种挑战是多方面的。

教学目标的变化是在多元化和全面性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个丰富而全面的能力体系,完全超越了以往计算机教育时代片面的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从单一信息技能的培养转向综合信息技能(信息获取、加工、传递、管理等)的培养,从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转向综合信息素养的提升。

教学对象是由“教”向“学”转向。基于教学目标上的变革,由“教”向“学”转向,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由施教的客体(被动接受)培养成学习的主体(主动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扶贫对象”在教师的支配下按既定路线学习的做法,提倡学生作为学习的“自强标兵”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将学生由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发生器”。

师生关系则呼唤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这就要求教学的平等性和合作化,教学的情感性和人性化,以及教学的互动性和多边化。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需要为中心。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内容的特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已有的软硬件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综合权衡,从而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具体条件及其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选择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丰富教学过程,而不是用一种或某几种教学方法一教到底,长期没有变化。

教学过程要联系实际探究学习和因材施教。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要具有如下特征:贴近生活——突出体现在教学过程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究学习——指教学过程要克服以往单纯依赖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做法,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自身的探讨和研究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能力。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反思

记 者:作为一名省级信息技术教研员,您经常参与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学与教研活动。根据您多年的教研经验,您觉得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一线教师主要面临哪些困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哪些不足?

段 青: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变化,教学从盲目走向有序,从随意走向规范。教师们开始研究新课程的课程目标,他们通过学习成功的教学案例,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并关注学生。然而,却没有人告诉他,面对他的学生和他的课堂条件,课堂教学应该怎样实施才是最佳的。于是,走进课堂常常看到这样一些课:注意到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却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关注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却又淡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得热热闹闹却又疏于有效引导,任务设计得有故事、有情境却远离了教学目标……顾此失彼,形形色色各式各样,总会让人感到些许遗憾。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其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等,在有些教师那里成了孤立的互不相干的概念,忽视了这些因素内在的、深刻的联系,只是在某节课上用上一点,实施起来不免显得被动、生涩。怎样综合分析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一些教师显得茫然。所以,在新课程下,有着明确价值取向的、基于本班本节课堂内容的教学策略的运用是同样重要的。其二,在课前备课中对学生的判断只是一种预期、一种假设,一些教师却仅止于此,沿着这种预期和假设去实施教学,对课堂教学进程中学生的动态性生成性的细节变化(包括兴趣、认知、能力、情感等)重视不够,教学调控力度微弱。所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唤起教师深度研究学生的热情。对学生的研究越深入,课堂教学成功的把握越大。

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困难导致了课堂教学问题的存在。解铃还需系铃人,困难和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们不断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研究高中新课程标准,在新的层次上探索有特色、有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的形成。

记 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您一直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工作,根据您的教学实践体验,目前信息技术教学面临哪些实践困难?我们需要如何反思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钟和军:作为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往往缺乏系统的把握和科学的处理,对教学对象以及他们之间的水平差异也难以准确判断,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自己有时不免陷入一种不知去向、茫然无措的境况。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似乎更多地关注技术学习本身,这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与其他学科教师交往的过程中,总觉得自己驾驭课堂的水平和能力往往不如他们,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以及教学规律的理解十分欠缺,这使得我们在学校教学当中缺乏应有的“话语权”。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力度以及常规管理确实做得十分不够,许多地方都以领导不重视此学科为由,而任由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发展处于一种松散、疏于管理的状态。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教育,这就需要学校特别是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正确引导和指引。

三、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模式创新

记 者:信息技术教学有很多教学方法与模式,比如讲授式、“任务驱动”式等,我们如何恰当、有效地选择这些教学方法呢?

李 艺:所谓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方法,是指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其一,过去的教学多是在技能训练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新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重新界定呼唤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以服务于信息素养的培养为前提。

其二,同样的教学内容往往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施教,此时似乎存在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对于经典的、仍具较强生命力的传统教学方法要继承和发扬,不要一提到教学改革,好像就只能选用新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尚处在发展期,可利用的优秀经验尚不丰富,如果因循守旧,必然丧失发展的机会。因此,老师们可以尽量多尝试自己尚未使用过或使用不多的教学方法,以丰富教学过程和教学体验。

其三,各种教学方法有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趋势,因此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就显得至关重要。

最后,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譬如,“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理论。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

记 者:我知道您一直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创新,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实际做法与体会?

钟和军:在教学实践方面,我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每一个阶段或一节课,我都会与学生进行广泛的沟通。慢慢地,我就和他们建立起一种平等、融合的关系,渐渐地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说。这样一来,我发现作为一位颇有社会经验、有想法的教师,从自己口中说出来的话,甚至带有某种惩罚或教训的话,他们也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了。

一旦建立起与学生平等沟通的关系,在课堂上我就能更加自如地组织教学和开展活动。每当确定了教学内容之后,我会事先在课堂上和学生就活动方式进行商讨,目的是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需求和进步的愿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另一方面他们能够理解自己即将展开的学习活动。在课堂上,我当然乐意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服务,学生遇到疑难便会主动提出疑问。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我慢慢地觉得教育的力量源于点点滴滴的积累和升华。在这当中不仅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教学技艺的科学应用,还有人性的关爱与精神的弘扬。

记 者:在探讨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的问题时,我们必然要面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而您一直强调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转向全面的素养培养,那么一线教师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呢?

李 艺:很多教师认为信息素养的培养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实际上,信息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具体、非常实在的,下表对传统技能训练的教学和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信息素养培养的教学做了一个简单对比,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启示。

记 者:本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研究性学习,那么一线教师如何在教师实践中协调好讲授、训练与学生探究的关系呢?

李 艺:课程改革提倡探究性学习,这是否就意味着不需要讲授和训练了呢?显然不是。那么,什么性质的内容或什么时候应该让学生去探索呢?这并非一个易答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缺少基本知识和技能讲授的教学,很可能导致这样一个危险:使学生陷入摸索一些基本操作过程的陷阱,既消磨了学生的兴趣,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使本来就非常有限的课时更加捉襟见肘,反而失去高层次能力的锻炼机会。比如,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规划、组织、协调、思维、方法,以及对信息社会和信息文化的感悟和体验,等等。因此,教学应该为学生减轻低层次操作技能学习的负担,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习得高层次的能力和素养。总之,探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排斥一些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讲授和训练。如果一定要将通俗易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成探究活动,便成了探究的庸俗化。

记 者:目前各地的信息技术设施和原来教育水平的不同导致学生信息素养的差异很大。我们如何使教学适应学生的差异呢?

李 艺:由于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同一个班内学生信息素养差异大,起点不同、爱好各异。如果按照同样的进度组织教学,不管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还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都是不公平的,不是“吃不饱”就是“吃不了”。这些学生往往会对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形成“干扰”,突出表现为不愿意参加教师的教学活动,自学感兴趣的内容,或者喧哗、玩游戏。显然,这与课程改革的思路是不相吻合的。那么,如何因材施教呢?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提到分层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相同活动框架,不同任务和目标水平,培养学生建立起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另外,研究性学习等其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也是值得我们探索的。我个人要提醒教师的是,不管您准备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学生间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仅仅在于,学生的潜能是否被您发现,又是否真正得到了您的重视。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素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