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跨越演绎26年风雨历程

2004-04-29 00:44:03王小海
决策与信息 2004年3期
关键词:农民改革农业

李 力 王小海

波澜壮阔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26年前从农村开始的。

1978年的一个寒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聚在一间土屋里,冒着风险按下了分田承包到户的鲜红的指印。他们压根没有想到,这个寒夜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

面对着全国农村2.5亿尚为饥饿所困的人们,党中央高度肯定了小岗村农民的首创精神,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了"一号文件",一场巨大的变革由此波及全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呈燎原之势迅速燃遍广大农村,农民长期被压抑的生产积极性如火山般喷涌而出。此后中央连续4年发出的"一号文件",都真实地反映了亿万农民的心声和要求,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成为农村改革迅速推进的强大动力。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加,农村改革的成就令国人振奋,令世界瞩目。

时隔18年之后,当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自签署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发布时,久违了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

中央一号文件把主题锁定农民增收问题,既重"民力",又重"民利",字里行间,让人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视"三农"为重中之重的拳拳之心,充分体现了既重视农业更重视农民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充分体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新的"重农"思想。

回首中国农村26年来的改革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农村改革和农民增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第一步跨越:从贫困到温饱

我们可以看到,农村改革初期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4年,以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第二阶段是1985-1989年,以变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主。在这两个阶段,农村经济超常规增长。

农业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从经营管理体制上调整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关系,通过"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这种包干形式,把农民的收益同农产品的增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为了让农民休养生息,中央连续多年调减征购粮食数量,并大幅度地提高主要农产品合同订购价格。从1978年到1982年,农民向国家上缴征收和统购粮食由3403万吨减少到2820万吨,相反,上缴国家的超购加价粮食由1216万吨迅猛增加到2694万吨,国家向农民收购的议价粮也从327万吨上升到1748万吨。这实质上是让农民通过少缴平价粮多卖高价粮的办法增加收入。

中央还相应减少部分贫困农民的农业税,以直接增加农民的收益。

据有关方面计算,仅1979年和1980年两年时间里,由于农产品价格的提高、税收的减免和生产的增长,共使农民增加了300亿元的收入。

中央还通过显著增加农业投资,并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方式,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农民增收空间。仅1979年国家向农业投入基本建设资金就高达57.9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8.6%,占当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1.1%,达到了70年代的最高投资水平。同时,在国家政策的严格控制下,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基本未动,1979-1980年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分别比上年仅上升了0.4%和1%。

这几个方面的改革,给农业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它使农业生产出现了连续6年的高速增长。1978-1984年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55.4%,每年平均递增7.6%,这是建国以来农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最迅速的时期。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3.6元,到1989年突破600元,达到601.5元。与1949年相比,1989年农民收入增长了12.7倍;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4.5倍,年均递增28.5%,远远快于前30年年均递增4.4%的速度。农民生活迅速实现由基本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到温饱的重大跨越。

第二步跨越:从温饱到小康

自1989年召开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这十四年,农村改革进入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历史新时期,农民开始了由温饱向小康奋力迈进的新征程。

这一时期,我国农业发展总体上也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以农产品短缺为主要特征,中心任务是确保农产品供给。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后期以来,以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为主要标志,中心任务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第二个阶段也被称之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十四年来,中国农业既面临着先通货膨胀后价格持续下降、严重水灾与严重干旱持续交替出现的严峻国内形势,又面临着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的不利国际环境。特别是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徘徊,工农业比例关系严重失调。1984-1988年间,人均粮食占有量从400公斤下降到365公斤,降到当时400公斤的粮食安全水平线以下。而同期工业生产增长过快,摊子越铺越大,工业基本建设规模是同期农业的15倍。当时的农业正处于基础脆弱、后劲不足的状态。

针对这种严峻的形势,1989年11月,十三届五中全会提出,全党全国动员起来,集中力量办好农业,各项经济工作都要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十四年来,中央一直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对保护农民利益、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越来越重视。

改革多年的实践证明,保护农民利益的关键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十四年来,中央坚持实践标准,排除了少数人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姓"资"不姓"社",个别人认为家庭经营的"潜力已尽"、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等错误观点的干扰,采取措施确保了家庭承包经营和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1993年,中央针对第一轮土地承包将陆续到期的情况,及时出台了在原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2002年8月,国家颁布了《农村土地承包法》,从根本上保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给农民吃了"定心丸"。

进入90年代以后,农民负担重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央强调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增加农民负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在各地开展了涉及农民负担文件和项目的清理,1993-1999年共清理2.53万个文件和项目,1999-2000年共查处案件1.46万起,处理违法违纪人员8000多人。2000年初,中央决定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首先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份的少数县市开展,目前已在全国推开。通过取消"三提五统"、调整农业税和精简乡镇机构等,理顺农村分配关系,减轻农民负担。正在进行的税费改革涉及农业人口6.2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3/4以上。2002年,中央财政用于税费改革试点资金245亿元。据测算,试点省可减轻农民负担近300亿元,人均可减负47元。

因传统农业比较效益偏低,中央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养殖业带动农民增收。同时,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农村道路、电网为重点的公益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国家财政安排的农业基建支出由1988年的40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近600亿元,增加了近14倍。

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放开棉花市场和粮食市场,让农民成为市场主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让农民从流通环节中直接获利。

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为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乡镇企业发展到现在已转移了1.3亿农村劳动力,使两亿左右的农村人口增加了收入;农民进城务工成为近年来增收的一大亮点,2003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约为9900万人,2000年至2002年三年农民收入的增量中有47.8%来自外出打工。

1989-2003年,农民收入由601.5元提高到2622元,增长4倍多,农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重大跨越。

第三步跨越: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向世人郑重宣布,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十六大也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十六大为全国人民描绘了一幅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不少专家认为,现阶段是农业发展最困难的时期。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影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观念;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从体制、政策等方面限制劳动力的流动和城镇发展,导致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农村贫困户的困难问题,成为小康路上的"拦路虎"。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三农"问题再次面临一个新关口,与农村经济相伴随的是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农村发展缺乏亮点,农民增收缺乏支撑。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后,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已连续7年低速增长,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粮食主产区和多数农户收入持续徘徊甚至减收,谷贱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影响粮食的供给,农民增收进入最严峻的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左右,扩大到3.1:1。

权威人士指出,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民近一半的收入来自非农产业,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日益明显,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增收困难,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

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发出了"一号文件",送给9亿农民一份温暖而厚重的新年大礼。这份直接资金支持政策占到相当大比例的"高含金量"文件,重点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给农民平等的权利,给农村优先的地位,给农业更多的反哺,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重农"思想。

财政支农力度前所未有。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将新增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传递出国家鼓励农民种粮食的重要信号,在统一城乡税制的政策目标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突出重点,抓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多年来,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抓住了主产区,就稳住了全局。今后,中央将启动规模宏大的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对推广良种给予补贴,对主产区农民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给予补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

转移的农民到哪里去?进城就业,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文件强调要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不论所有制,不论规模大小,只要企业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和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就应该促其发展。

加快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这一项项含金量相当高的举措,将再次激发农村改革的活力。

如果说,20年前的"一号文件",使凋敝的农村走向繁荣,那么,今天的"一号文件",则是在全面分析了农业新阶段的内涵和特征后,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又一次政策创新。它所蕴含的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根本要求。

中国农村改革必将迎来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猜你喜欢
农民改革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 20: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