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异常的家庭心理问题?

2004-04-29 17:59曾文星
心理与健康 2004年5期
关键词:婴孩子女家庭

曾文星

虽然常见的家庭心理问题及短暂的感情冲突是普遍的家庭生活现象,不足为奇,但有时候,有些家庭里,难免产生异常且严重的心理问题,需用特殊的眼光去了解,并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与技巧来处理。在此提出几个较常见的异常家庭问题。

有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家庭

产生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因素很多,可包括社会因素、个人因素,也可能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让我们举一些例子,以便说明家庭环境与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关系。

刘家的男孩国栋,今年才18岁,但已经产生了不少行为问题。三年前,国栋的行为问题就凸显起来。他经常旷课,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街上瞎逛。近来还合伙做坏事,包括欺诈、偷窃及斗殴。国栋家庭环境优裕,父亲在某大公司做经理,很忙,不常在家。就算有时间,也找情妇去,很少与国栋相处。母亲也不常在家,不是找朋友消遣,便是打牌去。偶尔母亲在家,便是宠国栋,给他买这买那。国栋自小由奶妈带大,在家犹如霸王,谁也管不了他。国栋喜欢指使他人,自己当头儿。上小学时,他叫同学替他做功课,不听老师的话,并且喜欢带几个同学逃课。不久还学会了到店里偷东西,他觉得这样刺激。显然,国栋自小被母亲和奶妈宠坏了,缺乏管教,这样的家庭环境是形成国栋行为问题的背景。

与此不同的是章家的女孩——志高。志高的父亲是大学教授,负责学生的训导工作。父亲不仅在学校以管训学生严格出名,在家管孩子也是如此。如,孩子到外面游戏,不能把衣服弄脏,否则就要挨骂;和小孩子们玩,不能乱说话,否则回家要罚站;家里有客人来,孩子要有礼貌,不能大声说话,懂得向客人问好、请安,否则客人走后,就要挨训。志高从未跟朋友去看过电影,夜晚也从未出去逛过街。因父亲认为那是不好的行为。志高的母亲跟父亲也很相似,自己不打扮也不教志高如何穿戴,认为女孩子不该过分招摇。志高不负父母的期望,终于考上有名气的大学,离家住校去了。起初,志高不能适应住校的生活,特别是看到女同学们各个都很会打扮,夜晚常跟男同学外出,而自己却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她感到很茫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志高认识了一位男同学,开始夜晚出去,并且常常很晚才回来。继之,志高开始忽略学业,连白天也跟男朋友到郊外去玩。不久,父亲接到学校通知,志高因旷课过多,被学校命令停学。最糟糕的,父亲还发现志高已经怀孕。很显然,志高自小被过分管教,一旦离家,脱离了父母的严格管教,她一改以往的行为方式,不再约束自己了。

上面所列举的虽然只是两个有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家庭,但从家庭心理卫生的眼光看,发生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家庭,家庭大多有不稳定的因素。

除了不稳定的家庭环境,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管教方式不适当。除了像志高或国栋的例子属于父母过分管教或不管教之外,问题还在于父母所说的与实际执行的往往不一致。比如,父母可能说要如何如何,但实际上不那么做,嘴里讲的是一回事,采取的行为是另外一回事。特别是父母嘴上所说、所要求的,跟父母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孩子也就不再听从父母的教导。其次的问题,乃是父母使用不同的管教方法与准绳,甚至一方公开反对另一方的管教,或背后叫孩子另行一套,使孩子们感到很多事情有机可乘,对该遵守的规矩不遵守。还有,父母说的或执行的管教准绳常有变动,一松一紧,孩子无所适从,结果建立不起来固定的行为准绳,也容易发生行为上的问题。

家庭成员间的虐待

假如某一家庭成员用武力或从精神上去虐待或折磨另一个家人,使其躯体或心理上遭受严重伤害,则称之为家庭虐待。依其被虐待对象之不同,又分为夫妻虐待、子女虐待、父母虐待或老人虐待等。因各有其不同的病理及心理动态,现分别解释如下。

夫妻虐待——“夫妻虐待”指有婚姻关系的配偶之一,以体力或精神上的方式虐待另一配偶。通常指丈夫以武力的方式虐待妻子为多。当夫妻之间发生感情冲突时,丈夫凭其体力的强壮,使用武力殴打妻子,产生“躯体虐待”。而使对方遭受精神上的痛苦,如威胁、恐吓或使配偶心理上感到极端的空虚、难为情等,称之为“精神虐待”。使用暴力与配偶发生性关系,称为“婚内强奸”;当夫妻发生性行为时,加以躯体的虐待,以满足性的兴奋,称之“性虐待”。

其次较多的情况是动手打人的习惯。那些自小经常看到自己的父母相互动手打架,并常挨父母打的人,成人后容易动手虐待配偶。这种人自小养成习惯,动不动就拳脚相加,养成一旦情绪激动,就诉诸武力的行为模式。此种人不仅易于打配偶,也易于打子女。改正的主要方法靠其下决心,改正其不良习惯。长期约束自己,也可改过来。

有时,武力来自心理与感情上的问题。较多的情况是妻子的行为使丈夫产生嫉妒,生怒,引起丈夫的强暴行为。再者,与“亲子三角关系之冲突”有关。即,妻子当着儿子的面讥笑并批评丈夫,或妻子袒护儿子,说丈夫不好,使丈夫感到丢脸而发怒。这种时候,夫妻应相互检点些,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因三角关系的心理问题而引发家庭暴力。

子女虐待——年幼子女被父母使用暴力虐待,产生躯体上的伤害,或精神上被父母恐吓、威胁,或养育上被忽略,得不到基本的心身照顾,影响其心身成长及发展所需,可统称为“子女虐待”。通常说来,子女年岁越小,越无法向他人申诉,其被虐待也越容易发生,且不易被人发现。

从历史的眼光看来,曾容许过各种虐待婴儿的习惯。如杀害畸形的婴儿;穷苦人丢弃无力养育的婴儿等。在旧中国的社会里,曾有强迫女孩受苦缠足的习惯;也有“养媳妇”的风俗,把家里的小女孩熉簦牳人家,当小佣人被指使做事,可说是苦难的遭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些社会问题已部分解决。

至于在一个家庭里,父母虐待自己的婴孩的现象,在不同的社会里,有不同的现象,常与社会及文化传统有关。譬如,有些社会认为孩子是父母的所有品,可任意摆布;有些社会则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子女该由父母体罚管教。但现代社会认为,做父母的,有责任养育子女,但不得伤害、虐待。不但在观念上、伦理上是如此,法律上也严格规定成人不得在体力上及精神上虐待年幼子女。

可是,为什么还有些父母虐待自己的子女呢﹖从精神医学的眼光看来,父母虐待自己的子女,有几种情况。最常见的情况是,做父母的,其本身在年幼时曾受父母的虐待,无形中自己也以暴力对待自己的年幼子女。

有时,是夫妻之间吵闹起来,就打孩子出气。孩子变成是倒霉的出气筒。有时是为了孩子本身的事,而打起孩子来。特别是牵涉到亲子三角关系的症结问题,如母亲袒护男孩,批评父亲不像父亲,惹气了父亲,父亲就打儿子出气;或者,父亲因喜欢女儿,而骂母亲,引起母亲的愤怒,母亲就打女儿报复等。有时是年岁较大的孩子,与父母顶嘴,惹恼了父母,动手打孩子,这些都是家庭里经常可以看到的感情冲突。

但是,严重的、异常的子女虐待,如拷打孩子,烫伤孩子的情况,却是根源于父母的心理问题。最常见的父母心理毛病,乃是心理上很讨厌小孩或婴儿,受不了婴儿的出世与存在,严重虐待婴孩。有的成年人,心理上容易受到婴孩的威胁,不把婴孩当做婴孩,对婴孩的举动都认为或解释为大人的所作所为,而较真地去对待。有时候,虐待婴孩的父母本身患有精神上的毛病,会因妄想或其他精神病的症状与行为,而发生不可理解的虐待婴孩的行为。

假若婴孩所受的精神虐待是心理上的忽略、遗弃,婴孩没得到基本的应得到的感情上的爱与照顾,当他长大之后,也会有心理与行为上的毛病。这与幼小时的早期经验有关系。所以,每个婴孩是否在心理上、生理上被好好地照顾,对他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应避免任何精神上、躯体上的虐待。

父母虐待——此名词恐怕过去没人听过,是近年来开始使用的新名词。是指父母被年纪已大的子女虐待的情况。通常是青少年阶段的男孩子或女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父母熖乇鹗悄盖祝牭那榭觥;痪浠八担指的是不孝顺的孩子用武力打伤父母的事情。

这种孩子动手打父母的情况,除了孩子患有精神病,其行为有不理智外,通常与其亲子关系有关。

老人虐待——顾名思义,“老人虐待”指的是年纪大的老人在躯体上、精神上受到虐待。通常指家庭里年老体衰的父母,被中年子女虐待的现象。可说是与子女虐待相类似的情况。即,弱小的家庭成员受其他家庭成员的歧视、不良待遇甚至虐待。但年老者常因脑力痴呆或心理上的因素,不会、不敢、不肯向别人控诉求救。残酷的待遇,致使他们心理、精神及生理上受到伤害。

不用说,这种情况的发生与社会环境有关。特别是现代社会的人,寿命大大延长,活到七八十岁很普遍。年老而脑力及身体衰弱,需依赖他人抚养照顾的老人越来越多。使事情恶化的,可能是对老人态度的改变。即,老人变得较不受重视。这是现代社会的共同现象与问题。

若是老人的脑力减退,甚至痴呆,不但难以照顾,也容易产生护理上的遗忘与忽略。假如事情发生在家里,外人也难知道。假如老人被家人虐待,有时老人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也不愿向别人讲述。因此,有些社会已在关注这种现象,假如有人发现老人可能被虐待,可向保护老人的机构报告,由该机构派人来查问。同时,在社会上建立更多的养老场所,收容家人无法长期照顾的老人。可以说,这是工业化、都市化且人口老化的社会必然采取的对策。

家人乱伦关系

虽然凭常识与伦理,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父母不能与子女发生性的关系,兄弟姐妹之间不能发生性关系,但在社会上难免偶尔发生这种事情,被称之为乱伦关系。因父母与子女发生的与兄弟姐妹间发生的在本质上有所不同,故分别讨论之。

亲子乱伦关系——“亲子乱伦关系”以父亲与女儿发生者为多,但偶尔也有母子的乱伦关系。父女的乱伦关系,乃指父亲与自己青春发育前后的女儿发生性关系。在社会里,此亲子乱伦比一般人想像的多。有时,情况更为异常。即使母亲在家,这种事也发生,而且母亲也知道,但却若无其事,默许此事的发生。因此,有些家庭心理专家推测,可能做母亲的,自感无兴趣与丈夫亲近,因此潜意识地鼓励女儿做母亲的代言人。

做女儿的,其心理反应也各种各样。有些女孩子因是自己的父亲,而不敢声张,但怀恨父亲,也气恨母亲。个别女孩子沾沾自喜,潜意识地认为从母亲那里抢夺了父亲,而暗自高兴。无论如何反应,均是不正常的亲子间异性关系,将会严重影响女孩的自我心理发展,也会影响其日后的性心理与行为的发展。

同胞乱伦关系——有时,在一个家里,兄弟姐妹们间特别是兄妹之间发生性的游戏,进而发生性的关系。在社会上,究竟此情况发生多少,对彼此的心理发展有何关系,心理学家还不甚清楚,还待日后的研究与调查。

结语与建议

以上所列举讨论的,是偶尔可遇到的各种异常的家庭心理问题。从这些例子里,我们了解到这些异常的家庭心理问题,要从几个不同的方向来预防及处理。首先,在法律上要有规定,如保障婴孩或老人的福利,明文规定对婴孩或老人的虐待是犯法的行为,约束对无力自保的婴孩或残疾老人的虐待行为,以免这种家庭成员间的虐待现象的发生。从社会福利的立场说来,社会应设立各种机构与单位,让受害者有机会向有关单位或机构去申诉,并设立保护机构,对受害者提供所需的保护及养护。如妇女避难所,老人疗养所,青少年管教所等等都是现代社会需要的机构。当问题发生时,相关人员都有适当地方去接受保护、疗养或管训等等。从心理卫生的立场说来,有很多心理卫生工作还待开展,如提倡家庭心理卫生的重要,强调健康家庭环境的维护等。

猜你喜欢
婴孩子女家庭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成长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细微的阳光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