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群
点滴(临床上叫“输液”)是目前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手段,但是,因点滴而引起事故者时有报道,最为多见的是药液外漏而引起组织损伤。
老王是位农民,自幼即患癫痫病,始终未能完全控制。最近由于频频大发作,在乡卫生院静滴苯妥英钠。当护士将针头刺人静脉后,老王感到有些疼痛,以为是药物刺-激的结果,因此,也未作声。没到两分钟,针孔处局部逐渐红肿,疼痛难忍,不得不请来护士。护士来后拔下针头,又扎进另一支手,对疼痛部位未进行任何处理,静滴完毕就让老王回家了。当晚,疼痛加重,并向周围蔓延,第二天出现水疱并有糜烂。于是去找医生,医生敷衍了几句,说几天就能好,打发老王回了家。又过一天,溃疡面向上发展,疼痛无法忍受,于是去了县医院。县医院的医生了解情况后,说是静滴苯妥英钠漏药引起的坏死性炎症,于是进行了清创处理。经1个月的治疗,皮肤溃疡虽好了,却留下了疤痕。
从上述事例不难看出,点滴漏药可以引起严重后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因此,不能不引起重视。
哪些药点滴漏药可引起组织损伤
以抗癌药多见,特别是阿霉素、丝裂霉素、长春新碱、长春花碱和紫杉醇等,只要极少量漏于血管外,即可引起皮肤水疱性坏死,出现顽固性溃疡,称为坏死性或水疱性药物。有的药物,如达卡巴嗪、顺铂、环磷酸胺等,一般不致引起皮肤坏死,但可引起局部炎症,称此为炎症性或刺激性药物,但大量漏药也可引起组织坏死。有些药,如阿糖胞甙、嘌罗霉素、甲氨蝶呤等,不论漏出多少,也不易引起坏死或炎症,称此为非发疱性药物,可以肌内或皮下注射。
除抗癌药外,还有不少药静滴漏出后也可引起皮肤损伤,具有代表性的,如苯妥英钠、硫苯妥钠等强碱类药物,一旦漏出后,可向周围浸润,引起大范围皮肤坏死、溃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血管收缩,导致局部缺血,也可引起坏死、溃疡。葡萄糖、造影剂,渗透压高,使细胞脱水坏死。
点滴漏药的紧急处理
任何药物点滴时都不能使其漏于血管外,除医护人员提高技能外,陪护人员对此也应了解,一旦发现输液外漏,应立即呼叫医护人员,不要延误,因为漏出愈多伤害愈重。漏药后紧急处理原则如下:
(1)迅速和尽量排除已漏出的药物。在漏出药物部位用注射器尽量外吸,然后在漏药部位刺若干小孔,以利药物外溢。如坏死性药物大量漏出,必要时可由外科医生将漏药部位切除。
(2)冷敷或保温。为了抑制药物在细胞内代谢,可用冷敷使局部冷却,此法对阿霉素漏药有效,要在24~48小时内间歇进行。但冷敷对长春新碱等长春碱类药物则禁忌,而应保温。血管收缩药漏出后,局部也应保温。另外,针对漏出的药物种类不同,可使用不同的解毒药,此类解毒药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由有经验的医生掌握进行。
(3)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用于细胞毒性药物外漏时处置,但其疗效尚不能肯定。动物实验证明,对长春新碱和阿霉素无效,因此,仅能用于不了解漏出药的解毒药物时使用,可以外用、局部注射或口服。局部注射可用倍他米松4~8毫克,在漏药部位周围皮下注射,连用3~7天,用药愈早疗效愈好。如不经治疗,1-2周后,即可出现皮肤坏死,此时,应由外科医生进行清创或切除。
(编辑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