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
《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杨松华 著
北京出版社
2004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26.00元
“大一统”一语始见于《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由《春秋》开篇纪年之辞而导出“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政治纲领,此种“微言大义”虽不甚合于西人标榜之形式逻辑,却深刻彰显了国人的文化心理。《公羊传》所言之“大一统”还仅限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不过其间已见两个层面:疆域统一,权力垄断。后世所行之“大一统”在疆域统一方面只维持了动态平衡,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治乱交替,轮回往复,而在权力垄断方面则不断拓展深化:诸侯封建太危险,设郡县、削藩国;知识越多越反动,焚之坑之罢黜之;天下英雄入彀中,不为君用即诛灭……
环视全球,“大一统”可算得上是中国特色:每次分裂之后总是顽强地重新统一,并层累地生成一整套庞大而严密的专制集权制度。洋人对此自愧弗如、困惑不已,只好发明 “亚细亚生产方式”、“东方专制主义”之类理论强作解人,而其解释能力终究可疑。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其实不过是西方中心主义遭遇“他者”时的一句遁词,盖欧洲模式于世界历史并非规律而属例外,且亚非拉也各有其特质,既言“亚细亚生产方式”,当然也可言“阿非利加生产方式”,更可言“欧罗巴生产方式”,此类帽子除作标签之外实在并无意义。所谓“东方专制主义”,强调治理洪水和抵御游牧民族侵扰的社会需要使中国发育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而印度同受洪水威胁、欧洲屡遭游牧民族冲击,它们为何没有“大一统”呢?
中国之“大一统”既绵延两千余年,必有其第一推动力及路径锁定机制。较之欧洲,中国疆域乃一绵延通贯的完整板块,且核心地带人口早已同文同种,故而一元同质结构较多元异质结构更易趋近稳定均衡。在礼崩乐坏、尚力黩武的战国时代,僻处西部边陲、传统束缚最少的秦国率先发现了“专制”与“统一”之间的逻辑联系:集权制度行政效率高、组织能力强,有利于整合国力、并力一向,于是王权越过贵族而与士、农结盟,以“耕战”为基本国策,凭借动员型军事-经济体制,在兼并战争中越战越强,最终“六王毕,四海一”。惟秦式专制虽可实现统一却难以稳固统治,盖“攻守之势异也”,“马上得之”易,“马上治之”难。汉承秦制,将其硬件系统全盘接收下来,而对其软件系统则进行全面更新,援法入儒,儒表法里,阴阳相济,逆取顺守,“大一统”范式从此定型。
谭嗣同曾言,“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而大盗能够横行百代,必有其非常之道。“大一统”赋予了“统一”以极高的价值,君主如不能完成统一大业,其统治合法性难免大打折扣,因此诸国并立而和平共处的局面几乎不可能出现,分裂总是意味着战争,而小民则“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大一统”不仅以“统一”消除了外部竞争,更以“纲常”束缚了内部制衡,虽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设定了不同角色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却只基于身份而无契约保障,双方地位既不对等,在上者总有出位的冲动,一旦上下关系失衡突破临界点,“大一统”的操作系统即重新启动,有大力者以“顺天应人”为号召,发动“汤武革命”,“欲做奴隶而不得”的小民为争取“做稳了奴隶”的权利而群起影从,于是治乱分合循环不已。
本书引入新制度学派理论解读“大一统”,研究其起源、结构、特点、模式、机制、绩效、变迁,对嬴政称帝至宣统退位的2132年的兴衰史做出了独到分析。作者本专业为经济学,跨界谈史,别开生面,古今互见,自有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