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畲村

2004-04-29 16:00董建辉
寻根 2004年6期
关键词:罗源县畲族契约

董建辉

笔者此前了解畲族,多是从书本上,而且大都与畲族的历史有关。此次因为参与云南大学组织的“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才有了与畲族同胞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从一张张笑容可掬的脸庞上,从一幕幕辛勤劳作的画面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畲族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它们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也带给我们文化上的撞击。眼前的畲村是美丽的,畲民是温和的淳朴的,他们的文化积淀更是深厚的。

历史源流

我们此次调查的目标是罗源县八井村。八井村坐落于蜿蜒弯曲的罗源海湾内侧,距离海岸约二三里,行政上属罗源县松山镇。在古代,八井村名曰“陈伯井”,隶属拜井里。这里的畲民姓雷,属罗源县松山镇牛洋支派,传说祖居广东潮州凤凰山,后迁入福建兴化府的莆田一带。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他们的先祖从莆田迁至罗源,住居罗源城西南的笔架山。弘治年间(1488~1505年),又入迁松山镇牛洋村,并分衍八井村。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为迁界的缘故,分别迁往吕洞、贝溪(南洋)和尖山。康熙二十年(1681年)复界时回迁,其后裔分衍牛坪(已废)、横埭、杨家里、经布岩等村。如此算来,雷氏畲民在八井村居住的时间已逾500年。

据八井畲民称,他们的远祖是忠勇王盘瓠,肇基祖则是雷安居、雷安和兄弟俩。1998年新修的《罗源县志》在介绍“八井拳”时提到过这两人:“在罗源畲族中流行的武术有棒术和拳术,尤以‘八井拳最具代表性。明成化年间由雷安居、雷安和两兄弟传到牛洋村,其后裔迁居八井后逐渐出名,故称之‘八井拳”。

县志所述八井拳的发端时间与畲民祖先迁入牛洋村的年代(明弘治年间)有明显出入,因为按照常理,如果八井拳确是明成化年间由兄弟二人传入牛洋村,那么他们入迁牛洋村的年代就应该是在此之前,而不应该是在此之后的“明弘治年间”。综合这两种不同的说法,将八井村畲民入迁牛洋村的年代折中定为明成化至弘治年间,大概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雷安居、雷安和兄弟俩在八井村安家落户后,辛勤耕耘,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子孙的繁衍,终于使昔日的单门独户衍化成今天比屋而邻的同姓宗族。

八井村畲姓宗族分福、禄两房,福房分居牛洋、八井、横埭诸村,禄房主要住八井村,至今已繁衍17代。通过口头调查与早期土地契约文书、墓碑文字等的验证,我们了解到,八井畲村的字辈有两个系统,一为“安邦民飞永,君子辅朝廷,乾坤志信可知贤”,一为“安邦民飞永,君子辅枝大,向章传世德恒开”。在这两个系统中,“安”字辈都是八井畲民的第一代,看来,雷安居与雷安和应是八井畲民的开基祖。

初入八井村的时候,我们实在看不出这里的畲族和我们所熟悉的汉族有什么两样。

他们的装束、他们的新居样式、室内摆设甚至神灵牌位等,都和周边的汉族没有多大分别。直到在村长家落下脚来,我们才愕然发现,村长的奶奶和母亲的发式有稍许的特别:将头发卷成两股,缠以红毛线,再交叉拢至脑后,中部高凸,恰似耸立的鸡冠。这应该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所谓“凤凰头”了。由此看来,经过和汉民族长期的密切交往,八井村畲民汉化的程度可谓甚深了。如果不是事先被告知,一般人恐怕很难明了他们的民族身份。

从八井村所保留的大量清中期以后的契约文书看,至晚在清雍正年间,八井村畲民已被“编图隶籍”和“编甲完粮”。在这一时期的土地山林典当、买卖契约中,出现了大量“红契”,表明八井村畲民已被编入民籍,向清政府完粮纳赋。与汉民族的融合,在那个时候应该就已达到相当的程度。

以歌伴婚

畲族同胞靠“打歌”(对山歌)培育感情,缔结婚姻,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浪漫性。从男女青年交往开始,到情投意合,谈婚论嫁,再到洞房花烛夜,山歌始终陪伴着他们。畲族谚语说:“无歌不成婚。”的确,如果一个小伙子或姑娘家连“打歌”都不会,那他(她)就注定只能单身过一辈子了。上了年纪的长者说,以前去邻村串亲戚时,哪个小伙子要是被姑娘家看上了,而又不会或不愿“打歌”,那他可就惨了,要么会被姑娘家逼上绝壁,要么会被枝条抽得大腿上青一块,紫一块。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记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中,现在还会“打歌”的已属凤毛麟角,以至调查组为了了解八井村畲民的音乐文化,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几个人来对歌。而且,还都是男性。至于女性,大概是面对陌生的外来人,羞于开口吧。几个打扮入时的少年说:“我们昨晚还与几个宁德来的姑娘们对歌到天亮呢。”仔细询问方知,他们唱的原来只是流行歌曲,而且还兼有卡拉ok伴奏呢。

畲族一般通行族内婚,即在蓝、雷、钟三姓内通婚,同姓是不能婚配的。根据习俗,如果同姓婚配,他村畲族可以前来抢亲。但在八井村,只要不属同一祠堂,同姓之间是可以婚配的。从分布在村落四周的墓碑来看,至少在清代中叶,八井村即有同姓通婚的个例。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与新婚姻法不相矛盾,同姓结婚的渐次增加,同祠堂婚配的也已常见。根据我们的统计,现在的比例已达40%之多。相反,尽管八井村与汉族村落毗邻,但与汉族之间的通婚,比例始终偏少。

夫妻关系

八井村畲族家庭规模不大,以核心家庭为主,累世同堂的极为少见。即使有,也大多因为是独子,或兄弟分了家,父母和幼子同居。据1958年福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统计,当时村里人口最多的一家有8人,平均每户3.7人。现在的八井村家庭以四口之家为数最多,最多的一户仍为8人,全村每户平均人口为4.07人,比1958年略有上升。

家庭内部,长幼有序,夫妻关系和睦。在田头地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夫妻亲密合作的景象。休息时,夫妻各自叼着香烟,手里攥着瓶啤酒,有说有笑,让人好不羡慕。夫妻关系的和睦,可能与一项制约性的风俗有关。根据该习俗,如果丈夫虐待了妻子,妻子娘家会组织一干人前来干涉,称为“做娘家头”。花费的开支,包括旅费、招待费等,均由女婿负责,他人不得干涉。通常,女婿为平息事态,还得杀猪宰鸡,好生款待。所以,丈夫如果不想让自家破产,就得对妻子宽容些、体贴些。

其实,畲族男子本来就是温和敦厚的。关于这一点,很多古地方志都有同样的记载。道光《建阳县志》说:畲族“性甚驯,不至如楚粤之僮瑶好乱喜杀,以自戕种类”。我们的体认也确是如此。调查期间,恰逢八井村遭遇1949年以后最严重的高温干旱,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奇缺,生活用水仅靠每天傍晚5点至7点近两小时的自来水供应,田间用水则仰赖每天早晚上游养鳗厂的废水排放,即使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也从未见村民因争水发生重大纠纷。

畲族女子是勤劳的。从早到晚,她们都奔波在田间,只有到了傍晚时分,才可见一些女子陆续走出房门,拿个小凳子,坐在自家门前纳凉、休息。倒是一些年岁稍长的男子,经常三五成群地围坐在村口的大榕树下,在香烟缭绕中,谈论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由此观之,认为畲族妇女社会地位高的看法,值得进一步商榷。

鬼神信仰

八井村的道士似乎特别多,和我们调查组熟稔的就有好几位。在我们的印象中,道士应该是不苟言笑的长者,脸容瘦削,蓄着长长的白胡子。而在八井村,所见的道士多是年轻小伙子,开朗豁达。只要不是在做仪式时,他们都是面带笑容,有时甚至高谈阔论。他们也乐于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多数道士都不是职业性的,但他们经常被邻村甚至邻县请去,为他们禳福消灾。对他们而言,从中可以获得一笔不小的收入。

在八井村畲民的观念中,鬼神似乎无处不在,大树有灵,大石头有灵,田野乡间四处都是神灵的寄身场所。哪家大人或小孩生病了,他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在什么地方冲撞了神灵。于是,请来的道士便忙碌开了,又是念咒,又是祈祷,求得的当然是心灵上的安慰。只是到万不得已时,他们才去看医生。

调查期间,我们从一村民家征集到一批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契约文书。村长和他的太太一再叮嘱我们,千万不要把它们带回家(我们寄宿在他们家中),放在村委会办公室就可以了,否则他们“会害怕”(村长太太的原话)。为了不引起他们的恐惧和紧张,我们直到离开八井村时,才将这些契约文书直接从村委会带上了公共汽车。他们认为,如果将此类物品放置在住宅中,可能会给家人带来厄运。八井村精英人物、原罗源县政协主席雷××七八年前不幸遭遇车祸,族人便认为是他把族谱存放在自己家里的结果。他本人可能也这么认为,所以事故之后,他便将族谱从家中转移到了哪个政府部门的资料室,致使我们在调查期间始终未能找寻到该族谱,留下一个最大的遗憾。

他们相信,凡是与已逝祖先相关的物品,都带有神性。这种泛灵式的信仰,使得八井村畲民对此类物品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只要不是自己非常熟悉的近亲,凡他们用过的甚或与他们有关的物品,都尽量不去接触它,否则就可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祸害。

这种观念和心理使我们对其祖先崇拜产生了质疑。因为,如果他们真的是崇拜祖先,就应该相信祖先神灵的庇佑,而不是对他们采取时时处处提防的态度。我们据此认为,祖先崇拜并非畲族信仰的原生形态,而是因为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其中隐含的这种矛盾性。

古今经济

八井村地处罗源湾内侧的山区地带,古代时自然条件恶劣。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生活应该是艰难的。但是,至少在清中叶以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清代八井村的墓葬形制来看,与周边汉族村落的墓葬并无二致。坟墓均用巨石砌成,占地面积不小。墓碑碑文阴刻,涂以红漆,字体遒劲有力,明显出自行家之手。如果没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建造这样奢华的坟墓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这种坟墓在八井村还不在少数。

清乾隆年间,八井村还出现了像雷君恒这样富甲一方的人物。他在村中建造了两栋规模宏大的八扇房,一栋留给长子,一栋留给次子和三子。时至今日,其中的一栋还矗立在旧村中,另一栋据说也是数年前才拆毁。

雷君恒的第7代孙雷坤照是当时村中惟一的“秀才”,写得一手好字,在八井村所属的地方享有不错的声望。八井村清代的契约文书基本上都是因为他悉心保管而得以留存至今。一些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地主还把自己的契约寄存在他家。从这些契约来看,清光绪九年(1883年)直至民国初期,他一直都致力于典买山林、田地,还大肆在民间放贷,赚取高额利润。

如今,雷君恒的后代子孙已过上更为幸福的生活。从20世纪80年代始,率先富起来的村民就搬离了半山腰的八扇房,纷纷在山脚平地盖起了高大宽敞的新房,形成了规模更大的八井新村。走进村民家,彩电、洗衣机、电话等应有尽有,一些人还置有在农村并不实用的冰箱。摩托车也成为了年轻人便捷的交通工具。

猜你喜欢
罗源县畲族契约
饮食契约
一纸契约保权益
从宗祠到祠庙剧场——闽东罗源县陈太尉宫的空间演变及其启示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畲族三月三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两男子恶意串通虚假诉讼被批捕
畲族民歌
福建罗源:严肃查处违规使用扶贫资金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