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路径选择

2004-04-29 00:44阎海岩
市场周刊 2004年7期
关键词:空间组织产权制度竞争力

阎海岩

决定经济发展的水平的因素有四种,技术、人力资本、制度和资本的存量。东部沿海地区借助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先行一步,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中部六省,且发展差距还呈加速扩大之势;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依靠中央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厚聚薄发,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将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而东北老工业基地也会抓住“振兴东北”战略的难得机遇,努力实现经济的突破性进展,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面对新形势,如何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加速在全国区域经济板块中崛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在这样的困境下,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与策略就是中部发展的最佳途径。

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有效参与市场竞争。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的一种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的产权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产权不是万能的,但是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时,都离不开有效的产权制度。为什么呢?因为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克服一个壁垒,即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之间的矛盾。私人收益就是参与经济活动时个人的盈亏,社会收益就是社会从私人经济活动中获取的公共利益或损失。缺乏效率的产权制度总是使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极不一致,私人成本超过他可能得到的私人收益,他的大部分收益被第三者免费享受,他就不愿意再从事这项经济活动,虽然对社会来说这项活动可能很有利。因此,必须设计某种产权制度,以刺激或驱使人们去从事社会所需要的经济活动,并使个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接近相等,或者个人收益大于个人成本。而有效的产权制度建立的重要前提,就是必须对产权进行明确的界定。因而必须在界定产权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有效的防止政府对民间产权的侵害。

二、减少政府层次结构,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实现中部崛起的根本所在。在目前的中国政治结构下,政府本身有些异化,既得利益集团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政府相联系,自身并不支持改革,政府本身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加大了交易费用。政府层次的扁平化将极大的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一个较好的办法就是合并乡镇,将地区的管辖权限制在下辖的区中,避免地级市将县的财力用于自身的建设。浙江为榜样,2002年,浙江省县及县级市58个,县域GDP平均80.2亿元,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平均3.5亿元,24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总数居全国第一。而中部六省县及县级市500个,县域GDP平均仅浙江的45%,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也仅浙江的四分之一,仅5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级经济的发展才能解决“三农问题”,创造巨大就业空间,缓解就业压力。

三、进行基于市场选择的相机性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崛起的中心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可采取基于市场选择的相机性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即利用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将产生的资金、技术和组织扩散,以及部分市场让出的有利时机,根据自身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以市场对产业的选择为基准,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在开放状态下合理发展各种适宜性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要针对中部地区和国内多种经济形态、多层次市场需求和要素供给并存的情况,建立多种适宜性产业和各类企业共生、竞争的产业群落;建立地方政府基于市场选择的产业结构调整激励机制;主动利用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WTO的时机,形成有利于产业之间协调发展,提高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机制;要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的循序渐进与赶超之间的关系。

四、实施大开放主战略,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突破口。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个地方发展空间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中部六省要崛起,就必须在更大范围、更大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国际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一是要积极开展与长江角、珠三角、闽三角、京津塘等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合作的方式包括依托重点产业、产品、企业利用和引进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管理经验,推进中部地区产业改组。二是要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大改造的合作。可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租赁、参股等形式,参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要抓住西部开发的机会,引导过剩劳动力到西部地区就业,要往扩大适应西部市场需求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高产品在西部地区市场的占有份三,是要扶持一批具有规模、品牌和市场优势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到境外投资,引导优势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五、优化多极化网络型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区域经济空间组织优化是中部地区经济崛起所需完成的另一项重大任务。为此,笔者提出中部地区要采取多极化网络型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策略,也就是要充分利用城市体系、交通、信息、企业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各种快速发育的网络,进行多极化网络型区域开发,培育出若干具有全国意义的核心竞争力地区,参与全国的区际分工和竞争,同时,发挥其对区内的空间组织核心作用,促进区域内部协调发展。重点做好两项工程,一是根据空间组织的思想,用竞争的理念选择若干核心竞争力地区,把它们作为中部地区经济竞争力的主干之一进行重点培育,使其与主导产业一起构成中部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围绕核心竞争力地区,从城市体系、交通运输、信息传递、各种经济和社会组织等方面,建设中部地区内部及与外部相连的网络系统。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努力形成以若干核心竞争力地区为中心的增长极,构成各种网络的结点,在发展过程中编织网络,提高网络自身的组织水平;同时,依靠各种网络的综合作用,扩大核心竞争力地区的影响,提高中部地区内部及与区外的资源流动、信息交换的速度和效率,充分利用区内外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水平,归根结地是有制度的决定的。在目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在多年的制度变革后,空间有限,因而强制性的变迁就处于主导地位;在非正式制度与正式的制度中,非正式制度受到正式制度的制约。中部的后发劣势明显为了追赶东部地区,有必要中部的人民和政府作出巨大的努力。

猜你喜欢
空间组织产权制度竞争力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SmartKey脑力空间组织的全脑开发体验课开课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试述开明书店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集体晨练运动与城市公园空间组织特征显著性研究——以哈尔滨市四个城市公园为例
武汉市东湖景区游憩空间组织及优化研究
日本竞争力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直销模式视角下网上零售企业的空间组织研究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