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女童谋杀案

2004-04-29 12:43:28新井一二三
台港文学选刊 2004年7期
关键词:谋杀案幼稚园入学考试

新井一二三

世纪末。晚秋。东京都文京区。

两岁的女童,在幼稚园的院子里失踪。她是跟着妈妈来接五岁哥哥的。

几天后,罪犯向警察局投案自首。女童早已丧命,遗体给埋在静冈县乡下,犯人老家外边。

罪犯是三十五岁的家庭主妇,婚前当过护士,丈夫是佛教和尚。

夫妻有五岁儿子和两岁女儿:家庭结构跟受害者完全一样。两个家庭住得也很近。两个男孩是幼稚园的同班同学。两个女孩经常在同一个公园或同一所儿童馆玩耍。两个母亲几乎每天都相见面。别人以为她们很要好。

那天,犯人也是拉着两岁女儿的手,来幼稚园接五岁儿子的。可是,她却带走了另一个女童,直接到附近的公共厕所,一口气把她勒死。之后,黑色大布包里藏着仍暖的遗体,跟自己的两个孩子回家去了。

五岁和两岁的兄妹,到底有没有看到母亲做的事情?

稍后,犯人把孩子们托在丈夫任职的寺院,一个人背着黑色大布袋上了往西的新干线。

她老家在农村,现在只有老母住,那天老太太正好出去没在家。据报道,她到房子后边,用农具挖了洞,把赤裸裸的女童遗体埋在土地中。

这么个凶杀案件,自然轰动全日本。大家都想知道:究竟为什么?

刚开始,报道的焦点是:名门小学以及幼稚园入学考试过了头。

东京的文京区,名不虚传,是名校集中的地方。东京大学、御茶之水女子大学等等名校都在这里。住在文京区,父母亲很关心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大学中学,连小学幼稚园都尽量要上名校。

大学中学的入学考试,可以考学力。但是,小学幼稚园的入学考试,到底能考什么?有些学校看孩子们集体活动时的表现,有些学校看个别面试时候的态度。但,毕竟是两岁到五岁的孩子们,考查过程很难保持客观公正。于是,有些名校干脆叫家长抽签,然后再看小朋友的表现态度。这样,父母的运气好,孩子才能上名校。

这次案件的犯人,看来是运气很差的。她替五岁儿子和两岁的女儿,分别报考了国立的小学和幼稚园,结果都没有抽中。相比之下,另一个家庭的孩子们,皆得到了上名校的权利。

一起长大的两对兄妹,从此所走的道路会很不一样了。名校采用所谓“自动扶梯制”,一旦上了幼稚园、小学,沿着轨道,自动能读到高中。也就是说,一次抽签的结果决定能不能过十二年或十五年的名校生活。

出于妒嫉和绝望,三十五岁的家庭主妇勒死了两岁的女童———这是日本传媒对该案件的初步解释。

谋杀案发生的东京都文京区,曾有三年时间,我每天都到那里。受害者家庭住的高级公寓,当时还没有建起来,原先有几栋平屋,其中一家是甜品店。夏天下课以后,我和同学们去那儿吃冰淇淋;冬天则吃热腾腾的红豆汤。

我们是附近一所名校的学生。同班同学四十二人当中,女生有十四人,其中七个是从附小上自动扶梯来的。另外四个来自附属初中。像我这样,高中才考进去的最少,只有三个。

讲学习成绩,高中考进去的我们最强。但是,讲学校里的地位,我们倒是最低的。附校是阶级社会,资格越老越有地位。从附小来的小姐们,多年住在文京区,待人接物都有小公主的风格。她们的父母亲一般都有钱并受好的教育;否则,三十多年以前,不会想到把孩子特意送到名门小学去。这一点,跟今天很不同。如今,名校热平民化。本来不属于那阶层的父母亲都要替孩子报考。

公立小学、初中时代,我班里同学们的家庭背景五花八门,有富人也有穷人。我以为那就是社会。上了高中、国立大学附属的名校,我才发现,在我原来认识的社会上面,还有一层社会。

读高中的三年时间,我的自我形象一直不很良好。跟来自附小的公主们比较,总觉得自己粗糙。原先天真地以为我家属于社会中流,现在清楚地知道其实至少是中下,如果不干脆是下层的话。青春期,本来就是自我意识过甚的时候,再加上阶级劣等感,我的自尊心受了重伤。

都二十年前的事了。如今很少回想高中时代。直到两岁女童谋杀案发生,在电视上重访曾经很熟悉的地区,我才第一次想到了以前没注意到的事情;我读高中的三年里,母亲连一次都没有参加过家长会。

入学典礼以后,在一定得有家长到校的情况下,母亲总是委托父亲出面。我当时以为是母亲太忙,或者对孩子的教育不大感兴趣的缘故。这次的案件才让我想到,也许,她受不了名校散发的阶级压迫感。

涉及谋杀案的两个家庭,表面看起来颇相似,但再接近看,却存在着阶级鸿沟。

两个家庭住的两栋大楼,距离两百米,一栋是高级而单位出售的,另一栋是破旧而出赁的。一个父亲是商界巨头的少爷,另一个父亲是上班的和尚。

这个世界向来就是不公平的。如果互相不接触,则不必感到自卑。然而,两个家庭恰巧住得这么近,两对孩子又是同性同龄,自然被卷进同一个圈子里去,不能不来往了。

罪犯本人生长在乡下,大专毕业以后就做了护士,在日本是薄薪的工作。她信佛教好坐禅,六年前嫁了和尚。他们住在东京文京区,是丈夫工作的寺院在那儿的缘故。

除了照顾两个小孩以外,她也常去丈夫上班的寺院帮忙。每逢农忙期,则回老家帮母亲插秧、割稻子。

表面看来是很朴素踏实的女人,她怎么会杀死两岁女童?据报道,她每天在牢里坐禅。

半辈子居于人下,到底是什么滋味,别人只能猜想。不过,作为母亲,她希望孩子们上名校,过跟自己不一样的生活,是可以理解的。国立名校在家附近,而且学费相当便宜。只要自己运气好,抽签能抽中,那么孩子们始终有可能考上,不管竞争率多高。

可是,人生最不公平的,莫过于运气。有钱人的太太,连抽签都能抽中;穷和尚的老婆,连抽签都抽不中。

被捕后,犯人说,她其实不在乎孩子的升学问题。她跟受害者的母亲,却有过感情上的冲突。乡下出身,没读大学,家境不好,这些不利条件让她有自卑感。对方的一言半词都好像在暗示看不起,甚至排挤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们。

日本的大众媒体,过了当初的震撼以后,纷纷报道两个母亲间的摩擦。这样的做法,对受害者的家人非常残酷。即使在大人之间有过矛盾,谋杀的犯罪性是绝对不可抵销的,何况受害的是无辜的两岁女童。

世纪末的日本,凶杀事件一个接一个。更令人担忧的是舆论反应之荒谬。在女童谋杀案发生以后,寄到报社、电视台的公众来信,多半是认同于罪犯的。

三十多岁的家庭主妇们纷纷写信诉说:留在家里带孩子多么辛苦;跟其他母亲的来往多么伤脑筋;让孩子上名校是家庭主妇惟一出气出锋头的办法等等。

也许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为了这些理由,身为母亲,她们不同情被杀死的女童以及她母亲,而宁可对犯人表示理解,似乎显示,世纪末日本社会的病态心理在弥漫。

这几年,每次学生凶杀事件,日本传媒和舆论对犯人表示的兴趣,远远超过对受害者的关怀。而且,对犯人的兴趣很容易变成对犯罪行为的理解,甚至认同。

普通市民写信给报社说,杀死两岁女童的家庭主妇,搞不好就是我自己。这样的现象,以前是根本想像不到的。

人们认同于罪犯而有意无意地糟蹋受害者,恐怕是大家对目前的日本社会深抱不满的缘故。他们下意识地觉得,自己被社会糟蹋,若有机会就非报复不可。

战后的日本,随着经济发达,讲求物质生活,大部分人都能过中流生活了。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泡沫经济时期,阿猫阿狗都买了世界名牌。现在,面对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萧条,社会各方面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

教育也不例外。很多公立学校,学生的水平越来越低,有时连叫他们坐下来听课都很困难,于是有教师说,学校已变成动物园了。在这么个情况下,越来越多父母要把孩子送到私立小学去。但是,经济不景气时期,并不是每个家庭都付得起私立小学的学费。剩下来的出路惟有国立名校。只是,竞争率高得出奇,有时高达七十倍。

我家附近有几所私立名校。为了准备那些小学幼稚园的入学考试,有些孩子一岁就开始上预备班。外人不明白一岁的娃娃到底学什么,其实,那些预备班,主要是给母亲开的。付学费后,她们要接触自己的同类人,也要搜集关于名校入学考试的各种信息和风闻。例如,有些幼稚园最重视家长的人品,为了留下好印象,母亲最好穿深蓝色的西服长装,裙子的长度应该到膝盖。

我每天上街,都看到穿着深蓝色长装的年轻母亲拉着一两岁孩子的手,上名门幼稚园入学考试的预备班。每天遇到的,应该是不同的母子,可是看起来都一模一样。

东京都文京区的女童谋杀案发生在十一月底。十一月是日本全国的幼稚园招募新生的时候。如今日本的儿童人口越来越少,很多幼稚园不满定额。同时,一些名校的竞争率越来越高。才两岁就要参加入学考试,若不合格,则要尝失败的滋味,小朋友们也够辛苦。

不过,当众替孩子抽签的父母亲所感受到的压力也应该很大吧。据说,谋杀案罪犯的女儿和受害女童都报考的国立御茶之水女子大学附属小学,要求报考儿童的家长一个一个地上礼堂的舞台,当众抽签,用的是红白两色小球。红球是空彩,白球才是中彩签儿,结果对大家一目了然。

上千对母亲和孩子,沉默地凝视着舞台。一次抽签的结果会左右孩子的将来。在那种情况下,要上舞台抽签,光是想像,我的胃已经发疼。

世纪末。晚秋。东京都文京区。

两岁的女童,在幼稚园的院子里失踪。她是跟着妈妈来接五岁哥哥的。

几天后,罪犯向警察局投案自首。女童早已丧命,遗体给埋在静冈县乡下,犯人老家外边。

罪犯是三十五岁的家庭主妇,婚前当过护士,丈夫是佛教和尚。

夫妻有五岁儿子和两岁女儿:家庭结构跟受害者完全一样。两个家庭住得也很近。两个男孩是幼稚园的同班同学。两个女孩经常在同一个公园或同一所儿童馆玩耍。两个母亲几乎每天都相见面。别人以为她们很要好。

那天,犯人也是拉着两岁女儿的手,来幼稚园接五岁儿子的。可是,她却带走了另一个女童,直接到附近的公共厕所,一口气把她勒死。之后,黑色大布包里藏着仍暖的遗体,跟自己的两个孩子回家去了。

五岁和两岁的兄妹,到底有没有看到母亲做的事情?

稍后,犯人把孩子们托在丈夫任职的寺院,一个人背着黑色大布袋上了往西的新干线。

她老家在农村,现在只有老母住,那天老太太正好出去没在家。据报道,她到房子后边,用农具挖了洞,把赤裸裸的女童遗体埋在土地中。

这么个凶杀案件,自然轰动全日本。大家都想知道:究竟为什么?

刚开始,报道的焦点是:名门小学以及幼稚园入学考试过了头。

东京的文京区,名不虚传,是名校集中的地方。东京大学、御茶之水女子大学等等名校都在这里。住在文京区,父母亲很关心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大学中学,连小学幼稚园都尽量要上名校。

大学中学的入学考试,可以考学力。但是,小学幼稚园的入学考试,到底能考什么?有些学校看孩子们集体活动时的表现,有些学校看个别面试时候的态度。但,毕竟是两岁到五岁的孩子们,考查过程很难保持客观公正。于是,有些名校干脆叫家长抽签,然后再看小朋友的表现态度。这样,父母的运气好,孩子才能上名校。

这次案件的犯人,看来是运气很差的。她替五岁儿子和两岁的女儿,分别报考了国立的小学和幼稚园,结果都没有抽中。相比之下,另一个家庭的孩子们,皆得到了上名校的权利。

一起长大的两对兄妹,从此所走的道路会很不一样了。名校采用所谓“自动扶梯制”,一旦上了幼稚园、小学,沿着轨道,自动能读到高中。也就是说,一次抽签的结果决定能不能过十二年或十五年的名校生活。

出于妒嫉和绝望,三十五岁的家庭主妇勒死了两岁的女童———这是日本传媒对该案件的初步解释。

谋杀案发生的东京都文京区,曾有三年时间,我每天都到那里。受害者家庭住的高级公寓,当时还没有建起来,原先有几栋平屋,其中一家是甜品店。夏天下课以后,我和同学们去那儿吃冰淇淋;冬天则吃热腾腾的红豆汤。

我们是附近一所名校的学生。同班同学四十二人当中,女生有十四人,其中七个是从附小上自动扶梯来的。另外四个来自附属初中。像我这样,高中才考进去的最少,只有三个。

讲学习成绩,高中考进去的我们最强。但是,讲学校里的地位,我们倒是最低的。附校是阶级社会,资格越老越有地位。从附小来的小姐们,多年住在文京区,待人接物都有小公主的风格。她们的父母亲一般都有钱并受好的教育;否则,三十多年以前,不会想到把孩子特意送到名门小学去。这一点,跟今天很不同。如今,名校热平民化。本来不属于那阶层的父母亲都要替孩子报考。

公立小学、初中时代,我班里同学们的家庭背景五花八门,有富人也有穷人。我以为那就是社会。上了高中、国立大学附属的名校,我才发现,在我原来认识的社会上面,还有一层社会。

读高中的三年时间,我的自我形象一直不很良好。跟来自附小的公主们比较,总觉得自己粗糙。原先天真地以为我家属于社会中流,现在清楚地知道其实至少是中下,如果不干脆是下层的话。青春期,本来就是自我意识过甚的时候,再加上阶级劣等感,我的自尊心受了重伤。

都二十年前的事了。如今很少回想高中时代。直到两岁女童谋杀案发生,在电视上重访曾经很熟悉的地区,我才第一次想到了以前没注意到的事情;我读高中的三年里,母亲连一次都没有参加过家长会。

入学典礼以后,在一定得有家长到校的情况下,母亲总是委托父亲出面。我当时以为是母亲太忙,或者对孩子的教育不大感兴趣的缘故。这次的案件才让我想到,也许,她受不了名校散发的阶级压迫感。

涉及谋杀案的两个家庭,表面看起来颇相似,但再接近看,却存在着阶级鸿沟。

两个家庭住的两栋大楼,距离两百米,一栋是高级而单位出售的,另一栋是破旧而出赁的。一个父亲是商界巨头的少爷,另一个父亲是上班的和尚。

这个世界向来就是不公平的。如果互相不接触,则不必感到自卑。然而,两个家庭恰巧住得这么近,两对孩子又是同性同龄,自然被卷进同一个圈子里去,不能不来往了。

罪犯本人生长在乡下,大专毕业以后就做了护士,在日本是薄薪的工作。她信佛教好坐禅,六年前嫁了和尚。他们住在东京文京区,是丈夫工作的寺院在那儿的缘故。

除了照顾两个小孩以外,她也常去丈夫上班的寺院帮忙。每逢农忙期,则回老家帮母亲插秧、割稻子。

表面看来是很朴素踏实的女人,她怎么会杀死两岁女童?据报道,她每天在牢里坐禅。

半辈子居于人下,到底是什么滋味,别人只能猜想。不过,作为母亲,她希望孩子们上名校,过跟自己不一样的生活,是可以理解的。国立名校在家附近,而且学费相当便宜。只要自己运气好,抽签能抽中,那么孩子们始终有可能考上,不管竞争率多高。

可是,人生最不公平的,莫过于运气。有钱人的太太,连抽签都能抽中;穷和尚的老婆,连抽签都抽不中。

被捕后,犯人说,她其实不在乎孩子的升学问题。她跟受害者的母亲,却有过感情上的冲突。乡下出身,没读大学,家境不好,这些不利条件让她有自卑感。对方的一言半词都好像在暗示看不起,甚至排挤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们。

日本的大众媒体,过了当初的震撼以后,纷纷报道两个母亲间的摩擦。这样的做法,对受害者的家人非常残酷。即使在大人之间有过矛盾,谋杀的犯罪性是绝对不可抵销的,何况受害的是无辜的两岁女童。

世纪末的日本,凶杀事件一个接一个。更令人担忧的是舆论反应之荒谬。在女童谋杀案发生以后,寄到报社、电视台的公众来信,多半是认同于罪犯的。

三十多岁的家庭主妇们纷纷写信诉说:留在家里带孩子多么辛苦;跟其他母亲的来往多么伤脑筋;让孩子上名校是家庭主妇惟一出气出锋头的办法等等。

也许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为了这些理由,身为母亲,她们不同情被杀死的女童以及她母亲,而宁可对犯人表示理解,似乎显示,世纪末日本社会的病态心理在弥漫。

这几年,每次学生凶杀事件,日本传媒和舆论对犯人表示的兴趣,远远超过对受害者的关怀。而且,对犯人的兴趣很容易变成对犯罪行为的理解,甚至认同。

普通市民写信给报社说,杀死两岁女童的家庭主妇,搞不好就是我自己。这样的现象,以前是根本想像不到的。

人们认同于罪犯而有意无意地糟蹋受害者,恐怕是大家对目前的日本社会深抱不满的缘故。他们下意识地觉得,自己被社会糟蹋,若有机会就非报复不可。

战后的日本,随着经济发达,讲求物质生活,大部分人都能过中流生活了。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泡沫经济时期,阿猫阿狗都买了世界名牌。现在,面对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萧条,社会各方面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

教育也不例外。很多公立学校,学生的水平越来越低,有时连叫他们坐下来听课都很困难,于是有教师说,学校已变成动物园了。在这么个情况下,越来越多父母要把孩子送到私立小学去。但是,经济不景气时期,并不是每个家庭都付得起私立小学的学费。剩下来的出路惟有国立名校。只是,竞争率高得出奇,有时高达七十倍。

我家附近有几所私立名校。为了准备那些小学幼稚园的入学考试,有些孩子一岁就开始上预备班。外人不明白一岁的娃娃到底学什么,其实,那些预备班,主要是给母亲开的。付学费后,她们要接触自己的同类人,也要搜集关于名校入学考试的各种信息和风闻。例如,有些幼稚园最重视家长的人品,为了留下好印象,母亲最好穿深蓝色的西服长装,裙子的长度应该到膝盖。

我每天上街,都看到穿着深蓝色长装的年轻母亲拉着一两岁孩子的手,上名门幼稚园入学考试的预备班。每天遇到的,应该是不同的母子,可是看起来都一模一样。

东京都文京区的女童谋杀案发生在十一月底。十一月是日本全国的幼稚园招募新生的时候。如今日本的儿童人口越来越少,很多幼稚园不满定额。同时,一些名校的竞争率越来越高。才两岁就要参加入学考试,若不合格,则要尝失败的滋味,小朋友们也够辛苦。

不过,当众替孩子抽签的父母亲所感受到的压力也应该很大吧。据说,谋杀案罪犯的女儿和受害女童都报考的国立御茶之水女子大学附属小学,要求报考儿童的家长一个一个地上礼堂的舞台,当众抽签,用的是红白两色小球。红球是空彩,白球才是中彩签儿,结果对大家一目了然。

上千对母亲和孩子,沉默地凝视着舞台。一次抽签的结果会左右孩子的将来。在那种情况下,要上舞台抽签,光是想像,我的胃已经发疼。

猜你喜欢
谋杀案幼稚园入学考试
出生率下降 日本中学出新招
环球时报(2022-06-09)2022-06-09 15:20:37
入学祈祷(环球360°)
环球时报(2021-02-03)2021-02-03 09:17:38
阿加莎·克里斯蒂游戏改编作品
当代作家(2018年6期)2018-06-21 01:49:38
入学考试——比尔吉特·尼尔森自传(四)
歌剧(2017年4期)2017-05-17 04:07:15
读《幼稚园教材研究》,随想“课程游戏化”
幼儿100(2016年9期)2016-06-01 12:15:25
害怕
日本加强大学入学制度改革 注重学生的可塑性
在香港开办幼稚园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亚太教育(2013年5期)2013-04-29 11:46:34
小区谋杀案
橘兔的幼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