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锡祥
陈村米粉似银绸,薄韧爽香第一流。
青石悠悠磨百载,但求软滑合君喉。
这是一首咏陈村粉的美食竹枝词。跟老牌小吃广州沙河粉比较,陈村粉属后起之秀,只有近80年(“百载”仅是约数)的历史。1927年,广东顺德陈村镇人黄但借鉴了南海西樵人的经验,经过精心改进,创制出一种以薄、爽、滑、软为特色的米粉,当地人称之为“黄但粉”,外地人则以“陈村粉”名之。制作陈村粉有十几道工序,道道工序都有秘诀,例如,新米要放半年才能用,制成的粉才特别爽;洗米也有讲究,要把米放在木盆里狠搓20多分钟,然后再泡……就连磨米的石磨都要选用特别的青石料特制……为了确保陈村粉的正宗风味,第二代传人黄均恪守“寄赖糕香合客喉,但求粉滑宜君口”的祖训,坚持传统制法,坚守家传工艺,在他的工厂里,没有机械的隆隆声,那有80年历史的青石磨仍在悠悠运转,米浆仍在顺着磨槽汨汨而下。做出来的陈村粉,像缎子一样亮丽,纯白,没有任何化学成分,只有天然纯正的米香味,与沙河粉相比,陈村粉“更薄更爽”(美食散文家沈宏非语)。由于制作精细,一丝不苟,陈村粉产量不高,一天只能产粉500 kg左右,因而显得格外珍贵,外地人不易享此口福,北京一些外事单位曾派人乘飞机辗转至陈村买粉,宴请贵客。
陈村粉的生产恪守传统,但它的烹调方法却日新月异,据统计,现已由传统的几种激增至几十种,而且风味各异。蒸着吃糯,炒着吃爽,滚着吃韧,冷拌吃软。据食客反映,以蒸制最佳。把粉切成段,蒸熟后浇上香油、酱油、酸姜丝、炒芝麻调成的佐料,吃起来香软无比。正如沈宏非先生所说,“正宗的必以铜盘或铝盘蒸之,除了对传热性能的讲究之外,索要的还有那股蒸出来的金属之味”(见《写食主义》)。这几年,排骨蒸陈村粉成了广州人最流行的粉食,大有取代“干炒牛河”之势。
近年来,经厨师潜心研究和酒店锐意创新,陈村粉这种小吃逐渐成为点心或佳肴。例如,创新菜“白玉藏珍宝”就倾倒了许多中外食客。此品是以陈村粉包海鲜肉后蒸制,装盘后配以海鲜酱油,鲜美软滑,造型独特,名字雅致,确是妙品。又如“鲜茄子酿陈村粉”,茄子切成长条,过了油用水烫过,用成张的粉皮包着茄子、咸鱼粒后层层卷起,蒸熟了短短地切成一截一截,上桌时浇上熟花生油,撒上葱末,近乎透明的粉皮白得耀眼,又薄又滑又鲜,分外好吃。此外,“香煎莲藕河粉扎”、“脆皮河粉扎”、“鸡汁河粉扎”、“沙津海鲜河粉卷”、“河粉黄瓜块”等十几款菜式也很受省港澳食客欢迎。最近,有家酒楼还推出了极高档、极具特色的“五味河粉宴”,其主角是“五味河粉”,即一种陈村粉,五味味道,各领风骚。“五味河粉”盛在直径足1 m、厚约1.5 cm的玻璃圆盘中央的5个扇形格子内,边上5个小凹盘分盛5种不同味道的酱汁供蘸食。据介绍,这个玻璃圆盘还是由香港技师专门设计、精心制造的。
如今,陈村粉已经成为顺德人招待贵宾的特色食品之一,邓小平、胡耀邦等老一辈中央领导同志也品尝过美味的陈村粉。为了扩大影响,花乡陈村(全国最大的花卉专业市场落户于此)还专门举办过“陈村粉美食节”,使陈村粉与七彩缤纷的陈村花卉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