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应海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旨趣和愿望,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生命体验和生活体验,把学生看成是移动的“精神花园”,让其精神之树自由生长,精神之花自由绽放。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
一、悦纳学生的个性化思考。
案例:曹禺《雷雨》中:周朴园为偿还良心欠债,赶走鲁侍萍时递给她一张支票,“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教师分析说:“鲁侍萍为何要撕?是因为她看透了周朴园。说明鲁侍萍认清了资本家的本来面目。”这时有个学生当即反驳:“老师,您的说法不对!我认为她是嫌少了。”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
教师并没有生气,反而对他敢于挑战老师,进行了鼓励,趁机问:“如果是50万呢,侍萍会收吗?”有学生说:“要,资本家的钱,不要白不要!”教师加重了语气:“那么,有没有认为不会要的同学呢?”一阵沉默后,有学生说:“我觉得她不会要,感情是不能用钱来计算的,这不是钱的问题。”(好,渐入正题)“依你看,要爱情就不要面包么?人家周朴园也是一片好心,不要,太绝情了!”(双方交上火了)……“我觉得应该要,算青春补偿费或精神损失费!”“我觉得你这说法不对,侍萍根本不懂什么青春补偿或精神损失的概念。再说她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想过‘补偿这两字。这是人格尊严问题。”
讨论由此进入高潮并继续深入,这时教师水到渠成地布置了一道课外思考题:侍萍这样做是傻还是痴,让学生课后整理这次讨论的内容,以“我看侍萍撕支票”为题写一篇文章,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
从这一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学生的个性化思考,使其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了不断地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这种个性化思考,是学生课堂上积极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教师对此给予积极的悦纳,并趁机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把,开启学生思考的大门,就会把讨论引向更具思维价值和社会道德价值的深度上。
教学中,要悦纳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教师应做到“四要四不要”:一要承认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不要把他们独到的见解和不同的意见看成是“钻牛角尖”。二、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发表不同的看法时,教师要清醒地意識到这是学生生命自主意识积极活动的表现,是难得的求知求真科学精神的火花闪现,应加以激励和表扬;不要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而严厉批评。三要解放学生的思想,给学生提供积极的个性化思考和自主性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借口教学内容多,时间紧而压缩其思考的时空。四要使学生的个性化思考有心理安全感,让他们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并恰当调控,适时点拨,把其思考引向更高更深的层次,使其更具思维及社会文化和精神理念的价值;不要在浅层次与低水平的问题上浪费智慧和精力。
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多样性与开放性。
案例:对初中物理中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教师先介绍了17世纪伽利略通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同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的科学结论,然后说:在日常生活中,从观察到的现象看,我认为重的物体的确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你们赞成或者反对我的观点都可以,但得找出证据、讲清道理才能让我信服。
生1:我可以做一个实验反驳你!她两手拿着两张不同样式、不同大小的纸片,解释说:右手的纸片比左手的轻,你看放开它们(说着顺势放手),右边纸片先落地。所以老师看法不对!
师:你这样不科学,凭什么说右手的纸片比左手的轻呢?我就说它比左的重!不行,我不服!
生2:同一张纸片平分成两半,它们一样重吧?那么我将其中一半揉成团,他边说边顺势释放,结果纸团先落地。
师:不行,我怎么知道你没偏袓纸团呢?不公平!
学生抬起纸片和纸团,说:我再做一次,它们高度一样,我同时放手。
师: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公平。
生(齐声):老师,你看,还是纸团先落地!
生3:大纸片是小纸片的一倍,我把小纸片揉成团,同时释放,小纸团落得快。
学生们纷纷拿出纸来做实验后,老师说:大家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呢?为什么生活中观察到的大量现象都是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呢?
生4:我想出来了,相同的纸片以不同的方式同时释放,受到的空气阻力不一样,这里面有空气阻力的影响。
生5:是的,伽利略正是在实验中看到了不同的结果,因而猜测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影响了物体下落的快慢。他推想,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那么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应该下落得一样快。
师:你说得完全对,近代真空实验也证明了伽利略的推想是正确的,也就证明你的推想是正确的,你同伟大的科学家一样伟大,相信你也会成为一位未来的伽利略,同学们,为未来的伽利略鼓掌!
本案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完全处于多样性与开放性状态,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活动,经过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最后获得并真正理解了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这堂课,教学内容得到了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得到了不断地建构与提升。由此可见,学习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学生要掌握知识,必须先思考、诘问、评判、创新知识,让思维得到多样性与开放性的发展,由适应性学习变成生长性、建构性和创新性学习,才能利于思辨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培养。
促进学生思维多样性与开放性发展的方法包括:①制造认知矛盾,培养问题意识。学生有保持认知平衡的心理倾向和心理需求。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去启动学生的思维,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困惑,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极大地调动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兴趣。②提供多种路径,促进思维发散。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或提出质疑的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路径为学生探究问题提供思维的发散情景。③诱其深入,相互辩驳。当学生探究、评论出现错误,又无反对意见时,教师不要忙于下结论,不把现成的知识或答案提供给学生,而要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前边几位同学的意见是一致的,难道就没有反对意见么?老师最喜欢听反对意见了。”这样的启发引起必要的争论,尤其是教师参与辩论,更能激发学生思考讨论的热情,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三、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体验。
案例:某小学语文老师分析课文后,要学生用“理解”一词造句。老师用黑布蒙住一名学生的眼睛,让他到办公室抱作文本,另两名学生陪同保护。再把一名学生打扮成孕妇,手上还拿着许多东西,艰难地在教室里找座位,找了几圈没有一个同学让位,然后让他在一个同学的座位旁站5分钟。之后,老师请这两名学生谈感受,接着用“理解”造句,他们造的句子为:“我理解了盲人生活是多么艰难,今后我一定要帮助他们。”“我理解了孕妇乘车多么不容易,今后我要主动为她们让座。”
从这个案例看,体验是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能使学生学习进入生命领域,有了体验,知识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新课标强调: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我们教学中,促使学生体验时,要强调其身体参与。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去说,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去感知教材,去思考和理解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才符合维果茨基提出的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如果不具备感知、思考、理解新的学习问题的经验背景,是难以进行学习的。
教学中,怎样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体验呢?一是创设体验情境。可以凭借生活现实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想感悟,模拟生活进行实践。如让学生乘车,了解车费、行驶路程、等候时间、起步价、耗油量与行驶路程等问题,然后用字母(x,y)表示某一个变化过程中相关联的两个变量,利用给出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列出函数表达式时,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自己乘车回家途中与乘车相关的问题。二是通过活动进行体验。做数学游戏、数学智力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感受,从中發现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或知识线索,然后再结合自己所学或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学生就能从感性到理性、从具象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去获得数学知识或数学知识的回归运用。三是课堂上设计的体验活动或环节要少而精,要有阶梯性。把每一部分做透了,做细了,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收到了实效。如科学课上,要学生认真做一到两个探究过程,重在亲身体验,学习的有效性不会比看似活跃的课堂差。四是尊重学生的体验结果。尤其是实验操作类的体验,有时学生的体验观察是多种多样的,不完全是教师预期的结论,这时教师要鼓励,要引导学生分析结论产生的原因。五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新课程强调:“只鼓励,不指责。”所以在体验中,教师要用积极的暗示语言,如“你能行”、“你真棒”等鼓励学生,让学生从内心中感到“我在努力,我在进步”,从而使生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