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走出“三个主义”的阴霾

2004-04-27 20:55潘志平
中国改革(综合版) 2004年2期
关键词:东突中亚恐怖主义

潘志平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氛围,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必然受到国际大环境和周边小环境的强烈影响。2003年的国际形势变化很大,新疆的周边局势亦随之发生变化,这是走向希望的一年。

十年的风风雨雨

在描述、分析2003年的国际形势和周边事态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近十年,即冷战结束以来的国际大背景下周边发展的基本情况,因为今天的现实离不开历史的发展。

最近十年里最重大的历史事件莫过于两件:1991年的苏联解体和2001年的“9·11”事件。前者意味着分裂主义为标志的极端民族主义浪潮由此汹涌澎湃;后者意味着宗教极端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在此背景下,“三个主义”横行,在新疆周边形成四座“火药桶”:

阿富汗 塔利班与国际恐怖主义大亨本·拉丹沆瀣一气,将与新疆相邻的阿富汗变成国际恐怖分子的乐园。

费尔干纳 与新疆南部克孜勒苏州一山之隔的谷地,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所分割。近几年来恐怖组织“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和宗教极端组织“伊扎布特”在这里活动频繁,严重破坏了中亚的地区安全稳定。

克什米尔 紧贴和田地区,印度巴基斯坦两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争夺它冲突、磨擦始终未断。近几年,克什米尔分离运动原教旨主义化、恐怖主义化,致使这一地区局势紧张,不断引发印巴两国间最严重的军事对抗。

车臣车臣民族分裂主义崛起苏联解体之际。1995年的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是车臣民族分主义原教旨极端主义化、恐怖主义化,即由原先“自决”、“独立”变为恐怖的“圣战”。

三股势力兴风作浪,四座“火药桶”遥相呼应,在周边地区形成恐怖的“双月”带:

车臣——中亚——阿富汗

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克什米尔

这两条月牙形的焦点在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其前沿在我南疆边界正对面的费尔干纳谷地。这就是近十年新疆周边局势的基本态势。

认真分析,影响新疆安全的国际因素很多,其中“美国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是最重要的。

“美国因素” 美国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最关心两件事:一是霸权,二是不可没有“敌人”,在它看来,没有“敌人”就没有美国的认同,当失去苏联这个头号“敌人”后焦灼地在全世界寻找新的“敌人”。为此,它可以干任何事。事实上,哪里有冲突,哪里就有美国的身影或声音。从这一点看,新疆周边地区民族宗教冲突激化和升级,脱不开霸权主义的阴影。

地缘政治因素 后冷战时期,原先被掩盖的民族、宗教矛盾突现、失控,出现两股潮流:一是世界性的民族分裂主义泛滥;二是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受其激励鼓舞,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明显地原教旨主义化和恐怖主义化,成为周边“三个主义”的一部分,成为新疆安全稳定的主要危险。

2003年:走出“三个主义”的阴霾

往年,我们在做周边局势分析时,最常用的关键词是:形势严峻、不容乐观。2003年世界很不太平,然而,本年我们想用“变化”,“充满希望”来表述。新疆周边总的形势是近十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美关系:最佳时期

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崛起的社会主义中国愈来愈被美国看作新的“敌人”,这种势头在小布什上台的最初时间达到顶峰,2001年4月发生中美撞机事件之时,中美关系跌入谷底。“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新“敌人”——恐怖主义,接着是“邪恶轴心”,中美关系随即发生重大转机。事实上,从那时起,中美关系不断改善,2003年9月5日,鲍威尔表示:“今天,我可以这样说,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正处于1972年2月尼克松首次访华以来的最佳时期。”年初,布什将解决萨达姆、朝核危机和巴以问题作为2003年的三大任务。一年过去了,除了武力解决了萨达姆政权,其他情况都不妙:在伊拉克陷入泥淖,中东“路线图”差不多泡汤了,“朝核危机”几成僵局,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不时地被评价为“负责任”、“成熟”。中美关系“正常化”来之不易,于中国来说,的确是好消息,于中国新疆的周边地区也是好消息。

上海合作组织:迈出大步

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于2001年的6月,不到三个月就发生了“9·11”事件。随着美国打击塔利班美军进驻中亚,俄罗斯和中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靠向美国,上海合作组织的工作一度陷于停滞,面临空心化、边缘化的危险。可喜的是,2002年下半年以来,上海合作组织迈开大步,有了重大突破性发展。其间,举行了两次最高级会晤,五次部长级会议,两次联合军事演习。

正如观察家评论所说:如果将上海合作组织比作一艘巨轮,现在所庆祝的阶段是,巨轮扬帆鸣笛准备启航。

上海合作组织迈出大步的背景是,原先寄望于美国的有关国家愈来愈失望。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一副主席撰文道:“看来,上海合作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令人产生希望的组织。美国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模式越来越不能发挥作用,伊拉克和阿富汗事态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用纯地区方式解决中亚问题的必要性就显得越突出。”

中印关系:走向和解、合作

2003年4月20日,正值“非典”时期,印度政坛上号称“头号对华强硬派”的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访华,意义非常,如媒体所评论的:“没有什么比费尔南德斯在北京受到的热烈欢迎更能反映两国关系的深刻变化。” 接着是印度总理瓦杰帕依来访,两国签署了《全面合作宣言》等文件,标志着两国走向和解、合作。2003年10月,费尔南德斯还提议与中国联合军事演习,他认为,联合军事演习“时机已成熟”,举行联合演习有助于“友好国家”相互评估弱点和优势。

地区安全局势:相对平静

“9·11”后,塔利班政权被击溃,中亚的恐怖组织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在阿富汗的老窝也被端掉了。中亚地区形势由此好转。2003年3月26日“东突”恐怖分子在吉尔吉斯斯坦纳伦地区袭击了中国新疆的客车,造成21名旅客遇难。此外,中亚地区还没有特别重大的事件。就是说,阿富汗、费尔干纳这两个“火药桶”已降温。

车臣非法武装仍在继续制造一起起恐怖暴力事件,克什米尔的恐怖暴力活动依然在继续,几乎发生在每周、每天、每时,和前两年的情况似乎稍有不同的是,它毕竟还未引发印巴两国的大规模军事对抗。人们可能庆幸地度过这一年。

2003年新疆周边地区未成为冲突的热点,局势相对平静,分析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在起作用。

●如前所述,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迈开大步,稳定地区大局的作用日显。

●中亚国家政局还比较稳定,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加强。

●“9·11”后的全球反恐大气候下,恐怖主义的活动空间已被大大压缩。20世纪90年代高涨的世界性民族分裂主义潮流已明显回落。宗教极端分子同恐怖分子难解难分,其声誉、影响大不如前,“三个主义”也就不可避免地失落。

●国际恐怖主义跨国活动的特点更加明显。当美军陷入伊拉克困境之时,国际恐怖主义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混乱的伊拉克,可能已有相当多的恐怖分子被吸引到那里。

地缘政治:呈现新布局

主导因素: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是上海五国首脑会晤机制基础上经过七年共同努力发展起来的。现有成员国六个,中国、俄罗斯是安理会常务理事国,加上中亚五国中的四个国家。这样的构成,对于地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前所述,有关成员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领域的多边、双边平等合作,在2003年的可喜发展,已确立了在该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俄美在中亚的角逐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式微。“9·11”后,美军进驻中亚,并且有毫无撤走之意。这就不得不引起俄罗斯的警惕。2002年12月5日,普京访问吉尔吉斯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签署俄吉空军合作协议。经过大半年的筹划,2003年10月23日,普京总统再访吉尔吉斯斯坦,为比什凯克附近的俄罗斯坎特空军基地正式启用剪彩。俄罗斯的坎特基地与美国的玛纳斯基地都在比什凯克,相距不过30公里。俄美两军在中亚如此紧贴着面对面,可真是幅地缘政治的风景画。

北约的渗透

西方向中亚施加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北约的“和平伙伴计划”,1994年以来陆续将中亚国家纳入这一计划国之中,1997年起年年进行维和军事演习;一是鼓励建立亲西方的“古阿姆”(GUUAM)联盟,它于2001年6月7日正式成立,但有大国主导,其作用、影响亦有限,前景不大看好。 2003年北约向中亚渗透有新的动向。7月10日,北约秘书长罗伯特出访中亚,其工作目标有两个:一是与哈萨克斯坦商定在阿拉木图、奇姆肯特建立北约的空军基地;二是想弄清里海石油的数量、所需资金和油田的安全保障问题,有控制里海地区的意向。

中国与周边国家

周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对于新疆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的外交基本政策是和平睦邻、友好合作。中国从不在外驻军,更不推行强权政治。这些年来主要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加强与邻近国家多方面的合作,同时继续保持与巴基斯坦的传统友谊。如前所述,原先比较冷淡的中印关系正走向和解、合作。

尽管有俄美的角逐、北约的渗透,但新疆周边地缘政治新布局,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中亚经济发展势头看好

中哈石油管道工程有望在2005年贯通,这标志着中国与中亚的合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由于与中亚国家贸易额的增长迅速,新疆外贸连创历史纪录,中国政府全球通缉“东突”要犯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政府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东突”恐怖势力的斗争,在本年度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

新疆民族分裂主义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明显地原教旨主义化和恐怖主义化。在世纪之交,它们与本·拉丹相勾结,依托塔利班、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在新疆周边营造了恐怖活动的前进基地,其恐怖暴力活动达到了顶峰。“9·11”事件后,全球对恐怖主义一片喊打,在阿富汗与塔利班抱成一团的“东突”分子,受到沉重打击,一部分人被美军俘获,一部分人在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时区流窜。2002年8月26日,美国认定“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为恐怖组织,对于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它们仍心不死,2003年还在境内外继续进行恐怖活动,但在已成不了气候。2003年12月15日,中国公安部公布第一批“东突”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名单,在全球范围对“东突”要犯发出红色通缉令。12月24日,又传来的好消息是,被名列头号的“东突”恐怖要犯艾山·买合苏木在早前时候毙命巴基斯坦。所有这些标志着,中国政府在打击“东突”的反恐斗争中已掌握了完全的主动权。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新疆的周边形势正在走出“三个主义”的阴霾,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问题与挑战

2003年的周边局势令人鼓舞,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美军在中亚的军事存在

美军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已是事实,并且可能是永久性的。但总的来说,美军进驻中亚的兵力还十分有限,从纯军事角度上看还不具有特别意义。它对中国西北边疆安全的威胁,目前还是潜在的。

“亚洲版北约”

2003年9月8~10日,以色列总理沙龙携带武器货单出访印度,引起广泛关注。一些媒体认为:沙龙的这次出访是为了打造成印度-以色列-美国轴心关系,其真正背景是:“华盛顿希望利用印度制衡中国,因为中国是它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在此之前就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美印在秘密讨论建立“亚洲版北约”。沙龙此次不寻常的出访,为这个“亚洲版北约”增添了新的注释。所谓“亚洲版北约”,是一位在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担任顾问的私立大学教授马达夫·纳拉帕特多年鼓吹的东西。按照这位教授的设想,在亚太仿照北约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安全体系,其针对中国、巴基斯坦、伊朗的目的非常明显。

“三个主义”与毒品犯罪

目前周边地区的“三个主义”和“东突”势力基本处于蛰伏、调整、整合状态,但它们并没有立地成佛,对于它们的任何动向必须予以高度关注。此外,2003年,阿富汗的毒品生产大丰收,以阿富汗为中心地带的“金新月”毒品犯罪总是同“三个主义”密切联系,打击这一带的毒品犯罪问题,也将是地区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中国威胁论”

这种谬论虽然毫无根据,但在中亚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市场。 “中国威胁”论在毒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中起着相当恶劣的影响,对于新疆的安全稳定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

中亚的政局:“民主化”进程中的潜在危机

中亚目前的政局还比较稳定,但危机潜在。中亚各国在近一两年内,都进入换届大选。眼下政府反对派的势力有限,但其活动能力不小。一些反对派或多或少有着西方支持的背景。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也在鼓励着西方式的“民主化”进程。值得注意的是,政治反对派中有些也是“中国威胁论”的崇拜者。某些政客为了向现政府发难,不惜祭起反华的旗帜蛊惑民众。换届问题是独联体国家的普遍难题,这些国家的总统大多是前苏联时代的高官,独立以来已连续执政两届,大权独揽,但已年迈。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搞家族统治还是让号称“民主分子”的政治反对派上台,无论如何都可能引发激烈的权利斗争。这是中亚政局稳定直面的问题。应注意,如果亲西方的“民主分子”得势上台,新疆的地缘政治形势可能复杂化。

猜你喜欢
东突中亚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法律定义的合理程序
一带一路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形势”暨第十八届全国中亚问题研讨会举行
观点
White Elephant
“东突”囚犯为 未来去向焦虑
国家实施国际恐怖主义行为的界定
“东突”囚犯要来 帕劳耕田捕鱼
“东突”囚犯被指太受美军“礼遇”
“东突”散发传单,新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