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名由来
新疆在历史上被称作“西域”。广义上的西域是指玉门关以西的广大区域,狭义上则是说从汉朝以来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政府机构所管辖的地方。1880年,左宗棠率兵平定阿古柏叛乱并与俄罗斯在伊犁作战后,为了巩固战略地位,上书清廷建议设立新疆省。1884年6月,清朝政府正式设置新疆省。字面意思是“新的疆土”。1949年9月26日新疆和平解放后,仍沿旧称称为“新疆”,1954年成立“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新疆首府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蒙语意思是美丽的牧场。历史上乌鲁木齐名称由来已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改称迪化。“迪化”一词含有明显的贬义,即 “启迪同化”的意思。新疆和平解放后,因为“迪化”一词不符合我党的民族政策,仍改回乌鲁木齐。据考证,杜甫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中提到的“轮台”,就是现在乌鲁木齐境内乌拉泊古城。
“东突厥斯坦”
在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学著作中,曾出现过“突厥斯坦”一词,意为“突厥人的地域”,是指中亚锡尔河以北及毗连的东部地区。随着历史的演进,中亚近代各民族相继确立,到18世纪,“突厥斯坦”的地理概念已相当模糊,在当时史籍中也已基本无人使用。19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在中亚地区殖民扩张的深入,地理名词“突厥斯坦”重新被提出,并陆续出现将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称为“东突厥斯坦”或“中国突厥斯坦”,将中亚河中地区称为“西突厥斯坦”或“俄属突厥斯坦”的提法。20世纪初以后,极少数新疆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分子,受国际上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根据老殖民主义者炮制的说法,将不规范的地理名词“东突厥斯坦”政治化。
新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土尔扈特部东归。
17世纪20年代末土尔扈特部向西迁移,1630年到达伏尔加河下游,建立起土尔扈特汗国。由于受到沙俄入侵,1655年遣使开始同清政府建立联系。1771年1月5日,土尔扈特16.9万人在部族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东迁。同年8月底到达伊犁。1775年,该部被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以渥巴锡为盟长,在今天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和硕、焉耆、博湖县游牧;北部安排在今天的伊犁、和布克赛尔、乌苏、奎屯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