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做精神富有的人

2004-04-26 02:38张才生
人民教育 2004年19期
关键词:四中德育语文

张才生

襄樊四中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创立50年来,桃红李艳,英才辈出,誉满襄樊,驰名省内外。襄樊的百姓把上四中作为孩子升高中的第一选择。为什么?一位家长说:不仅因为进了这所中学升名牌大学有望,更为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在这里健康成长,学会做人。育人德为首,立世品当先。襄樊四中的教育者始终把培养未来公民健全的人格、高尚的灵魂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形成了独特的校园传统,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德育品牌一“德育超市”。

“所谓德育超市是德育课程的形象称呼。针对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的弊端,我们借鉴商品超市丰富、鲜活、可供選择的特点,力图创造一种丰富多彩、鲜活新颖、体现个性、自主选择的校本徳育课程。学生既是德育超市的消费者,又是德育超市的建设者:教师既是德育超市的设计者,又是德育超市的导购者。这个超市是动态的、发展的.是由师生一系列的道德实践行动建构起来的。”校长、党委书记苏超时向笔者介绍了“德育超市”的内涵。“行动”是德育超市的关键词,下面记录的就是襄樊四中师生的一些道德实践行动,它们朴实而生动。

阅读:使思想富有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要让学生成为思想富有、道德高尚的人,就必须让阅读成为他的一种文化自觉。

在襄樊四中的课表上,每个年级每周都有一节综合阅读课。这节课没有教师,也不在教室上课。学生自觉进学校的报刊阅览室、图书室读书。图书室有古今中外文学、哲学、历史、科学名著几万册。读什么书?自选。

在语文课表上,每周有一节语文阅读课。语文教师主持课堂,学生独立阅读指定书目,一般是与课文相关的名篇名作。

在每年寒暑假,学生都会领到一份特别的作业:读两本名着,写两篇读书笔记。

方程是今年毕业的理科班的学生,但他却是一个历史和哲学著作的近乎狂热的读者。历史名人的传记就读了几十本,释迦牟尼、老子、丘吉尔、巴尔扎克、居里夫人、巴顿、李鸿章、拿破仑等人的故事和人生“格律”,柏拉图、黑格尔、马克思、毛泽东的哲学观,他讲起来如数家珍。他在班上介绍读书经验时说我读人物传记是寻找做人的榜样,寻找人生成功的‘格律我读哲学著作是寻找社会发展轨迹,寻找人类进化的秘诀。哲者、伟人、科学家勇于怀疑,敢于批判,追求统一,坚持真理的精神是我生命的养料。”

聆听:近距离接触崇高

成长需要激情,成长需要榜样,成长需要感人的故事。

2004年元旦,武警国旗护卫队教导员余革胜、中队长余根洋、战士邓凡专程来到四中,与九千多名师生一道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将一面曾经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亲手升起在四中的校园。接着升旗手邓凡同志为学生做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报告。一名学生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凝视鲜艳的五星红旗,聆听国旗班战士的充满激情的讲演,我感到心在燃烧,理想在升腾。恨不得立即就能为国为民建功立业!”

像这样让青春学子激动的时刻在四中并不鲜见。学校每学期至少要组织十多次大型报告会,每次都让学生与名家名人对话,倾听精彩报告,感悟人生真谛。

李均邦副校长说:“通过这样的活动,高中三年,一个学生能认识几十位著名人物,感受这些名人对事业、对国家、对人民、对真理的热爱的激情、奉献的精神,这将让他们受益终身。”

聆听崇高的声音,激起的是对社会、国家、人类的责任感,是对人生、事业和幸福追求的冲动。

演讲:培养高尚的人格

演讲就是用故事、思想、情感和语言的魅力去传播崇高,影响、教育他人。演讲之前是研究,演讲之后是践行。演讲是感动心灵、塑造心灵的过程。

襄樊四中有演讲师资优势,上个世纪90年代学校就尝试将演讲作为重点特色教育活动,开办了演讲与口才学校,在学生文学社团“浩然文学社”分设了演讲部,同时加强对校园广播站成员的培训等。

如今,演讲已经渗透到学校政教活动、班级活动、语文教学等领域。教师讲,学生讲:课堂讲,课外讲:演讲形式多样,有演讲比赛、专题报告等。化学教师、班主任李先军的班级每周有三次主题讲话,安排在晚自习前的班级活动中,话题全部来自学生生活,如追星、上网、考试焦虑等,教师和全班同学都发表见解。讲是一种很有魅力的教育形式,李老师深有体会讲:“让学生明辨了是非,提高了思想境界,自觉告别陋习,完善自我。”

语文教师、班主任李文州的班级的演讲形式是讲“我班同学的故事”。59名同学和老师一起,讲同学们的感人故事。3年,讲不尽59个少年的成长史,但讲出了友谊,讲出了团结,讲出了积极向上的班风,讲出了人人健全高尚的人格。

语文特级教师韩锐每节课开头是“5分钟讲演”,她和学生商量,借用央视的几个栏目名作为演讲的节目名称。《今日说法》讲对时事、身边事的看法,《开心词典》讲科学和生活中的新词汇、新概念、新提法……一次,在《精品采风》中大家讲到了秦观《鹊桥仙》一词婉约、纤柔,进而品评宋代词风多写女性,有女性化倾向,又有关注弱者、同情妇女命运的特征,最后讨论起文学应该给读者什么样的“形象”,带给读者什么样的享受。韩锐说:“演讲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位。”

写作:成就博大胸襟

写作记录生命成长的旅程,演绎思想由幼稚到成熟、由平凡到博大的轨迹。因此,要写得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活得精彩,思考得精彩。

襄樊四中的教育者深知写作的奥秘,绝不把写作仅仅看作语文学习。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联手,三年如一日在学生中开展写作活动。

写作的形式非常多。有只写给自己看的日记,有写给班主任和家长看的周记,有为了化解矛盾或纠纷给老师、家长、同学写的书信,有整理阅读收获的读书笔记,有记录生活中一朵朵小浪花或偶尔闪现的灵感的随笔,有就某一个问题与教师、家长和同学探讨的笔会。

一次班会,师生讨论家庭问题,班主任发现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这位本是教数学的老师灵机一动,让每位同学写一篇作文——《假如我是父亲(母亲)》。一位男生写道我跟我的儿子是最好的哥们儿,我们之间无话不说。一天,儿子放学回家,非常神秘地告诉我:‘老爸,我爱上了班上的一位女生!我非常关切地问:‘那女生怎么样?‘可漂亮啦,绝对是班上的第一美女,成绩又好!‘你长这么大认识了多少女孩?‘有三四十个吧。‘她最好?你上大学后,还会认识许多女孩,工作以后也会认识许多女孩,如果有比她更好的,更让你动心的怎么办?‘那当然可能。‘我建议你不要把你的爱告诉任何人。直到将来你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你发现你仍然只爱这个女孩的话,你就向她求爱。儿子想了一晚上后对我说:‘老爸,你说得对,我听你的。”这位班主任征得学生同意后,把作文在班上念了。全班同学笑得非常开心。意想不到的是,有早恋倾向的两对同学,都相约暂时珍藏友情,不再发展。还有不少同学将这次作文中的精品带回家给父母欣赏,父子、母子关系从此大为改善。

再看高一(12)班杨周伊夏的《挨骂的信》:

中午与爸爸因为小事大吵了一架,爸爸对我说:“互相写一封挨骂的信吧。”

“挨骂的信”,这是我和爸爸给那封信起的名字。每当自己做错了事,我们就会亲自给自己写一封批评信寄给自己,以完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在那个时候,我们把自己当成别人。

……

由自己监督自己,似乎问题看得更加全面了。信中那些委婉的规劝击中了自己的痛处,那时气愤不平的我,写完信后,仿佛是被催眠的人突然苏醒了一样,所有的本已觉得无可救药的事情都清晰并且简单化了。但这些东西如果换作别人说,按照我平时的习惯,虽然嘴上说“知道、知道”,但都以自我为中心,并不会把它放在心上。

……

党课:确立远大理想

襄樊四中对学生“做人”的要求是:做四中人——做中国人——做共产党人。

开办学生业余党校便是实现这一“做人”教育的途径之四中学生业余党校从1983年开办至今,已培训学员2800多人,其中有1500多名优秀学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先后发展学生党员52人。

学生业余党校每年级每学期授课6课时,学员每学期写心得体会或思想汇报1篇。对于条件成熟的优秀学员积极培养,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激励一片,形成业余党校强大的辐射功能。每次发展党员,学校党委都要举行庄严的仪式,通过各种形式对纳新对象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形成教育大多数的效果。对于因年龄原因不能发展的优秀学员,积极向大学党组织推荐。

党校学习和组织发展在全体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增强了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今年“七一”前,高一学生报名要求参加业余党校学习的学生达600余人,占高一新生总数的近百分之五十。

“德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它需要教育者以强烈的使命感、高度的教育智慧和政治敏锐去捕捉、加工、利用来自社会和学生生活中鲜活的素材,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襄樊四中‘德育超市因为有这一理念的支撑,会越建越好,成为8000学子的精神家园。”苏超时校长在学校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深化德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中等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结题时如是说。

猜你喜欢
四中德育语文
科学家制造奇异物质“四中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What do young people worry about
勤著校史,善育新人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我的语文书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