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采访”之弊端

2004-04-09 12:14王向前
新闻爱好者 2004年2期
关键词:采访报道新闻业知情权

王向前

很长一段时间内,部分新闻记者凭借“无冕之王”的头衔,大搞“有偿新闻”,结果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抨击。时至今日,另一种形式的“有偿新闻”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只不过这次付费的主体变成了媒体和记者:记者要想采访,必须先付费,采访金鸡百花电影节交费、采访金鹰电视节交费、采访皇马交费,甚至连采访古墓发掘也得交上钱才成。毫无例外,向新闻来源付费是这种新闻的关键。在付费采访越来越普遍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考虑这种形式的采访对于新闻业产生的弊端。

付费采访降低了记者的采访报道能力

从目前新闻业付费采访的形式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新闻来源向记者索取采访费,并将之作为接受采访的首要条件,如很多演艺界明星不见金钱不采访,这在目前的付费采访中属于最多的一种类型;二、记者或媒体主动给信源付费,以期获取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以各大媒体的有奖征集新闻线索为代表;三、新闻来源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接受采访,记者或媒体以金钱引诱信源,最通常的表现是信源出卖自己或他人隐私;四、新闻来源和记者之间达成的一种常规性、定型化的合作,双方心照不宣地进行信息与金钱的暗地交易,以通讯员和记者之间达成默契、在发稿和取酬方面互相合作这一形式为代表。从这四种形式来看,没有一种付费采访是真正考验记者的采访技能的,相反促使记者躲在金钱的背后,堂而皇之地将金钱作为自己偷懒的借口。

在传统新闻时期,记者的采访工作主要体现在搜集线索、展开采访、整理事实并写出完整稿件。黄远生曾经将记者的能力归结为“四能”,即脑能想、脚能走、耳能听、手能写。付费采访出台后,记者能否采访到新闻,特别是对某些重要事件能否采访到独家新闻,已经与记者的职业素养无关,金钱的有无和多寡才是记者报道能否完成和完成质量高低的关键。

在这样的情况下,记者的采访技巧明显退化:一、采访手段变少。付费采访大多采用观察、交谈等简单手段,其他的如体验采访、多点采访、隐性采访等采访行为方式无法展现。二、采访质量偏低。在付费采访中,采访时间均有限制,以群体采访为主。如果是单独采访的话,时间更少。如2002年6月,报社出资5万元,仅能采访人气组合F4半小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记者如果准备不够充分的话,很难有所发挥,至于反映的事物是否完整就更难说了。三、采访范围变窄。付费采访发生之前,被采访对象往往会首先设置采访范围,比如能提问什么,不能提问什么都有规定,很多情况下使得记者的预先设想落空,采访效果可想而知。四、采访活动减少。当能够轻轻松松地通过通讯员和热线获取新闻时,记者当然乐得躲在办公室,这无疑助长了记者的偷懒习性,不利于媒体和记者本人的发展。

付费采访的出现,还改变了记者的竞争模式。在这之前,记者们比拼的是新闻敏感力、采访技巧、努力程度,在付费采访中却是赤裸裸的金钱竞争。记者们不再考虑如何利用自己的职业素养去获取有较高质量的稿子,因为这些都有了前提:金钱。长此下去,必将使得记者的采访报道技能大幅度下降,新闻稿件的质量自然也会直线下落。

付费采访侵害了受众的知情权

“新闻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它具有不依赖于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向整个人类社会呈现的性质,而新闻传播不得不依赖于‘报道这一主观形式”。①在大众传媒时代,普通民众对于某一特定事项信息的知晓,更多的也是依赖于媒体的信息发布。从表面上来看,采访报道只是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专利,实际上它是民众知情权落实的主要途径,是保证受众知情权的前提。作为公众知情权的延续,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只要不妨碍公民和政府的相关合法权益,不超出宪法和法律明文规定不予报道的范畴,任何被采访对象都不应该、也不能进行刻意回避。面对记者,被采访对象有义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有这样,才可能让记者全面、客观地了解整个事件的真相,从而更好地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它是整个社会新闻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的基础。

付费采访严重干扰、否定了记者正常的报道权。首先,它将记者人为地划分出三六九等,有无付费和付费的多少成了被采访人提供信息多少的标准。在“龙马大战”中,除了一些大媒体能够免交采访费之外,其他的媒体都被一一划分等级,并需交纳数目不等的采访费用,原本属于公众的新闻资源划出了等级分明的地块。记者能否采访到新闻事实,付费是前提,记者的报道权依附到了金钱之下。其次,付费采访使得只有少数媒体享有发布信息的权力和可能性,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更多的媒体失去了这一机会,更多的记者被拒绝于采访报道大门之外。再次,部分媒体为了获取独家报道,不惜主动向信源付费,买断其信息发布权,从而剥夺了其他媒体和记者的正当采访权益。

付费采访侵犯了记者的采访报道权,使得人们得到信息的渠道更单一,在无形中又侵犯了普通民众的知情权:一、面对更少的信息发布渠道,接触到该信息的民众数量无疑更少。二、削弱了受众的选择权。当一件事情只能由一两家媒体进行报道时,受众无形中就丧失了选择的自由,主动寻求变成被动接受。三、付费采访使得本来可以由很多媒体从方方面面进行全方位展示的事情,只能通过某一家或几家的有限视角进行报道,普通民众了解的事实全面性、立体感降低。

“由于每家媒体和每名记者的不同立场、兴趣爱好和知识背景,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完全可能有不同的方式,而公众对某一事件的全面和正确了解,恰好需要从各媒体的不同视角和不同侧面报道中获得。”付费采访“实际上就会造成渠道单一的局面,从而有害于公众的知情权”。②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民认为,记者的采访权实际上就是受众的知情权,向媒体收费就等于向百姓收费,是不尊重百姓的表现。“知情权是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基础,也是保护自己多种权益不受侵害的有效手段”。③付费采访侵害了记者的采访报道权力,变相地剥夺了人们的知情权。

付费采访损害了新闻的本质

从最初的“有偿新闻”到今日的付费采访,记者和媒体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角色转换。有人认为,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在媒体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有限的新闻信息已经处于卖方市场,新闻信息的价格自然从无到有、水涨船高,在某种程度上信息就是金钱。很明显,这种说法是新闻商品化的另一种表现,严重损害了新闻的本质。

首先从新闻传播的过程看。新闻传播大致经过了解事实、信息加工及信息传播三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决定了最终传递到受众中的新闻是否真实。采访是新闻真实性的第一道保证,是新闻传播的基础。采访能不能客观全面、能不能深入详细,决定了记者能不能够准确地把握事实。付费采访给记者设置了人为障碍,不利于记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事实。它使得少数个体打着“稀缺”的名号公然垄断了新闻资源,如果付费采访得到推广,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采访成本激增。任何一个个体在面对记者或媒体时,都可以说“先付费,后采访”,这将迫使媒体和记者不得不选择那些成本低的事实进行报道,无疑会使得新闻不断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新闻终将不成为新闻,最终损害包括信源在内的所有公民以及媒体自身的利益。

其次,付费采访有损专业精神,有违记者职业道德,一方面容易导致业内不公平竞争和信息流向被人为地控制,另一方面也容易让记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生动摇。1974年,台湾省发布《报业道德规范》,在第一部分“新闻采访”中指出,付费采访实质上是想垄断信息,与记者的职业道德不符,记者应当“不以恐吓、诱骗或收买方式收集新闻”。④此外,从目前付费采访个案来看,需要付费的大多是娱乐、体育等新闻,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消息几乎无需付费。如果付费采访成为采访的主流,容易造成记者纠缠于小节,不分好坏地抓取新闻,大卖社会新闻,而对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重要新闻重视程度不够,过多压缩要闻,让花花绿绿的娱乐新闻等充斥版面和时段,丧失“耳目喉舌”的功能,最终沦落为“娱乐化”小媒体。付费采访还使得媒体的注意力从关注全体社会转移到少数名人、名事、名物上,弱势群体将被忽视,媒体的公正性被削弱,社会公器的作用消失。

再次,从社会影响方面来看。付费采访容易造成新闻业商业化的表象,让人误以为商业原则同样适用于新闻业,不利于新闻业的良性发展。目前有些报纸片面地将商业行为搬进新闻报道中来,片面地套用“顾客是上帝”,提出受众是上帝,受众的需要就是媒体的追求,把卖点定位于部分读者身上,而忽视了新闻的社会效应。部分媒体因为无法支付昂贵的采访费用,甚至臆造新闻。有的媒体则与被采访对象展开合作,一方面被采访对象向媒体主动爆料,让媒体获取新闻,而媒体给被采访对象的回报则是虚假的宣传。新闻业发展应当遵循公益性原则,付费采访却简单地将商业化原则推及到新闻业当中,强力构建“一切东西都可以用钱收买”的观念,使得新闻变成商品,改变了新闻的本质。它会在客观上鼓励消息来源不见金钱不开口,为了获取更多的钱,甚至撒谎或者夸大其词。这无疑破坏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败坏了新闻的品质。

①芮必峰姜红:《新闻报道方式论》

②《中国青年报》,2003年1月10日

③顾理平:《新闻法学》

④李建贤雷永耀彭芳谷《报业道德规范》

猜你喜欢
采访报道新闻业知情权
股东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互联网为新闻业带来了什么?
提高新闻宣传采访报道质量对策措施
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从IPSO看英国新闻业的自律与他律
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
“致命”隐瞒的背后——艾滋病患者隐私权及其伴侣的知情权如何兼顾
信息意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运用
为维护公众知情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宪政视阈下知情权的法理与中国实践之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