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作家”

2004-02-24 13:21李剑敏
中国新闻周刊 2004年4期
关键词:作家文学专业

李剑敏 粲 然

在英语里,任何一个书写的人都可以自称作家。在维吾尔语里,作家与记工员、记者可以用同一个名词。

——王蒙

著书癖在人群之中泛滥,其中有政治家、出租车司机、女售货员、女招待、家庭主妇、凶手、罪犯、妓女、警长、医生和病人。这向我表明,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作家,没有例外,所有的人都有权利冲到大街上高声大喊:“我们都是作家!”

——米兰·昆德拉

去年6月以来,余开伟、黄鹤逸、夏商、张石山、李锐等作家先后退出作协,“作家炒作协”的现象愈演愈烈。年底,广东作协又进行改革,维持了数十年的专业作家体制率先在广东终结。改革的要点,是不再对签约作家发放创作津贴和出版补贴、所有进入文学院的作家都要经过选题申报、筛选、签约才能获得聘任、重奖优秀作品等,即所谓“只养选题不养人”,一些媒体报道说,“本次改革,对原来一直被作协‘养着、‘吃老本的作家触动最大,写不出来就得‘下岗”。

数字显示,中国作家协会现有团体会员39个,个人会员6128人,其中具有专业作家身份的全国不到200人。但现在有人退出作协,更多人拒绝加入,中国的作家、作协和文学是怎么了?

作家的“门槛”

当林宇(化名)向别人介绍自己时,心态总是很复杂。他的名片上印着两行烫金大字:“中国作协会员、专业作家”。可他说,现在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一身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林宇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所谓“文学疯狂期”投身写作的。他从地方作协、省作协、乃至中国作协,一级一级往上“爬”。进入地方作协,原则上要求在有公开刊号的杂志或书籍上发表5万~8万字文章;进入省作协,需要有8万字以上的发稿量;据说当年林宇进入中国作协时颇费一番周折。按照要求,他必须将两本个人专著提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组,再由会员组转交专家组审核通过。

中国作家协会成立于1953年10月。在上世纪50到70年代,能否加入作协,是作家身份认定的关键。照林宇的说法,那些散落在作协之外的民间写字人,只能称为“写手”、“文青”,当他成为作协专业作家,确定自己在文学领域、在经济上都受到承认后,他的心才定下来。

这是仿照前苏联设立的专业作家制度。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是这样剖析的:作家作为国家干部编制的人员进行写作,他们一旦脱离了作协,就失去了作品的发表权,也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更谈不上住房、医疗等福利保障。这使作家写作只能体现国家的意志,难有真正的个人立场。

拿了国家的钱,就要完成国家的任务。过去的专业作家,都有“创作任务”,而今天的林宇,每个月的工资1200元,每年还有4800元的差旅费、办公费补贴。当然,他必须按年完成10万字的发稿量。

每到年终,林宇经常为这10万字“作业”发愁。他说他身边很多人都会自掏腰包买书号。一个丛书书号5万元,几个人分摊。加上印刷费,每个人出万把块钱。这些书的归宿,无非自产自销,多半拿来送人,但一年的工作量毕竟完成了。

随着时代发展,这一制度的弊病已经有目共睹,但真正动摇“作家”门槛根基的,是社会的经济体制转型。随着民营资本逐步参与到出版、发行和传媒中去、以及可随意发表作品的互联网的兴起,铁板一块的专业作家体制开始松动。体制外的作家日益增加,很多写作者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这跟国外的情形越来越像——今后,作家将不是一种职业,而是对写作者的称谓。

《黄河》杂志副主编谢泳表示,如果说以前要成为作协会员,必须按规定发表多少作品,现在已经没有人会认为成为作家还有什么“门槛”。在成熟的市场条件下,作家身份的认定像其他职业一样,主要依靠市场的认可。而现在,作协与作家基本上不存在矛盾,即使有,作家可以选择辞职,这一自由现在得到了保障。

古今中外,在常态社会中,完全依靠写作就能养家糊口的作家少而又少。在西方,作家的生活来源不在稿费,而是有其他固定职业的收入。在中国,作家的稿费收入就更不值一提了。

现在的情况是,作协保证了专业作家们生活的最大开销,比如住房和医疗,然后作家依靠稿费调节日常生活。如果没有这些基本保障,中国大部分专业作家将难以生存。

据悉,广东作协的改革,是在有前提的条件下进行的。所有在广东作协供职的人,可以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中自由选择。所谓公务员体制,就是保持比较低的工资水平,但其他的保障比较稳定;而事业单位编制,则比公务员体制工资水平高,但各方面保障不那么稳定。有了这种选择的前提,改革才能进行。因而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广东作协的改革不具有普遍意义。再过十年,等最后一批专业作家退休终老,这一体制将自然终结。

事实上,现在其他地方作协都是只出不进,不再吸纳新的专业作家。

面对市场:“向下飞翔的快感”

谢泳认为,最近十年,有一些不要单位的作家,他们在经济上是独立了,也没人再强迫他们为意识形态服务。但他们面临另外一种困境——必须向市场低头,“而市场,我们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表示,作协与作家的关系早已不是权力关系,现在影响一个作家的因素很多,比如市场,再特立独行的作家涉及到印数都会紧张,出版社让他改他就改,让他炒作他就积极配合,这算不算一种权力?在这种市场权力下不是很多作家六神无主了吗?大家都在享受向下飞翔的快感,不知道什么时候砰然落地。

似乎是为这番话做注解。去年被多家媒体炒作的福建籍“性作家”陈希我,有一肚子苦水要吐。

1997年,陈希我加入省作家协会。按照惯例,他交纳了十年会费,总计200元。他得到了一本全省作家通讯录,并定时收到汇报作协会员动态和发表信息的免费赠刊。但除此之外,他没有参加过传言中作协的采风活动、文学座谈会,更不用说经由作协推荐到哪家文学期刊发表文章了。

2003年,陈希我突然境遇大变。因为他小说中极具噱头的“性”描写,一夜之间,他的写作突然吸引许多眼球,多家报纸和网站称呼他为“性”作家。文学期刊主动和他联系,向他约稿,搞他的作品专号;多家媒体对他进行专访,大幅登载;他的一本以“性虐恋”为题材的新长篇小说即将出版,出版社方面表示有多次再版的可能性……

虽然陈希我坚持认为,传媒和看客都将他的写作简单化了,仅仅抓住“性”,而看不到他“文字的力量”,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市场的关注给他带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好处。

中国的文化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就像传媒大亨默多克说的,“成功的决窍就是低估人性,把人性估计得越粗俗越好”。市场要求作品必须以大众能理解的方式,说得一清二楚,这对作家和文学的损害非常大。

“与体制内作家相比,现在一些年轻作家的成长历程不一定更好。一帮年轻人有点小才能,写点小说,在城市里泡着,吃喝玩乐。把作家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这很可怕。”

“关键取决于作家的才能,取决于他内心的力量。怨天尤人,在外部因素上大做文章,可能掩盖了我们在才能上,内心力量上的缺欠”。李敬泽说。

大作品如何可能?

实际上,在退不退出作协、是否主动接受市场包装的问题上较劲,并没有多大意义。李敬泽说,假设明天中国作协解散了,中国文学就会好了吗?真正需要勇气的不是退出作协,这只能说明作协现在不受待见。现在让一位作家退出作协,可能比让他停用手机还容易。而我们的作家,他们怀揣中产阶级的梦想,享受市场带来的一切好处,却在耍这种小姿态。

作家王蒙说过,跟过去相比,中国文坛现在是非常多样,但形成不了一个趋势、一个大家共同关心的主题,或者共同推崇的一个作家。社会上对文学的关注好像也没有过去那么高。有人觉得作家不关心人民,不关心现实,在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人民也就不关心文学了。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开始再现,文学必然被排挤到边缘去。

陈思和也认为,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知识分子原先所处的文化中心的地位渐渐失落,而向社会边缘滑行。一方面,在社会理想激情再三受挫后,难以很快重新获得明确统一的追求方向和动力;另一方面,暴露了精英意识自身浮躁膨胀的缺陷。

李敬泽说,作家不要老是埋怨时代,一会说这个妨碍了他、那个制约了他,而不从自己的内心找原因。平心而论,最近十年中国作家还是出了一些成果,在文学这件事上也需要耐心。

上海作家陈村表示,大作品不是计划出来的,只能耐心等待。偌大一个中国,人各有志,会有人去做一些事情。文化包括文学,本来就是社会的奢侈品,其走向很难确定。如果将中国文学史上中前面最好的50位作家都去掉,中国文学就不好看了。而这50人的出现总是带有偶然性。奢侈的含义还在于,社会要养那么多无聊、无能甚至无耻的人,然后才能出一两位大师。

猜你喜欢
作家文学专业
作家谈写作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我和我的“作家梦”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文学小说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