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华
一份调查称,200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起薪比2002年下降约40%。
人才过剩是这个数字背后的显在逻辑,而我们看不到的,或许还有用人单位为新人们付出的时间成本、环境成本等,这些都是限制毕业生薪资的重要因素
2003年12月的一天,在沈阳工业大学的人才招聘会上,一名经济学的本科生向一家民营企业主动提出“零工资就业”——请求用人单位给他一个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见习期间不要钱,试着做,经过考验得到认可后再建立劳动关系。
“都是被严峻的就业现实逼的。”北方工业大学2003届毕业生李昆说。在经历了数番周折之后,去年10月,他在北京找到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职位是项目助理,月薪2000元。而他的同学中,有不少至今工作仍无着落。
罗剑也不幸运,这位成都某知名高校计算机系2003年应届毕业生,今年新工作的起薪为1200元。罗剑说:“我们学校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专业很有名气,三年前毕业生平均起薪四五千元,2002年也在2000元以上,但今年(2003年)许多人1000元就把自己‘嫁了。”
40%的降幅与212万毕业生
就业市场远还未到让大学毕业生们绝望的地步,2003年毕业的大学生如今大都像李昆一样在社会中找到了各自的位置,只是他们的起步越来越让后来者担忧。
一则来自央视的消息加剧了这种担忧:人事部门的最新调查显示,200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起薪较去年明显降低,月平均起薪2000元~2500元,而硕士毕业生的月平均起薪3300元~4000元,这样的工资相当于去年平均水平的60%左右。
2003年,与李昆同时踏上社会寻找工作的有212万大学生;2002年,这个数字是145万。
记者就“大学生起薪大幅降低”一消息向人事部求证,他们称既没有发布过上述信息,也从未做过此项调查。
不过,一些市场化的人才机构,如智联招聘、外企太和的高层人士则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2003年大学毕业生起薪下降幅度确实波动明显,历年来少见。根据他们各自的调查统计结果,智联招聘、外企太和给出的下降幅度分别是30%和25%。
智联招聘是一家以智联招聘网为主体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拥有一个能容纳400万份求职报告的人才库。这家公司的内容发展经理郝建说,根据他们简历库上的资料,按照毕业年限、学历水平进行筛选后发现,2003年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是1500元,比2002年下降了30%。“我们认为这具有全国意义。”郝建说。
以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著称的北京外企太和公司也认为,尽管有行业的差别——智力密集行业,如IT业还是维持了较高的薪酬水平,不过相比2002年起薪也有大幅度下滑。
“大学生起薪下降是一个明显事实,其幅度为25%。”该公司市场总监郑大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外企太和是根据“对全国43个行业、17个城市、1000多家国内外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调查得出此结论的。
从“待价而沽”到供大于求
大学毕业后待价而沽的现象已成过眼烟云,在空前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大学生们只能一再将自己的薪酬期望值降低。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和毕业生就业”课题组的调查表明,2003年高校毕业生的月平均起薪在1500元左右——这一结论与智联招聘的统计结果大抵相符。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丁小浩教授主持下,这个课题组自2003年6月起对7个省区市的45所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教学与实践研究会秘书长周文霞认为,2003年大学生起薪的这一波动令人不安,“说明大学生还是按照习惯思维面对市场,对现实的市场状况缺乏心理准备。他们会在困惑中逐步调整过来。”
也有大学生为此作出了抗争:2003年12月的重庆,一名大学生号召毕业生们组织起来建立“薪资联盟”:“为了我们多年的寒窗苦读,为了抵制某些黑心公司的趁机压价,让我们联合起来组成薪资联盟,低于2500元/月的就业协议坚决不签。”但实际上,过高的薪酬期望,马上在冰冷的市场面前化为泡影。清华同方集团人力资源主管林林女士说,这和“零工资就业”一样,“没有实际可操作性”。
周文霞认为,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现在的大学生价格正在与市场接轨,这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必然结果。现在的大学生不再是“物以稀为贵”,他们接受的是基本素质教育,而不是针对具体岗位的专业教育,在用人单位人才制度趋于成熟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接受这种社会角色安排。
外企太和高级顾问张逊说,目前用人单位最大的转变是,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岗定薪,更强调员工为用人单位带来的实际利润。“这看上去只是一个微小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用人单位人才消费观的变化。”
起点低,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身价的缩水、没有展示才华的机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前程无忧的成都市场主管杜晓明表示,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还没有能力做出什么贡献,为了让新人更快适应工作,用人单位会对其进行培训,这些时间成本、环境成本都是限制毕业生薪资的重要因素。
“目前用人单位开出的价格已经趋于合理,我想它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张逊说。
他认为,企业更看重的是大学生工作上的提升空间,因而不能将大学生薪资与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相比较。如果用人单位继续“杀价”,市场价格过低,将无法弥补大学生们付出的时间成本和基本生活要求。“而现在的社会,已经不会发生劳动力价格全面下降的情况,也不会让‘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象重演”。
事实上刚刚结束的全国人才会议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大学生并不过剩,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大学生们选择过于单一。
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大学生确实供大于求,“政府光靠说教显然无济于事。今后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将会有较强的心理准备。”周文霞副教授说。(文中李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