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及批判

2009-03-27 04:33
管理观察 2009年7期
关键词:太虚太和张载

李 冬

摘要:张载作为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对后代学者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在剖析张载思想的同时,要深入研究其思想与道家的关系。在《正蒙》中,张载表面上批判道家学说,实际上是对道家学说有所吸收的。“太虚”最早是由老子提出的,张载从中吸收了自然层面上的意思,提出“太虚即气”。还有许多方面,张载的思想也是来源于道家的,对此我们要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真正的认识张载的学说。

关键词:张载 太虚 太和

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都知道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史的又一个里程碑,它是自唐中叶的韩愈、李翱以及宋初的一些学者打出复兴儒学宗统的旗帜后,学者们创建的新的儒家哲学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推动发展,逐渐衍生的一个新的学派哲学。宋明理学是将魏晋玄学的宇宙本体论与隋唐佛学的心性论相结合,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儒家哲学系统,从某些方面可以说宋明理学是中国思想史自先秦以来的又一次百家争鸣,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张载,他的思想对随后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们有很深刻的影响。我们在此从张载与道家哲学的关系,主要对庄子思想的吸收及批判这一方面来认识张载及其学说。

张载,字子厚,凤翔眉县横渠镇人,生于宋仁宗天禧四年(1020年),死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因他在横渠镇讲学,被称为横渠先生。张载少时志向参军,后听从范仲淹之言,研读《中庸》,由此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从《张载集》的字里行间中,我们不难感到他对佛道的排斥及批判,“彼语寂减者往而不反,徇生执有者物而不化,二者虽有间矣,以言乎失道则均焉。”(《正蒙·太和篇》)“圣人不可知谓神,庄生谬妄,又谓有神人焉。”(《正蒙·神化篇》)在这里,张载为捍卫儒家道统之传,而与佛道学说抗争之心昭然若揭。但是张载对佛道只是一味的批判而没有丝毫的吸收吗?其实不然,张载曾经深入佛道多年,他的弟子吕大临在《横渠先生行状》中说“先生读其书,虽爱之,犹未以为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知六经。”刘玑也在《刘玑正蒙回稿序》中对《正蒙》作了一番评价:“是书也,出乎《语》、《孟》、《六经》及《庄》、《老》诸书凡造化人事,自始学以直成德,无不备于此矣。”虽然刘玑对《正蒙》一书的评价太过简单,但我们可以肯定张载对佛道是有研究的,而且在他的思想当中也有佛道的理论渗透。

张载对佛道思想有很深刻的领悟,但他的学术态度却是反佛道的。作为新儒家的代表,为了复兴儒学,批判佛老,排斥佛老,张载是不遗余力的。对于张载反佛道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也要注意他对佛老的重视及吸收,在此主要从张载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及批判来认识张载的学说。

一、在本体论上对道家的吸收及批判

在《正蒙·太和篇第一》中,张载直接说明了宇宙的本体,“太虚无行,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行而;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而。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唯尽性者一之。”“太虚”作为本体,被张载用来批判道家的“有生于无”的思想。“太虚”表达的是气的本源和存在形态,张载将太虚与气混合来批判佛老,“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从来,则深于易者也。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入德之途,不知择术而求,多见其弊于诐而陷于淫矣。”(《正蒙·太和篇第一》)在这里张载虽批评了道家的“有生于无”,而他所说的“混一之常”,“体虚空为性”等等,仍然将道家哲学的基本概念作为自己学说的基础。他将太虚与混一之常相等同,又以规定“性”的性质,认为“性通极于无,气其一物尔”(《正蒙·乾称篇第十七》)“太虚无行,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行而;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正蒙·太和篇第一》)。因此实际上他仍保留了太虚与“无”的相同含义。

有许多学者认为张载是唯物主义哲学家,这是不准确的,他们只看到张载的“太虚即气”,认为其是一个气一元论者,但张载还说“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和虚与气,有性之名;和性与知觉,有心之名。”(《正蒙·太和篇第一》)“天所性者通极于道”(《诚明篇第六》)张载是将气与人性结合起来,把人性也提到本体论的高度,其实张载讲的更多是“变化气质,知礼成性”这与儒家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张载的气论和性论与庄子有相同之处,“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庄子·天地》)张载所说的“性”来自虚,而他所说的“德性之知,不假见闻”来自庄子所说的天德。在讲“天德”时,张载提到了“诚”,他将“诚”作为人的最高良知,并把庄子“和”的思想加以吸收。

二、张载对庄子“和”的思想及修养论的吸收

张载在《诚明篇第六》中讲到“和乐,道之端乎!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这句话中的“道”是天道,而“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诚明篇第六》),“诚”是天地之德,张载是将“诚”作为人精神的本然之序。而张载提出的“和”则是人精神的本然之序的始端。其实在《中庸》中对“和”的思想已有阐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张载弃武从文读的第一本书就是《中庸》,从中不难看出张载所讲之“和”是对《中庸》“和”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但张载只是吸收《中庸》“和”的思想吗?庄子曾说过“与人和”“与天和”其实质的内涵表现为道通为一,同时庄子的“心若莫和”(《庄子·人间世》)“夫德,和也。”(《庄子·缮性》),庄子对“和”的理解也是精神层面上的,认为“和”是精神的本然之序,庄子又提出“守其一以处于和”(《庄子·在宥》),在更深的一个层面上,“和”与“一”相联系,“一”有统一,综合之意,与“一”相关的“和”同样有此含义。所以“和”是以多样性的统一为内涵,这与王夫之对张载“和”的注释相切合在这里。王夫之对“和乐,道之端乎”的注释“和者与物不逆,乐者与心不厌。非和乐,则诚敬局隘而易于厌倦,故能和能乐,为诚敬所自出之端。”(《张子正蒙注》)“与物不逆”的思想在《中正篇》中“无所杂者清之极,无所异者和之极”和《至当篇》中“清为异物,和为徇物”均有体现。所以张载“和”的思想很可能是吸收了庄子的思想。但张载在讲“诚明”时,除了讲到“和”,还提到“乐”,认为人精神的本然之序的开端是“和”与“乐”,这是与庄子“和”的思想的不同之处。

坚持以“虚”为修养之本的张载,他的思想要义是要求能够“无累”。如何“无累”,张载讲“徇物丧心,人化物而灭天理者乎!存神过化,忘物累而顺性命者乎!”(《神化篇第四》)“乐天安土,所居而安,不累于物也。”(《至当篇第九》)“体不偏滞,乃可谓无方无体。偏滞于昼夜阴阳者物也,若道则兼体而无累也。”(《乾称篇第十七》)。以上关于张载“无累”的思想,王夫之解释为“外物之顺逆,如其分以应之,乃不留滞以为心累。”(《张子正蒙注》)这里实际上说明了人与物的关系。读过《庄子》的人都知道张载讲的“无累”就是庄子讲的“物物而不物于物”。在这里,庄子反对将人等同与物或“丧己于物”:“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安民。”(《庄子·缮性》)庄子认为一旦将自我消解在物之中或使人的内在规定失落于名利的追求,便意味着颠倒人与物的关系。因此庄子特别强调“不以物害己”(《庄子·秋水》“不以物易己”(《庄子·徐无鬼》)总之,张载与庄子在修养论或者说是人物关系上是一致的,即应物而无累。

三、张载“神化”思想中道家理论的成分

张载在《太和篇》中说:“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圣者,至诚得天之谓;神者,太虚妙应之目。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而。”王夫之对这句话的注释最能体现张载“神化”思想中的庄学成分“至诚体太虚至和之实理,与氤氲未分之道通一不二,是得天之所以为天也。”最先提出“道通为一”的是庄子,张载在这里不过借用了庄子的思想阐述了有关于“气”与“神”的统一关系。不同的是庄子讲的是天人关系。在这里,张载还吸收了庄子“以本为精,以物为粗”的思想,区分了精华和糟粕。

张载在《神化篇》中批评了庄子的“神人”说,认为“圣人不可知谓神,庄生谬妄,又谓有神人焉。”庄子说过“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粟,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庄子·大宗师》),在这里,庄子将人神化,是消极的,是应该批评的。但张载之说却离不开《庄子》中的“神”:“无我而后大,大成性而后圣,圣位天德不可致知谓神。故神也者,圣而不可知。”圣人之性来自天德,故神而非有,为不可知。因此,欲知圣人只有如庄子所说的忘言之知才为可能。张载的“神”也取自老子的“谷神”说。《乾称篇》中说“大率天之为德,虚而善应,其应非思虑聪明可求,故谓之神,老氏况诸谷以此。”《天道篇》中“谷之神也有限,故不能通天下之声;圣人之神惟天,故能周万物而知。”又,《神化篇》“变则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谓之变,以著显微也。谷神不死,故能微显而不掩。”张载如此倾意于“谷神”,很明显他时常在思考老子之学说,并加以吸收及区分。

关于张载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及批判还有许多方面,比如他所说的“德性之知,不假见闻”是受到了《庄子》反对徇耳目之说的影响,还有他认为庄子能明理而有所不足,如《张子语录·语录中》说:“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入梦过一生。释氏便不穷理,皆以为见病所致。庄生尽能明理,反至穷极亦以为梦,故称孔子与颜回曰‘吾与尔皆梦也,盖不知《易》之穷理也。”张载常以《庄子》书中的思想典故作为依据讨论问题,“孔子谓‘柴也愚,参也鲁,亦是不得已须当语之。如正甫之随,丙之多疑,须当告使知其病,则病上偏治。庄子谓牧羊者止鞭其后,人亦有不须驱策处,则治其所不足。”(《学大原上》)还有张载也吸收了庄子的言意思想,如《神化篇》中说:“形而上者,得辞斯得象矣。神为不测,故缓辞不足以尽神,[缓则化矣;]化为难知,故急辞不足以体化,[急则反神。]”成玄英注疏《齐物论》“夫至理虽复无言,而非言无以筌理,故试寄言,彷象其义。”

总之,张载虽然对老庄有所批评,但其学说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却随处可见。尤其是他的太虚思想与道家的联系犹为醒目。朱伯昆先生曾说过:“就张载易学哲学中所使用的‘太虚一辞说,他以此语表述太极之气,即受了玄学派易学的影响。‘太虚一辞,原出于道家,见于《庄子·知北游》:‘不过乎昆仑,不游于太虚。”由此可见,张载虽为新儒家的代表,其学说的宗旨在于恢复儒家道统的思想,但他早年深入释老,思想中难免有道家学说的渗透,我们在研究张载的关学思想时,一定要注意道家思想对他的影响,也许我们对张载的学说另辟途径,会更加深刻的理解张载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

[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

作者简介:李冬(1981—)男,陕西宝鸡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太虚太和张载
张载“太虚”概念当代争端辨析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太虚之境——雷安德罗·埃利希当代艺术展
天问一号
张载的“变化气质”之道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关学”的精粹及其对后世的启迪——张载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当代太虚拳的价值审视与推广策略研究
天一阁旧藏《太和正音谱》考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