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向何处去?等

2004-01-27 08:57
敦煌诗刊 2004年1期
关键词:下半身现代诗诗学

中国新诗向何处去?

由西南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和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的首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日前在西南师范大学拉下帷幕。来自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位华文诗学名家出席了本次论坛。会议围绕“倡导中国新诗二次革命,推动中国新诗的再次复兴”和“华文诗歌在全世界整合与繁荣问题”的主题进行讨论。

吕进提出了《三大重建:新诗,二次革命与复兴》,他认为新诗面临着:实现“精神大解放”后的诗歌精神重建,实现“诗体大解放”后的诗体重建和现代科技条件下诗歌传播方式的重建。这是近年来,一次对诗歌宏观的梳理与思考,不论其论断是否可以实现,但其今天探讨的意义不容置疑。

全球国际汉语诗歌研讨会在美召开

2004年10月8日至10日在美国波士顿的西蒙斯学院召开了国际汉语诗歌研讨会,这是在美国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汉语现代诗歌学术研讨会,应邀出席大会的代表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以及美国本土,他们是:郑愁予、余光中、哈金、李力杨、陈美玲、王屏、奚密、贝岭、雪迪、王小妮、邵薇、北塔、孟浪、于坚等。诗人与批评家就5个诗学专题先后进行热烈讨论,这五个专题是: “现代诗的传统与影响”、“现代诗的翻译”、“女性现代诗歌”、“现代诗的出版与交流”以及“寻找现代诗的诗韵”。

网络时代的诗歌伦理

张清华在2004年12月1日《上海诗人》报撰文指出:进入新世纪前后诗歌界发生的两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网络诗歌的大量出现和“70后诗人”成功的集体登台亮相。

网络新媒体成了70后诗歌的有力平台,而网络写作与具有比较典型的“网络美学“倾向的作品,也大都出自70后诗人。由于这个原因,诗歌界的格局比之90年代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显然,网络新媒体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载体,而且还意味着一种新的诗歌伦理与诗歌美学。希图用一种传统或者主流意义上的道德尺度来规定它是徒劳的。

网络世界的诞生也同样在虚拟的意义上“放宽”了原来的道德,这也是一个铁铮铮的事实。“下半身写作”的诞生就与此有着紧密的关系。这是长期以来我们在知识等级与虚伪的“代言者”的体制内写作所导致的,主流化的、占据道德优势、代表意识形态、象征知识等级权威的写作与独立的人文写作之间,从未划清过界限,所以对这种写作的不满也就无法不变得含混与夸大其辞。

如此,人们应在网络时代的语境下来理解和解释“下半身美学”——如果它也可以作为一个“戏拟性概念”的话,这个概念和“下半身”的主线并不是一个意识。它指的是网络时代的写作伦理出现的一个必须而合理的“下调”。

如果简单概括这个“下调”,可有如下几点:

一是以日常化的场景与事物为写作对象,降低写作难度,减少甚至“消灭”形而上的想象、追问、知性、思考,但保留对社会与现实的所指与影射力量,张大形而下的细节、场景、事件、遭遇、直感、欲望等等内容。

二是性意识与潜意识的混合式“暴露”,这构成了诗歌基本的经验/意识内容,以及仅存的深度模式。

三是词语的暴力性。

四是“叙事因素”的大量增加。

网络写作和更新一代青年所作的一个最大、也可能影响最为深远的合谋可能是:他们将消灭尚残存的“职业抒情者”的心态,废除通过诗歌写作建立功勋进入权力(或精神)庙堂的传统的“心理制度”。不管这是不是合理的“心理制度”。不管这是不是合理的“进步”的,这样的写作方式和心理,以及他们的类似于“小生产者的每日每时的”日常化写作,作为一种“汪洋大海”般的存在,将是任何反对者所感到无奈和绝望的。

读诗会,多一点时间和空间

针对时下汉语诗歌所处的尴尬境地,面对读者对汉语诗歌的误解,为提高诗歌的鉴赏力,培养纯正的诗歌口味,《诗刊》、《扬子江》诗刊共同开设“读诗会”专栏。她们提供了一个探讨的空间,把个人修养变成大家商榷诗歌艺术、交流心得的平台,受到广大读众的欢迎。

猜你喜欢
下半身现代诗诗学
艾青诗歌的隐喻魅力及其诗学功能
背诗学写话
牛仔迷情
明确文体 指明路径 解密诗语
观人诗学:中国古典诗学和人学互融的文论体系研究
皮带
想要醒得快?早起揉揉眼眶
以“朗读、鉴赏、审美”三维提升现代诗教学水平
现代诗,我们该教些什么?
图雅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