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第十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颁奖大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发表即席演讲,他提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经济学家应该起到更大的作用。
经济学对改革作用日益重要
吴敬琏指出,从改革历史来看,经济学是有作用的。经济学的作用不仅可以从正面看,而且可以从反面看,就是说经济学不行的时候,会拉改革的后腿。越是要建设现代意义的市场经济的时候,理论经济学的作用就越重要。
问题面前经济学家难辞其责
吴敬琏还说,我们也必须承认,有一些方面改革和发展不是那么理想。当然这不完全是经济学家的责任,但经济学家也难辞其咎。特别是近几年来,宏观经济学问题处理得始终不是那么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光是判定到底宏观经济是不是过热,竟然花了一年的时间。从1992年的3、4月份开始一直到了1993年的3、4月,最后还是我们的领导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最后作出了判断,下定了决心,拿出了具体的措施,才在1993年6月进入了抑制宏观过热的状况。
我们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从学术的角度看,主要是缺少一个统一的、有机的分析框架,这会导致一个结果,即经济的、科学的语言会变成了政治语言。比如说“气可鼓不可泻”之类的话。
这是旧一点的事情,新近一点的事情,就拿管制经济学来说吧。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自然垄断部门的改革,如电信、电力、石油等等。最近政府改革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在对这几个部门的改革中,政府应该做什么。但后来各个部门都不太满意,慢慢就变成了政府各个组成部门之间的“争权”,比如说电力的定价权,或者说定价公式到底由谁来决定等。
当学者没有声音的时候,就出现了行政力量或者是权力的声音。我们学者确实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比如说regula瞨ation的翻译就有三种,规制、监管、管制。讨论的就是一个问题,用的词就是三个词,更不可能有一个大家的共同语言。当科学的声音小的时候,行政的声音就很大。
不管从正面还是反面来看,科学是有用的,而不是没用的,经济科学对于我们的改革,可以变成推动的力量,也可以变成阻碍的力量。
理论可帮助降低改革成本
有一句话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不妥,这句话是宏观经济局部过热,宏观经济怎么会局部过热呢?宏观经济不是讲总量的吗,总量怎么又叫局部过热呢?宏观经济就是总量,总量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对比。中国的特点就是这样,宏观不热,它局部就热了。
市场经济的基准,是说总量与个量之间有差别。从总量来说,它是跟宏观经济政策有关的,如果说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了总量的平衡,那结构问题、个量问题,大体说都是由市场来解决的。就是说总供给的总量与总需求的总量如果相协调的话,中间发生的结构问题,那不是宏观经济管的,那是市场管的。所以讨论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就不要去讨论微观的结构。
一个市场经济基准性的框架,或者叫做规律,或者叫定理,去跟实际一对比,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我们假设,宏观经济是协调的,可是“七长八短”,有些部门太长有些部门太短,资源配置不适当。在总量是适当的时候,资源配置七长八短,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如果宏观是协调的,而出现了严重的部门之间的七长八短,那就说明市场机制没有在运作。这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实际意义就是,对付它的方法,政府要把主要的注意力用在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上,要把制度健全。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审批制去抑制长线、拉长短线上。这在实际上,政策意义上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这关系到,政策的角度,政府的力量放在哪里?
当经济学家没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时,实际部门的倾向只能把主要注意力放到调整微观结构上。而这种做法只能欲速不达,适得其反。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就是可以帮助实际运行减少支出不必要的成本,获得“后发优势”。中国有一个后发优势,所谓后发优势,就是说可以少交学费。后发优势的原文是说落后的优势,落后有什么优势呢?落后就是在后面走,其实,走在前面的人,已经付了很多学费,有理论的指导你就可以把学费少交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