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在农村创造非农工作职位
如何转移中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是政府和学界头疼的问题。近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访问教授约翰逊先生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替代性解决方案,即在中国每个县的一至两个城镇或小城市中加速促进企业的发展。
约翰逊认为,假如中国农村家庭要充分分享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处,则中国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数量必定要大幅下降,而为了适应未来三十年农业部门就业劳动力的这种下降,每年必须新创造出1200万至1500万个非农劳动就业机会。乡镇企业自1985年以来大约已经提供了一亿个新的工作职位,但在最近的几年里这种新的工作职位很少增加。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这些企业都是一些非常小的企业——每个工业企业仅雇佣11个工人。由于对户口迁移限制的持续存在,城市也显然不可能提供那么多的新工作职位的。
约翰逊由此提议,在中国每个县的一至两个城镇或小城市中加速促进企业的发展。约翰逊解释说,按照他的方案,工人仍可继续生活在农村,每天乘车往返于家庭与工作单位之间;比起将同样数量劳动力连同他们的家庭一起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该方案所需的资本要少得多。
对策
再造东北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学者刘庶明和李巍在最近完成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东北再造”应当作为国家重大战略。
这份调研报告认为,东北经济区具有综合工业体系、科教优势及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农产品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对俄开放的区位优势,只要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施“东北再造”战略,东北经济区完全可以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后的第四大经济区。
报告具体提出了“东北再造”战略的基本内涵,即抓住21世纪前20年的战略机遇期和俄罗斯申请入世为东北经济区带来的机遇,充分运用国家向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的倾斜政策,推进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的结构升级,创造“东北制造”、“光电子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绿色东北”、“国家粮食安全基地”、“对俄开放‘特区”、“新欧亚大陆桥”的区域新功能,实现东北经济区的新跨越。
现象
中国学者成为美国学术界的一部分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齐慕实先生在中国一场题为“北美学术界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的演讲中特别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在西方取得博士学位,供职于美国大学,这些在美国做研究的中国学者不仅成为美国学术界的一部分,而且也改变了游戏规则。
齐慕实解释说,此前,如果说中国本土的学者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致力于促进中国当今的发展,那么北美的学者则是将其研究作为一个窗口,借此来关注中国的发展,探求其它国家,尤其是美国与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进行最佳合作的途径,但上世纪80年代后,中美两国的学者在许多方面的区别变得模糊了。不仅如此,连同美国本土的学者也积极地与中国学者进行合作与交流。
这两大趋势打破了东西方的界限,为有关中国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基点的转变提供了一个社会基础,并且又对中美学术界提出一个崭新的议题:作为学者,我们应如何去拯救人类,促进中美两国以及全世界社会正义的实现?
观点
将宣传与研究分开
既是一个研究单位,又是一个宣传单位,那么如何在制度上处理好宣传与研究的关系?学者们已经对我国社会科学院体系的研究体制提出了质疑。
有学者指出,从近代我们引进西方整个思想体系之后,西方的学科体系对传统中国的思想文化体系是一个消解、解构的过程,目前对中国学科体系的评价、文化的评价就是以西方为标准的。因此,如何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现代文化在一个发展过程中结合起来,成为理论建设的关键,而这将对我国的学术生产机制、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都提出严重的挑战。
学者们认为,从趋势来看,学术民主、多元化不可逆转,但目前我们的研究体制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像从前苏联引进的社科院体系,归属于宣传部门领导,作为宣传单位,它有义务和责任为党和国家做一些宣传工作;作为研究单位,它又要保持一些学术性很强的研究,这往往造成一些非主流的研究被逐渐边缘化——因此,学者建议在机制上应该将宣传与研究分开,分别成立专门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