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电视的一波三折

2003-05-30 10:48王晨波张邦松
中国新闻周刊 2003年31期
关键词:有线欧洲无线

王晨波 张邦松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从1994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开始在内容上进行数字化的改造,但是没有相应的传输和接受系统,数字化的内容最终又变回模拟电视的形式传入百姓家。“作为节目源头,这一步提前做是数字化计划的一部分。”央视技术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曹青说。

由此,数字电视的命运开始了一波三折的历程。时间回到1997年,世界上的数字电视已经开始“热”起来,特别是欧洲,他们的地面(无线)接受数字电视初见起色,据广电系统的官员介绍,广电总局的意见是先发展地面(无线)数字电视。

当时,广电总局委托央视开始对当时的欧洲标准、北美标准、日本标准做测试,那时国内还有上海交大和广电总局广科院的两个地面数字电视科研的项目,“我们跟踪并建立了三个国外标准的实验网,最后在1999年年底我们开始了正式的系统测试。”曹青说。

同一背景下,1999年建国50周年的地面高清晰转播也是地面(无线)标准的一种尝试。当时使用的两个标准就是上述国内的两种标准技术。

经过一年的测试后,央视于2000年年底出具了测试的报告和建议,参与检测的曹青最青睐的是欧洲标准。但是,做实验的人们没有想到这个报告会“石沉大海”,3年过去,至今仍然没有公布结果。

意味深长的是,这个报告的命运从侧面反映了广电当局对于数字电视在战略上的一次重大的转型:在2000年的九运会上,央视开始推出了基于数字电视的互动电视——从此数字电视的重点开始转向了有线电视,而不是地面(无线)数字电视。这时,广电总局再一次委托央视等部门做有线数字电视的测试。

而这些测试最终促成了有线电视的数字化。事实上,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给出了不同的“出路”,美国已经普及的有线电视,他们的数字电视更多的就是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而欧洲的国家就恰恰相反,他们喜欢无线电视,无线传输显得至关重要;而日本就是两者并行,有线无线都发展的不错。

“由于地区差异很大,利益分割过多,中国不可能一个标准一刀切。”国家信息产业部电视电声研究所教授杨秀华说,这也是目前标准之争的主要原因。

猜你喜欢
有线欧洲无线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无线追踪3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分析
东方有线点播排行榜
ADF7021-N在无线寻呼发射系统中的应用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研究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