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国”字地位缺失?

2003-05-30 10:48:04
中国新闻周刊 2003年39期
关键词:徐冰开馆中国美术馆

吴 珊 粲 然

对于“国际美术双年展首次进入国家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却表现得很漠然——因为中国美术馆仅仅提供场地,没有参与任何策划和宣传的工作。1000万元的活动投入中,美术馆将收益数百万的场地出租费和每人20元的所有门票收入。

显然这是一个只赚不赔的轻松买卖。然而在这个被称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美术展”中,作为美术界最顶级的展览机构——中国美术馆的边缘地位,似乎并没有人感到有什么不对。

孤寂清冷十数载

从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整整十几年间,为了填补每年超出行政拨款达4000多万的收藏经费缺口,中国美术馆长时间向各种良莠不齐的展览临时出租其展馆(区),作为回收资金的主要来源,以至于被人讥讽为“展览馆”和“文化宫”。

不少业内人士称,当初中国美术馆热衷用场地费赢利的做法,其实是一种“捡了芝麻掉了西瓜”的“短视”行为。1988年,实验派画家徐冰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画展。当时中国美术馆完全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收购徐冰的作品作为藏品。然而,高贵的美术馆对之视而不见。待十年后,徐冰的作品蜚声国外,中国美术馆转而又找到徐冰,希望购买其作品,但开价仍远低于其市场价格。许冰认为答应他们会使自己没有了市场信誉,最终还是放弃了。

这样的事例,在几十年间屡见不鲜,不仅使中国美术馆自动丧失了一笔潜力巨大的无形资产,而且,在漫长的90年代期间,美术馆坚持不收藏当代实验艺术作品,也使它在业内的形象大受损害。今年年初,一位画家戏称,中国美术馆要是还不快修修,它在人们心里就快要馊掉了。

中国美术协会会员、独立策展人冯博一认为,这几年中国美术馆的名声已经不太好。特别在当代艺术的推进方面,前几年它可以说毫无建树,以至有的画家认为让其收藏甚至是一种“掉价”。

励精图治革面还待时日

现在,惟有提起翻修后的中国美术馆、提起7月那次开馆大展,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主任徐虹眼里才会闪烁着激动的光彩。她说,7月份大修之后的开馆大展,对美术馆而言更具划时代意义,那是中国美术馆历史上第一次自行策划组织的展览。

这位头两届“上海双年展”的策展人,在进入中国美术馆的3年时间里,一直等待着机会来改变中国美术馆长期靠出租摊位维持生存的现状。而今年美术馆的翻修升级,为改变这种在策划展览上一片空白的状态提供了契机。这个突破显然比美术馆外观的翻新变化更让徐虹欣喜。

“如果你來看了我们的开馆大展,看了‘开放的时代,你就能感觉到中国美术馆的这种变化。”在这个命名为“开放的时代”的展览里,当代部分将1978年以后中国新出现的美术样式几乎一网打尽——装置、新媒体、废品、Vedio等等艺术样式均进入中国美术馆并占据了几个重要展厅。在这一展区主推的60年代以后出生的艺术家中,徐冰、蔡国强、方力均、张永和等分别在国际和国内的前卫艺术圈子里颇为活跃的艺术家名字赫然纸上。

似乎是伴随着旧馆翻新的新气象,中国美术馆频频与参加开馆大展的实验艺术家联系,希图再续前缘,收购他们的代表作。然而,这一番谋洽到后来也不了了之。据知情者说,中国美术馆开出的价格太低——市面上卖一万元的话,它只提出100元——明显缺乏诚意。

在市场经济越来越介入艺术品市场的趋势下,画家们不可能轻易为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的所谓“历史性”所迷惑。当然,反之很多画家也表示,如果中国美术馆重新关注中国当代艺术,致力以推动艺术发展,重新树立良好的形象与口碑,画家也会愿意低价甚至无偿地将画给它。

猜你喜欢
徐冰开馆中国美术馆
品读文与画
——中国美术馆藏文学插图精品展
中华书画家(2023年1期)2023-04-05 16:42:54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中华书画家(2022年2期)2022-11-04 14:33:00
徐冰
同心协力写丹青
——中国美术馆藏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广西展
美术界(2022年8期)2022-09-29 07:09:50
新四军统战纪念馆隆重开馆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12 23:52:21
精明的算计
故事会(2017年10期)2018-01-02 15:30:36
女生大闹校长室:把妈妈还给我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海峡姐妹(2017年1期)2017-02-27 15:22:17
崔振宽美术馆开馆
画刊(2016年4期)2016-11-01 21:34:18
徐冰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