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频道

2003-05-30 10:48张映光
中国新闻周刊 2003年17期
关键词:新闻频道中央电视台信息量

张映光

5月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过十岁生日;CCTV-1花哨变脸;CCTV新闻频道呱呱落地。

外界说,新闻频道是中国媒体瞩目之举;观众问,新闻频道是个什么频道?

自今年5月1日开始,常看中央电视台的观众会有些不适应,以前熟悉的中央一套变得花哨而热闹起来;那些熟悉的国脸们还同时出现在央视一个全新的频道“CCTV新闻频道”中。这个号称全国第一个24小时播出的电视频道播出后,给观众带来了欣喜,也给业界带来了困惑。

差强人意的开始

今年三四月间中央电视台对伊拉克战争史无前例地大规模全程直播,被业界看作中国电视媒体走向成熟和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央视也称其是“为新闻频道的开播做了一次充分的练兵。”为此,关注中国电视的人士对将要诞生的央视新闻频道报以了更高的期待。

央视新闻频道开播不久,便相继直播了美国总统布什驾战机飞临“林肯号”,宣告伊拉克战事基本结束;土耳其地震;还有央视记者攀登珠峰的每日直播以及对中国海军潜艇失事第一时间的字幕报道,一切似乎如频道创办者预期的那样及时和灵活的报道最新发生的新闻。

然而互联网上网友们的反应显然和央视的记者主持人的台前幕后的亢奋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更多的常态新闻播出中,大多数网友对新闻频道关于“非典”的报道不满意;有许多人拿新闻频道和凤凰新闻资讯台做比较,认为前者的信息量太小,满足不了自己的需要;还有人把新闻频道比成巨型新闻联播,认为它的宣传味道依然很浓;更有甚者,中华传媒网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多数网友不认为新闻频道的推出能提升中国新闻传播的国际地位。

新闻频道开播的宣传语是“与世界同时同步”,但显然它目前与这个口号的目标尚有距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曾在去年参与了新闻频道的设计和筹划,他认为,“新闻频道的问题主要是信息量不够大,关于事件新闻的报道太少,宣传性的新闻太多,新闻滚动不够充分。”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对新闻频道评价是“栏目的痕迹太重,新闻滚动不够。有一些栏目设计(如《数字观察》)没有遵从电视新闻的规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孙旭培则表示,“新闻频道的背景新闻不够,小板块过多,信息量不足。”

尽管央视新闻频道给自己定的目标不是赶超凤凰台,而是能成为与FOX、CNN比肩的国际一流新闻媒体,但是对于新闻频道开局后业界和观众评价不高,显然在不少专家预料之内。

“新闻频道只筹备了4个月,而一般一个栏目的筹备周期要半年,所以试播的时候会有许多问题。”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李挺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道。

让人费解的除了新闻频道仓促而粗糙的开播外,还有央视自己的一反常态:它完全没有像别的频道开播那样大张旗鼓的吆喝,而是在秘而不宣中加紧筹划;开播前,各栏目在《东方时空》和《电视你我他》中连续亮相一周后,5月1日便登场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资深人士介绍,“这主要和新闻频道筹划多年却难以落地的背景有很大关系。” 李挺作为新闻频道负责人之一,也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新闻频道早在4年前就在筹划,甚至曾经展开了具体的筹备工作,但是因为条件不够成熟而未能落地。”

长达四年的等待

早在1999年,中央电视台就有了成立新闻频道的打算。时间上并不比BBC(英国广播公司,1997年)、FOX(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1998年)晚多少。

那一年,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的孙旭培和《新闻联播》节目编辑武晋先通过社科院内部刊物《信息专报》发表文章,最先向中央电视台建议成立新闻频道,这篇论文不仅受到了央视高层领导的重视,还获得了当年的信息奖。次年,孙旭培和武晋先又共同发表文章,进一步呼吁建立中国电视新闻网。有关领导对这个提议做了特别批示:“我觉得中央电视台开设新闻频道是重要的。”

孙旭培对中国《新闻周刊》坦称,在阐述成立新闻频道的原因时,自己有意打了一个“弧圈球”,用孙旭培的话说,一共概括了三个原因:一是办一流大台的需要;二是新闻立台的需要;三是保证重大事件直播的需要。孙旭培认为,办新闻频道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中国新闻的自由开放度。“因为要支持新闻频道的24小时滚动播出,就需要加大信息量,保证信息量不可能只靠沿袭前苏联模式的宣传式新闻来管理。”

在学者们的建议得到重视后,筹划新闻频道进入央视议事日程。尤其在2001年美国9·11事件时,央视由于当时报道不够及时充分,受到来自观众和业界的许多批评,面临很大压力,成立新闻频道似乎迫在眉睫。然而,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成立新闻频道的计划却似乎停了下来。

新闻中心主任李挺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了新闻频道直到现在才最终成立的技术原因,他认为在4年前成立新闻频道至少有两点无法达到,“一是新闻的时效性,新闻频道快速的网络还没有建立完善;二是资源的问题,我们那时的资源局限性很大。”李挺认为新闻频道最终于今年开通是水到渠成:“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运用直播技术的成熟,直播是新闻频道的关键。”显然,在技术上,央视四年来不断增加的直播经验,特别是一个多月前的大型的连续的“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给最终央视新闻频道的播出吃了颗大大的定心丸。

孙旭培则推测,“新闻频道的最初流产是因为上层领导在决策阶段担心信息量不足,难以支持24小时滚动播出,造成重复的新闻过多,使新闻频道失去意义。”他进一步分析,这种担心其实并非杞人忧天,如果不在中央电视台的运做机制和新闻传播机制上做出一些变革,新闻频道将很有可能变成一个空架子。

展江在谈到新闻频道的最终落地时,对中国《新闻周刊》意味深长地说:“新闻频道的成立与国家新闻政策的开放和新闻改革的深入密不可分。”

李挺也谈到了新闻政策对新闻频道的影响:“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再次表明,世界各媒体都有自己的利益,CNN代表美国利益,BBC代表英国利益,中国中央电视台理所当然代表中国的国家利益。在此前提下,凡是有价值的人们关心的事件就都该得到及时充分的报道。”

“与世界同时同步”还有多远?

“我们争取用半年到八个月的时间使它(新闻频道)成熟起来,叫大家满意。成熟的标志是:首先,新闻频道和其他媒体相比,成为观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其次,我们的收视率和满意度都达到一个高度;新闻真正做到及时丰富,节目形态要立得住、有创新。”李挺这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他说,“与世界同时同步的含义是双重的,一方面是指新闻要及时;另一方面,是指新闻频道要挤身国际一流传媒,能和CNN这样的媒体竞争。”

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一直是业界比较推崇的电视新闻频道。1980年CNN的创办,打破了美国广播电视界名宿爱德华·默罗所谓的商业电视的新闻、娱乐、广告的三位一体,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电视新闻传播样式,引领了全球电视新闻传播的变革潮流。CNN率先大量运用现场采访的手法报道全球突发事件。采访小组利用地面的流动卫星站即时报道世界各地的新闻,目前已覆盖全世界21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1亿观众。不过,对于大多数中国电视观众而言,看到CNN的机会并不多。

学者们认为,新闻频道在形式设计上学CNN的比较多,但是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和体制的束缚,节目内容本身以及合理科学地按新闻规律运作等方面和CNN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首先,从比较直观的节目样式及频道整体设计看,新闻频道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动态综合新闻加分类(专题)的模式,以CNN为代表;一种是纯动态新闻频道,像台湾的TVBS和三立新闻台东森新闻网。而前者更适应于权威性的大台,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单位里,时效性突出的动态新闻在前,时效性不突出的现象新闻在后,辅之以分类和专业新闻,这种模式对新闻资源的整合要求脉络清晰,轻重缓急安排有序。CCTV新闻频道主要借鉴了CNN这种模式。但它做得显然不够。

从深层的运作机制看,新闻频道一般有两种生存方式。一种是有线收费方式。以CNN为代表;一种是国家投资,以BBC为代表。这两种方式都能比较好的控制广告数量,减少广告对新闻节目的不良影响。但目前CCTV是以广告收入为主,这是一个阻碍它发展的隐忧。在论坛上,已有网友开始批评央视广告过多,并过激的把它称作“广告频道。”

李挺表示,“广告目前只能作为新闻频道的主要收入来源,新闻的成本十分巨大,光伊拉克战争直播就花掉200万。但是,我们会从每一条新闻入手掐断广告与制作的联系,防范有偿新闻。”

最后几位专家谈到,和CNN相比,新闻频道目前最迫切需要做出改变的是它的生产方式可以参考CNN采用的一种集约化的管理方式。目前新闻频道的时效性和信息量上不去的重要原因是栏目各自为战,互不合作,资源不能共享。而彻底地摒弃栏目制也许才是新闻频道“与世界同时同步”的关键,“栏目制也许适应于其他频道,但却与新闻规律相违背,如果不改革,最终会造成新闻频道的分崩离析,很难向前发展。”那位业内资深人士坚决地说。

在谈到在央视进行这种改革的阻力时,主持人白岩松坦言:“这种阻力主要来自各栏目的小利益,要打破这些小利益还比较困难,但这是频道发展的需要。央视的新闻评论部正在试图做这方面的改革,尝试在评论部的各栏目间首先建立资源共享。最后,这种改革一定会扩大到整个中心,最后扩大到全台。到那时,人们将不会再看到十几个栏目的记者分别采访同一个新闻事件的场面了。”■

猜你喜欢
新闻频道中央电视台信息量
从设计规划到室内装修全程把控 英国天空新闻频道北京站直播间
我们就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我们》栏目主题曲)
基于信息理论的交通信息量度量
浅谈省级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发展困境与突破
如何增加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的信息量
中央电视台《读书》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的对比分析
央视官网从CNTV中剥离另立门户
央视新闻频道与电视新闻影响力的建构
基于多尺度互信息量的数字视频帧篡改检测
分析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成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