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宏太
回眸2003年,在教育管理领域,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正努力探索着科学的、适应时代要求的管理新模式。更准确地说,在这一年中,教育管理实践正越来越显著地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以专业化来凸显教育管理的价值
关于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在国际上有这样六大判断标准:一、有专门知识;二、有较长时期的职业训练;三、有专门的职业道德:四、有自主权,能根据自己专业进行判断和决策,而不是奉命;五、有组织,如行会组织、学会组织等,有行业自身实行监督控制的约束机制;六、要终身学习。在现代社会中,专业化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的专业化也日益成为一种共识。最近几年,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教育管理领域的专业化探索也开始萌芽。
国外在教育管理方面的专业化实践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职能部门的设立上,突出教育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二是完善各种培训机构,重视对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在专业化培训方面,除了在高等院校开设的教育管理专业以外,最主要的是对在职的教育管理人员进行的专业化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领导技能、教师发展与评估、人际关系和教育法规等。
之所以要强调教育管理的专业化,笔者认为至少有几方面的意义。首先,教育管理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其专业化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因此也必然会凸显出自身的独特价值。顾明远教授在强调教师专业化的意义时说过,任何一个职业,如果没有专业化就没有经济地位,没有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这句话也完全可以用来说明教育管理专业化的意义。其次,专业化也是克服传统教育管理的一些弊端和缺陷的有效途径。例如教育管理中的“官本位”问题、效率问题,都会在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的过程中逐渐消失。另外,专业化还有利于更清楚地认识教育管理的含义,完善和丰富其内容。
校长职业化带来的观念冲击
2003年11月12日,一所新型的学校——“全国校长发展学校”在江苏省南京市挂牌。首批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近百名中小学校长、教育局局长将从这里走上职业化发展之路。
这无疑是本年度教育界值得纪念的重要事件。以打造职业化、高素质的教育管理者为宗旨的“全国校长发展学校”的诞生,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校长职业化”话题的广泛关注。
“校长职业化”是最近一两年时间在教育界涌现的一个新名词。2001年底成立的清华大学校长职业化研修中心,在国内首先提出了“校长职业化”的概念。该中心的策划者王继华强调,校長职业化培训的目标是培养中国的职业校长”,即一批具有战略思考与规划能力、资源整合与运作能力、动态管理和组织能力的校长。
继清华之后,国内其他一些大学也开始了校长职业化的培训。总的来看,这些培训在形式上一般借用MBA的培训模式,在内容上强调校长经营、管理、科研能力的培养。在2002年底,广东省深圳市教育局更是明确提出,要在5年内使全市所有的校长实现“职业化”。
尽管有一些学者对“校长职业化”的提法提出了质疑和批评,但这一系列现象都说明,人们正日益认识到校长工作的专业化属性,同时正努力赋予校长工作更多的专业化属性。
作为教育管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的校长,不仅要懂得教育教学,而且要懂得经营管理,这是新的时代对校长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校长职业化”这一新的改革动向,必然会成为教育管理走向专业化的一次重要契机。其意义在于,它通过强调校长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和独特价值,从而提升校长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实事求是地说,要通过“职业化”来实现校长的专业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类似于枝长发展学校”和“校长职业化研修中心”这样的培训机构,才刚刚起步,还不够完善,也远远不能满足全国近百万校长的需求。与此同时,怎样赋予校长工作更大的自由度,也需要在任用和管理体制上有所创新。
但是不可否认,专业化的理念正日益走近教育管理实践。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们无比欣喜地感受到,有一大批像邱济隆、李金初、廖文胜、杨瑞清这样的优秀学校管理者,他们已经自觉意识到自身工作的专业化属性,同时不断地使自己的工作更加科学和专业化。这表现为咀下几个方面:第一,他们具有强烈的经营意识,善于把握机会,为学校赢得发展的契机;第二,他们注重管理的效益,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第三,他们都强调学习,善于从不断的学习中汲取新的灵感。
向专业化渐变的班主任工作
2003年3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公园路小学门口挂起了一块牌匾。这就是经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班集体研究中心授予的、全国第一所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学校”。
比起备受瞩目的“校长职业化”,这件事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悄无声息地发生了。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两者都具有同样的时代意义,反映出不同层面的教育管理都开始走向专业化。
长期以来班级授课形式的存在,使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一方面要协调好各个任课教师,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建立起有效的班级管理机制,使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够有条不素。此外,学校的各种管理理念和育人思想,也要通过班主任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但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下,班主任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班主任似乎只是附加给教师的一项工作,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管理单元的地位和作用常常被忽视,它的工作内容、性质以及工作技能都缺乏明确的界定。
在今天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对象的变化,都赋予了班主任工作新的重要意义,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似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班主任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要通过加强师生的交流来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要胜任班主任的角色,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学校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班主任工作,逐渐认识到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把做好班主任工作当做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前提。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促使班主任工作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专业化属性。
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学校”的出现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在全国很多地方,关于“班主任专业化”的研究相继展开,以“专业化”为指向的班主任培训也日益增多。也许,班主任的专业化研究和实践,并不能使班主任工作呈现出类似于“校长职业化”那样明显的职业划分,但它同样体现出教育管理对专业化的客观要求。
当前,班主任工作向专业化发展,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班主任们越来越重视对班级管理经验的总结、反思和积累,越来越重视相关知识的学习,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专业性角色。
教育管理专业化呼唤机制创新
无论是校长还是班主任,他们朝着专业化方向的努力,都反映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自觉认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管理专业化将有助于理顺教育内部的关系,从而极大地提高教育的效率,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要提高教育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能够提供一个更加自由、更加充满活力的外部环境。
首先,教育管理专业化的建设需要有一整套完善的培训体系,一个职前培训与职后培训相结合的完整体系,一个从目标到计划、从课程到方法、从实施到评价的规范化体系。这个培训体系,无疑要靠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去完成。其次,教育管理的专业化,需要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要求我们进一步贯彻教师聘任制和校长竞聘制等人事制度改革,真正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在此基础上赋予校长更大的管理权限。再次,教育管理的专业化,需要一个民主、宽松的教育发展环境。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给学校多一点支持、少一点干涉;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要多一些公正、少一些偏颇。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也看到了教育行政部门为促进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而作出的努力。如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魏书生领导的民主治教的实践,江苏省徐州市教育局局长朱浩熙实施的校长竞聘制的改革,等等,都反映了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教育管理专业化的认识在不断提高。而今年11月份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无疑也将对教育管理方面的改革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