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革命

2003-04-29 00:44陈道馥
经济 2003年10期
关键词:坎昆部长级世界贸易组织

陈道馥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段名言用来表述坎昆会议,真是再准确不过的了。为重新签订全球新贸易协定而召开的坎昆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无果而终,这是世贸组织成立8年来无果而终的第二次部长级会议,1999年举行的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也是如此。其实,会议伊始,与会各方就在会议议题次序问题上就产生了分歧。发展中国家强调,会议应首先讨论农业问题,然后才可以讨论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而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欧盟成员国却急于讨论启动“新加坡议题”谈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上的差异,是坎昆会议不欢而散的深层原因。

进而,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依然适用于坎昆会议。不妨说,世贸组织内第一次爆发了“革命”——“坎昆革命”。之所以称其为“革命”,是因为WTO谈判向来都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谈判,是美国、凯恩斯集团与日本和欧盟之间的谈判,从多哈到坎昆,一直如此。而坎昆会议,诚如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3年9月15日一期文章所说“已成重大事件。此次会议高明的政治手段比会议产生的任何单项建议都将具有更加深远的影响。以中国、印度和巴西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第一次自我组织起来,形成联盟,即21国集团(后因土耳其的加入成为22国集团),表明了它们要与欧盟和美国较量的意愿。就像工会的诞生一样,发展中国家发现了团结、行为准则和对抗的力量。”

固然,“坎昆革命”的一个可能的结果,似乎会损伤多边贸易自由化的未来(毕竟,

一个多元化、多边的世界要比单边主义、霸权主宰的世界要好得多),不但可能延后达成全球新贸易协议的谈判,也将助长双边贸易协定的签署。而一旦全球贸易协议停滞,美国与欧盟可能自行其是,寻求签署双边贸易协定。会前,美国贸易代表已经放言,要是世界贸易组织无法在2005年1月1日以前达成协定,美国将独自寻求与其他国家签署一对一的协定。

然而,如果没有“坎昆革命”,如果发展中国家在坎昆会议上依然保持沉默,依然单打独斗,那么世界贸易组织就会要么成为发达国家贸易部长们的年度休假旅行社,要么成为发达国家贸易部长们的政策发布会。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将一如既往地极力执行他们既往的、习以为常的“交往形式”。如是,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前景不言自明。

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想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贸易——不仅仅是概念上的、口号式的公平,更是实质意义上的公平——并在促进全球经济繁荣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就需要有一种自觉的共识和集体的行动。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架构下的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前提。回顾历史,关贸总协定成立之初的第一轮谈判仅用了7个月,第7轮的东京回合就遽然增长到了5年半多,第8轮乌拉圭回合更是长达8年。时间的递增,固然表明了世界经济交往形式的日趋繁杂,但也是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逐渐觉醒并付诸行动的过程。

就此而言,“坎昆革命”意味着全球贸易谈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农业问题是坎昆会议的焦点。农业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是第一产业,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因此,面对发达国家一方面施压让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同时又千方百计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向自己国家出口,并坚决不放弃对本国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给予高额补贴的现实,发展中国家必须也必然联合起来去争取获得平等待遇的行动,这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需求。毫无疑问,这种努力将使世贸组织机制更加合理、完善,其本身也体现着世贸组织的进步。因为如果世界贸易组织特别是发达国家不能认识到并接受这一挑战,那它就永远不会是一个完善的机构。

坎昆会议表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指望日益庞杂的世贸组织在短短的3年内完成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指望着在香港举行的下次部长级会议能有突破性进展并不太现实。但是倘若发达国家能够真正认识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并不是全球经济一家化,并对发展中国家作出实质性的让步,倘若发展中国家愿意为未来的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和一定的妥协,倘若大家都能够彼此尊重人类共有的多样化文化,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猜你喜欢
坎昆部长级世界贸易组织
欧洲航天局2022年部长级会议大幅增加预算解读
世界贸易组织运行困境成因探析——基于核心机制的考察
第五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召开
墨西哥智慧城坎昆
沉默而惊人的水下世界——探访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
货物进出口额
中国接受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议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