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程鹏
读浙江日报摄影部邵全海评论作品《"绳桥"上的震撼--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上学〉》一文(原载浙江《新闻实践》2003年6月)后,笔者不但失去了往日读此《上学》作品时也曾感受过的心灵上的震撼,反而在内心深处产生一股强大的寒意!
为什么?!请看邵全海在文中写道:
"据《上学》的作者--三秦都市报摄影记者杨小兵讲,他第一次看到这种'绳桥'时就惊呆了,那感觉只有一句话:触目惊心!后来,一种责任感使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为拍摄出真实而感人的瞬间,多次与孩子们同行,在惊险的'绳桥'上走在孩子们的面前,一手抓钢丝,一手拿相机,冒着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掉下的危险,将长久的牵挂与担心倾注在摁下快门的一刻……"
俗话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读了这段"拍摄背景"后,真令笔者感到: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一件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的背后,怎么有如此残酷的"背景"!记者口口声声说是"一种责任感使他……"可笔者不禁要问:记者的责任感在哪里?在哪里?
面对"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掉下的危险"的环境,为什么记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置孩子的生命而不顾呢?难道这就是记者一直抓拍不到"真实而感人的瞬间"的图片的缘由吗?不,这是记者在"作秀",这是当今个别或者说少数记者思想神经麻木的突出表现。纯粹为了个人获奖、为了荣誉而追求,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责任感吗?
人们说,时间就是生命。是啊,面对危桥的危险,时间就是生命。邵全海在文中介绍:"40名学童每天上学要像小杂技演员一样,经过一座破烂不堪的'绳桥',其中9名小学生曾先后从4米高的危险'绳桥'上坠入河中。"有9名小学生曾先后从4米高的危险"绳桥"上坠入河中,这或许是在记者发现之前,也许有几名坠入河中的小学生,就是在记者追求拍摄感人场面的两年多的时间里,真是哀哉!悲哉!
在此笔者不禁要问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面对险情、危情,一个有责任感的记者应该怎么做呢?难道不是立刻向有关部门反映报告,不急速采写稿件(拍摄照片)登报呼吁,而是慢悠悠地等待"惊心动魄"的那一刻的到来吗?
生活中,可笑的事往往就不可思议地发生在一些人的身上,笔者认为,《上学》作者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典型人物。邵全海在文中写道:"他第一次看到这种'绳桥'就惊呆了,那感觉只有一句话:触目惊心!"可作者的行动呢,却要等到两年以后他的作品才见报,才"立即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各界的严重关注",才让那些上学的孩子走上"平安桥"。为此笔者认为,这样让孩子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笔者认为,《上学》作品内容虽然是真实的,但经过作者两年多"作秀"的作品,其内容早已"失真"了,而真正失真的,那是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是作者的道德观、价值观与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