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舸
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仓储、装卸、流通加工、包装、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国际上把现代物流称为一体化物流、综合物流。现代物流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七八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得到大规模发展,由最初的成品配送发展为惯穿生产和流通的综合物流过程,到90年代更进一步发展为上、下游企业相互配合、互为影响的供应链过程。现代物流的发展对市场流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企业在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而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来,综合物流在中国已得到一定发展,但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能够提供一体化、现代化、专门化、准时化、高效率的专业性物流企业寥若晨星。另一方面,我国物流业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物流业作为一块尚未开垦的经济领域,过去只是冰山一角,而今正日益浮出水面。现代物流的加快发展,必将成为我国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现代物流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现代物流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效应。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的物流系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其主要表现是:
1.降低运行成本,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从市场运行成本的角度分析,物流业的突出作用是其对普遍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所作的贡献。一方面,从交易的全过程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费用。由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可使搜寻交易对象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和承诺,可以减少各种履约风险;即便在服务过程中产生冲突,也会因为合同时效的长期性而可通过协商加以解决,从而避免仲裁、法律诉讼等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另一方面,从交易主体行为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促使伙伴之间的“组织学习”,从而提高双方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知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物流联盟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交易双方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使得交易双方机会主义交易费用有望控制在最低限度。
2.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根据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次产业向二、三次产业升级演进,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现代物流的实现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的实践还表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它行业的发展。此外,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物流还有利于对分散的物流进行集中处理,量的集约必然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进行协调和管理。相对于分散经营、功能单一、技术原始的储运业务,现代物流属于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具有资产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劳动力高度化等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立现代物流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
3.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形成和发展。一般来说,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或“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它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所以在此意义上讲,现代物流所辐射的经济区域属于区域经济学家们提出的“极化区域”。现代物流对于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形成,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吸引外资,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网络化的大区域市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有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有利于减少物流对城市环境的种种不利影响。
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商机
现代物流目前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归根结底在于它具有强大的增值效应,并能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整体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物流系统和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具有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建立区域性物流中心,需要具备有较发达的外向型区域经济,具有相应规模的内需、外销及中转的物流量,具有强大的物流载体条件和信息载体条件,以及良好的文化背景。目前,一些地方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物流规模,但与现代化物流中心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未来的区域大物流团区应该是跨区域性的,不仅向省内辐射,而且要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辐射到周边省份,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的物流中心。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制定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物流是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政府必须从国家、区域等全局高度进行物流网络建设和设施规划,必须从物流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物流成本、效率、效益的高度考虑一定区域的现代物流的发展。明确物流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及重点,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统筹规划大型物流设施建设,协调不同地区及城市之间的物流设施发展,引导和鼓励各地政府和企业加强对物流发展的投入,并尽量避免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创新物流发展环境。要优化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研究和制订规范的物流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改进对物流相关领域的管理方式。对不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各类规定和政策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放宽物流业准入条件,规范物流企业扶持标准,促进各种所有制物流企业公平竞争。对物流业用地适当优惠,用电参照工业用电标准,重要基础设施列入政府投资计划和重点项目,融资和引进人才等提供方便。加大物流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现代物流业。加强各种物流标准的建设工作。建立和推广以物流信息分类编码和信息技术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加大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宣传,引导工商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推动企业调整经营组织结构,剥离低效的物流部门,逐步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尤其要引导中小型企业剥离自身物流功能,使用社会物流。
3.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办物流专业或相关专业课程,为物流领域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开展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培训工作。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积极支持和引导物流科研工作,鼓励企业与物流咨询机构、科研院校等进行多种形式的资本与技术融合,充分发挥社会各种资源优势,实现物流系统的产学研联动发展。
4.提高物流企业素质和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物流产业的市场主体。鼓励从事运输服务、仓储服务、货运代理服务和批发配送业务的企业,根据自身业务优势,延伸物流服务范围和领域,成为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务的供应者;在规范市场准入标准基础上,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物流服务市场。推进传统仓储场所向物流配送基地、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在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的基础上,新建一批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的新型物流企业,同时引进外资物流企业,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进一步提升物流企业的运作水平。发展物流业要坚持新建企业与传统企业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加快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以资产、资本为纽带,促进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集团。
5.完善现代物流协调管理机构。借鉴香港等地经验,建立现代物流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物流行业协会。在政府引导下,由行业协会制订行业管理规范,实现行业自律,自觉维护行业合法权益;支持协会开展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加强行业咨询、调研、培训等工作;通过行业协会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行业监管和服务,为政府提供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中南林学院旅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