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跑步一样”

2003-04-29 00:44:03王永庆
台港文学选刊 2003年12期
关键词:台塑环境生活

王永庆

一般人都怕吃苦,因此对待刻苦出身的人,总是寄予一分同情,这其中转嫁自我情感的成分很重。其实苦与不苦,是在比较之下才会产生的感受,就好像好吃与不好吃,是尝过之后才能加以定论。如果一向都是吃好的,在没有比较之下,就不觉得是好;同样的,如果一向都是吃不好的,久而久之,也不觉得有什么坏。了解这层道理之后,就不会觉得吃苦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我小的时候,农村非常贫苦,连要做苦工赚点钱,都不容易找到机会,就好像牛要耕田,却没有耒耜一样。生活用品也极度匮乏,不但鞋子、书包、雨衣样样没有,连衣服也是仅够蔽体而已。日据时代,本省同胞的生活普遍清苦,加上我家中食指浩繁,生计自然更形不堪。我出生在新店直潭,由于身为长子,格外担待了许多粗重的工作,挑水就是其中一项辛苦的差役。那时我在小学就读,每天必须来回跋涉六里的崎岖山路,搭乘两次渡船才能抵达校门。所以我每天一大早就要起床,先挑水注满水缸---所谓水缸是足供家中一天用水量的大水缸---我赤着脚,扛着扁担,顶着两头晃荡不已的水桶,一步一步爬上屋后二百多步高度的小山坡,再走到山下汲水,而后循原路挑水回家。这样往返约五六趟,连挑了十数桶水,才算完成挑水的任务。然后,再帮忙其他家务,工作都做完了,才用破布将书本草草结绑在背上,顶个斗笠,便匆匆赶六里山路上学去。在当时无鞋可穿的情况下,每天这样的磨练,的确练就了相当惊人的腿力和耐力。由于从小生活环境即是如此,在心理上认为这些苦役那是分内之事,并不会产生排斥吃苦的心态,仿佛困苦一旦成了习惯,反而安之若素,丝毫不以为忤。

我九岁那年,家中的困境更是窘迫难堪了。在日本人统治之下,一般人家都难免感到茫然无望,贫苦人家过的更是毫无寄托的日子,仿佛生生世世就注定和贫穷为伍,没有超度转运的机会。

我从小亲身体会贫穷的悲哀,内心殊多感触。我想,以我的双手,总有能力扭转一家人的命运。

十五岁小学毕业后,我暗自忖度是继续升学,还是就业贴补家用?衡量一下家中的经济情况以及洞悉日本人歧视本省子弟的心理后,我毅然放弃升学,决定出外闯荡一番,赚钱来贴补家计。于是我离乡背井,到嘉义一家米店当学徒,帮佣送米外兼打杂。当时,我除了达成份内的工作之外,还主动揣摩经营的诀窍,工作得格外费力用心。一年后,我父亲肯定我有独立创业的潜能,便告贷了二百元供我在嘉义开一家米店。卖米的时候,我用心盘算每家客户的耗用量,如果一家十口人,每个月大约需要二十公斤米,五口之家就是十公斤。我按照这个数字设定标准,如果十口的人家一次叫了二十公斤米,我就等约莫一个月后,估计他们差不多缺米了,主动地将米送到顾客府上。若是一次只叫十公斤,则过半个月,我就要向他招揽生意。由于当年叫米不像今天可以电话联络,得靠人跑腿吩咐,相当不便,我这样"服务到家"的计划,一方面确保顾客家中不致断米,一方面带给顾客莫大的惊喜,顾客欣赏我的设想周到,绝不会转向别家米店叫米。

米卖出去以后,接着就是收款的问题。到底什么日子登门收款,对买卖双方都最方便呢?这也必须动脑筋想想。对于大多数吃头路的人而言,当然非发薪日莫属。于是我就牢记每个在不同机构服务的顾客,是每月的哪一天领薪;顾客领了薪水,我再去收米钱,十之八九都非常顺利,不但节省了自己的时间,顾客也很满意。

这种用心经营的粗浅经验逐渐累积,后来在台塑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上都用上了。譬如,为了掌握客户需用原料的数量,作为推销的目标,我就设置"客户资料卡",记载客户的设备、产品类别以及产能数量,换算应该使用多少原料,实际产量又如何,其中使用本公司的原料数量究竟占多少比率,应该还可以向他批销多少数量。有了明确的目标,就知道要如何努力去争取。

其次,为了了解客户和公司交易的动态,我也设定了"业务动态管理表",运用这项管理报表,可以突显买卖双方的互动情态。根据这些资料,营业主管就能主动找业务人员检讨,或者要求他们深入了解实情,作为判断的参考。针对各种案例作思考、判断后采取对策,再检讨得失所在,如此循环不已,就能累积丰富经验,运用于相关的案例。这样,不但业务拓展可以与日俱增,人才也能养成。而业务管理机能一旦发挥出来,就能够将市场的实际情况,反映给公司作经营的参考,产生整体性的经营力量。

然而,单单经营米店,并不令我满足。纯粹卖米的利润远不如自己碾米。因此第二年我增添了碾米设备,自己开了一家碾米厂。当时隔壁也有一家碾米厂,由一位日本人经营。在日本政府的统治下,我们之间存有悬殊的差别待遇。他样样条件都比我优越,我要和他竞争,只有格外下苦心。他的碾米厂下午五点钟就停工休息了,我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半;他洗热水澡,我只在屋外的水龙头旁洗冷水澡,即使冬天也不例外。这样我每天可以省下三分线,相当于贩卖三斗米的利润。刻苦努力追求之下,我终于能够克服条件上的差异,业绩远胜过隔壁的日本人。

同样地,台塑企业能有今天的成就,并不是一开始就一帆风顺、无往不利,相反地,几乎是一开始就遭受严重挫折。

台塑企业以生产PVC塑胶粉起家,一九五七年时,每月生产PVC粉一百公吨,是世界上仅见的最小规模。可是连续生产了十个月,一公吨也没有销售出去,全部堆放在仓库里面。处境的艰难,到了几乎无以为继的严重地步。检讨的结果,原因出在产能规模太小,生产成本偏高,而岛内下游加工规模也太小,无法消纳。一旦找出原因,我即决心克服万难,一方面扩充PVC粉的产能,一方面着手设置二次及三次的加工厂,消化所生产的PVC粉,加工拓展外销。凭此总算开创了生机,并引导台湾塑胶加工业的蓬勃发展。

这一切都是从挫折当中激发出来的。如果台塑企业不是刚起步就遭遇到严重打击,激发了十分坚强的求生图存意志,而是顺顺利利、平平凡凡,是否仍然会有今天的国际性庞大规模,就很难说了。

事业的顺逆起伏原是不可避免的事,不可能期望它不遭受一丁点挫折。对我而言,挫折等于是提醒我,某些地方疏失犯错了,必须运用理性,冷静分析,就相关因素作整体性的周详考虑,寻求妥善的因应之道,以作为下次处事的参考与借镜。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所不能免的挫折,并且从中获益,挫折的杀伤力就等于锐减泰半。

我自幼无力就学,又忙于生计,但是,并不是缺乏学历就一定无所作为,重要的还看有没有透析事理的能力。求得知识若未能活用,未能在日常生活中印证,等于"无知"。这一代的硕士、博士,人才济济,但真能发挥潜力获致成就的,却是寥寥可数。若不是缺乏追根究底的精神,对问题不加深思即予放过,就是缺乏实务经验,未经实务的印证、磨练,力量也就无法施展。所以严格说来,这些所谓的人才,就仿佛是质地异常精良的美材,但是未经加工雕凿,仍然不能"成器"。

基本上,我认为人不能没有知识,但我强调书是供人阅览的,不是供人摆设的,有没有特定的书房其实并无伤大雅。平时,有疑问我翻查字典,有空闲我也勤翻它,这样可以帮助我利用零碎的时间。而且,天地之间到处都是学问,只要肯用心,穷理致知,然后依照道理而行,不但要彻底,又必须有"止于至善"的体认,凡事非追求得尽善尽美的境界不肯罢手。在这种追求过程中,就会一边做事,一边再探查是否还有问题存在,如果发现问题,就得再设法去除,使事情做到完美为止,这样思考判断能力就会不断提升,智慧日益纯熟,做事的恒心毅力自然也能维持历久不衰。

我一向反对年轻人过分安于现状,因此我主持的台塑企业及长庚医院,都鼓励员工主动求知,提供他们机会,希望每位员工皆能充分发挥潜力。知识是需要时最容易吸收,不是强迫得来的。因此,不要固守在一定的岗位上,更不要自恃权位稳当,应多尝试各种不同角度的工作,再循着工作性质的不同,去感应职务上的需要随时补充新知,个人的脑力、生命力才不至于僵死。

成功虽然也需要因逢际会,但更重要的是,机会来临时,本身早已作好准备。从环境中固然必须激发自己求知的欲望,但不能遗忘了创造力的开发。别人看我今天的成就,往往认为我具有天生的创造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造力,就看是否受到环境的"压迫"。

孟母三迁,为的是选择一个适于激发潜心向学的环境,而在第三次的迁居之前,即使天资聪慧如孟子,也难免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产生异常的行为。战争期间基于克敌制胜的需要,也会激发高度的创造力。这不难从人类的历史上获得证明,许许多多的利器,都是在战争的逼迫下,或者是在敌对势力的对峙情况下发明出来的。没有战争及对峙,就不会产生这些利器。

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这也说明了创造力和环境的关系。白手起家的一代,往往处境恶劣,缺乏创业的条件。迫于现实压力,自然心生警惕,知道没有特意努力,根本没有出头的日子。为了追求创业的条件,事事必须耗费苦心,在困难中建设的基础,一定比较踏实,所以容易获致成功。第二代及第三代,如果善加利用这个基础,应该会比第一代更有成就。但是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往往不太容易激发向上的意志,创造力也相对缺乏,因此成就往往反而不如第一代。第二代多少还受到第一代的言行影响,也目睹他们辛勤奋斗的事迹,所以大致还知道用功。可是到了第三代,不但没吃过苦,甚至看也没看过前人奋斗的历程,就容易松懈。人一旦松懈,即使有与生俱来的好条件,也是无济于事。所以说富不过三代,这也无非环境使然。

目前社会日趋奢靡,原因当然不只一端。但是人们虚荣的基本原因就是因为缺乏实力,只作一些表面的功夫,虚而不实。没有实力就无法下真正的功夫,做事不按牌理出牌,也不问是非对错,只要达到争名夺利的目的即可。像这样,做事既然不能吃苦、下功夫,一旦有了名利,自然虚荣、奢靡。这种不劳而获的现象,有极大的诱惑及感染作用,大家不求实在的结果,制度必然是有欠公正,社会也一定缺乏秩序。所以逃税、围标等事件层出不穷,形成混乱的局面。许多人在其中混水摸鱼,攫取暴利,因为是不劳而获,自然造成社会的奢靡。

其次,在闭塞的社会中,缺乏充分的自由竞争,也没有比较的对象,因此动辄以眼前的一些成就自满,这种膨胀的满足感累积到某种程度,也会导致安逸骄奢的心态。

知识、创造力以及对环境的敏感自觉,左右着一个人一生事业的成败。能够成就事业的人,并不见得特别聪颖、能干,只是比别人多了一分决心,即知即行,而且贯彻到底。例如,我虽然不认为跑步有趣,甚至还感到枯燥乏味,但是为了锻练体魄、培养毅力,从一九七八年八月起开始的晨跑,一天也不曾间断。每天固定四点钟起床,刮风下雨、身罹疾病,甚或身处异国,我都不会让自己偷闲。人生就像跑步一样,需要不断地学习、磨练,才能跑得稳、跑得好;也惟有从不间歇地跑,才能遥遥领先他人,捷足先登。

我目前的生活虽然自奉甚简,但不完全是受到幼年贫苦经验的影响,而是我基本上认为俭朴不是生活的既定原则,而是生活态度的结果。好逸恶劳是人类的天性,如果你任其自然发展,大多数人都会趋向奢靡的生活。人生只是短短数十年一趟历程,为什么不多一些享受?从这个角度来探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道理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彻底加以检讨,则又不只是"难"和"易"的差别而已。所谓"由俭入奢",大约可以分成两种不同情况。第一种是创办人,本来非常地艰苦,但是他在设法克服环境的种种困难并开拓前途时,自然而然养成了勤俭的生活态度,而又坚不可移。这种创办人一旦成功以后,物质生活当然会获得改观,可是因为仍然保持勤俭的生活态度,所以基本上他并不至于因事业有成而"由俭入奢"。至于第二种情况,家境清寒的儿子本来随着父亲过着勤俭的生活,后来父亲事业成功,生活情况完全改观,儿子的生活即可能变得奢侈,但是这也不能说是"由俭入奢",因为儿子本来的勤俭,只是为环境所迫不得不然,基本心态上并无所谓勤俭不勤俭。既然如此,随着生活环境改善转为奢侈,本质上只是顺应环境的转变而已,既无所谓"勤俭",自然说不上什么"由俭入奢"。

至于所谓"由奢入俭",则不只是难而已,根本上几乎就是不可能。因为只有极少数的人,在奢靡生活中遭致失败后,还能够彻底痛改前非,并且奋发图强、东山再起。对于这种人而言,才有所谓"由奢入俭"。其他的绝大多数人,在奢靡生活中,无不意志消沉、气力散漫,终至坠入痛苦的深渊。对于这些人而言,"由奢入俭"不只是难而已,实际是毫无可能。

因此,我说人们不是为了要俭朴,才来过俭朴的生活,而是遵循了这种生活方式,精神上就会产生和谐与安乐,而且越是专注,就会越淡薄于物质层面的享受,结果自然养成俭朴的生活态度。

这是我历经赤贫到富有的亲身经验,我所领悟到的生活态度看似简单,但是很多人虽然"心向往之",却不愿稍作尝试。

年轻人何必怕吃苦?任何成就,莫不由辛苦奋斗而来,从小吃苦,终生都会受益。反之,没吃过苦,就会怕吃苦,遇上困难,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不必吃苦,不但难以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反而会采取逃避的态度,久而久之,变得好逸恶劳,怕这个,怕那个,不但生活不快乐,人生也很难获致成就。尤其人生难免吃苦,怕吃苦的人,稍稍吃点苦头就痛苦万分,在其一生当中,反而会吃尽苦头。

因此,成功的秘诀无他,就是---

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劳!

猜你喜欢
台塑环境生活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