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葵
"消息"是一个很常用的词,一般指音讯的意思,如,"消息全无",即没有任何音讯。作为新闻专业的一个术语,消息则专指最常用、最简练、最直接、最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然而消息最早的含义却不尽如此。
在我国,"消息"一词的出现比"新闻"早得多。虽然"新"和"闻"两字早就散见于殷墟甲骨文中,但联成一词使用却在秦汉以后,据考最早见于《新唐书》中,唐初孙处玄曾感叹当时很少有记录新鲜事的书,而云:"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这里的"新闻"主要指奇闻异事、街谈巷议、新鲜见识等,恐怕类似《汉书·艺文志》中的"小说家言"。而"消息"最早见于上古典籍《易经》,其《丰卦》中说:"日中则昃,月盈则蚀,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消、息二字,在此都是动词,消,消失、消融;息,繁殖、增长。"消息"即一消一长、互为更替的意思。《庄子·秋水》中的"消息盈虚,终则有始",说的也是消减和增长、盈满和虚空相互对立,一方发展到极致便向另一方转化。可见,"消息"原本是古代朴素辩证法中的一对范畴。
直到东汉以后,消息二字才有了作为名词"音讯"的含义,如蔡文姬的《悲愤诗》中有这样四句:"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又如《三国志·魏志·齐王传》中的"昔诸葛恪围合肥新城,城中遣士刘整出围传消息,为贼所得"。杜甫《述怀》诗:"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这几处"消息"都是指音讯的意思。
宋明时代,消息和当时新闻一词的含义颇为接近。例如,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丝》中一段话:
(静真)说道:"蒯匠昨日也在这里做生活,如何今日便引人来,却又知得恁般详细,必定是有人走漏消息,这狗奴才去报新闻。不然,何由晓得我们的隐事。"
这里的消息和新闻大致都是指事物的发展变化。
近代新闻事业诞生以后,消息、新闻才逐渐有了现代的含义。我国近代报刊从外国传教士办的早期中文报刊开始,如《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等,尽管这些报刊注重的是西方宗教的宣传,但传播新情况、新动态的内容也占一定的比例,特别是国人自办的《申报》、《循环日报》、《新闻报》等新型商业报刊出现以后,新闻的比重不断增多。这个时期,"消息"被认为是新动向、新情况及其传播,接近于现代"新闻"的概念。如今,狭义的新闻指的就是消息,盖源于此。1838年一份名为《各国消息》的中文月刊创刊,它不仅是中国最早的石印报刊,也是以"消息"作为报刊名之始,"各国消息"即"各国新闻"。
"消息"成为专指一种新闻文体的概念是在现代电讯事业诞生以后,此前新闻的写作无明显的文体之分。19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的电讯事业发展起来,各报纷纷采用电报这种快捷的手段传发新闻稿件。不过,由于电报费用昂贵,电报稿只能写得简明扼要,至于对事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详细描述,则常用信件随后寄给报社,人们称之为"通信"或"通讯",一般认为这是新闻通讯体裁的由来,而那些用电报发送的简短报道则被称作"消息"。这个名称日渐固定下来,原先与新闻近义的"消息"在新闻报道学中就专指一种报道体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一下消息一词含义的演变:其原始义是抽象地指消失、繁殖两种变化,后逐渐发展,多次引申。第一步引申泛指客观事物的变动、音讯,第二步引申为事物的变动及其描述和传播,第三步引申则是传播形式的凝固化,专指一种新闻文体。
消息作为一种新闻报道体裁的称谓出现较晚,但符合其规范的新闻形式早就存在。有学者经过考证,认为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篇消息作品为第一份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第二期(1815年9月出版)中的《月食》报道,全文如下:
照察天文,推算今年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该有月食。始蚀于酉时约六刻,复原于亥时约初刻之间。若此晚天色晴朗,呷地诸人俱可见之。
这是一条关于自然现象的预测性消息,要素齐全,非常简练,不过还没有完全从古代记事的模式中脱胎出来。
1862年9月6日,《上海新报》上有一则关于太平天国的报道:
克复嘉定前一日,已与官兵攻打一仗。次日西兵攻城约有二点余刻。英兵受伤十六名,阵亡一名,法军受伤四名,常胜军死亡受伤十二名。
这是报道已发生的重要事实,更符合大多数消息内容的范畴,有人认为它是我国现代消息报道的雏形。不过这则消息还完全没有现代消息的导语意识。
五四运动前后,西方的新闻写作方式也随欧风东渐。20年代,上海的《商报》、《新闻报》、北京的《晨报》等在消息报道中开始运用导语形式,到30年代,导语被各报普遍运用。随着新闻信息的增加,开始出现一些非"一事一报"的综合性消息。根据报道内容的各有侧重,消息又逐渐分为事件消息、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评述性消息等多种类型。同时消息的写法也更加灵活多样。总之,消息这种新闻报道体裁自身也在发展衍变中逐渐成熟。